“对于有利润的产业,资本从不缺席,只会迟到。”2018年开始,中国资本市场盯上大麻概念,中国股市不管是与大麻有关的股票或者是投资者数量,目前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对于麻类的应用与相关衍生品的消费潜力巨大,资本加持下的大麻行业看上去前景无限。越来越多的公司努力向市场推出以大麻为卖点的化妆品,各国政府也开始增加立法支持。
大麻,一种strongandsexy的植物,看起来清新脱俗,但是听起来诱惑又危险。大麻是一种被称为适应原的植物。执行我们所谓的“3R功能”,即读取、修复和恢复。含有400多种化学物质,60多种具有相同的化学特性,因此统称为大麻素。
大麻产生的大多数精神影响是由于大麻四酚产生(THC),CBD为大麻二酚,是大麻四酚的生物合成前体。自适应原执行读取功能(识别功能障碍)、修复功能(营养和植物化学纠正作用)和恢复功能(促进平衡免疫和适当的细胞功能)。
自适应原可以对身体产生影响,帮助识别缺陷或功能障碍,帮助修复植物化学和营养,然后帮助恢复平衡,也称为体内平衡。自适应原有助于在不同的身体系统中自然地建立对压力、病原体和过敏原等外来入侵者的抵抗力,这些外来入侵者与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有关。
中国的大麻“土壤”
事实上,中国是最早开始大麻应用的国家之一。大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纤维和种子作物早在一万年前就已被中国古代人民用作绳索、衣服、纸和油等用途,特别是其种子作为止痛药或泻药在中医中的应用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在国际大麻热兴起之前很久,大麻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早在国家统计局“2014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中国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大麻生产国,种植世界合法大麻的近一半,在种植、加工、制造和出口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中国34个种植地区中的两个—云南和黑龙江,已经制定了区域条例:云南省政府法令(第156、22/10/2009号)和黑龙江禁毒法令(2017年),以指导工业大麻的合法种植和加工。吉林省很快将成为第三个放松大麻种植管制的省份,这被认为是我国鼓励进一步发展大麻产业的一个信号。
尽管最近放宽了立法,但整个大麻行业仍然受到严格的麻醉药品法律和监管的约束。根据四氢大麻酚的含量,我国大麻分为工业大麻(THC<0.3%)和毒品大麻(THC≥0.3%)。除大麻纤维和种子作物外,其他大麻产品,包括目前流行的CBD在中国的应用受到严重限制。只有6家公司获准加工CBD大麻花和叶子,而获准种植的也就30多家。
此外,仍然有很多不稳定的监管情况暴露出这个行业的“不成熟”。比如负责非法药物管制的国家麻醉品管制委员会今年4月的一项宣布似乎与当地禁毒委员会自相矛盾。规定里声称:1)国内从未批准过大麻在医药和食品中的应用,CBD仅用于出口;2)当局将加强对工业大麻的管制,包括对所有加工和制造设施的监控。
在这个宣布出台后,与大麻相关的公司股价受到抑制,但工业扩张并没有停止的迹象。许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中国公司仍在继续与大麻合作,其中包括制药公司亚太(Yatai)和包装制造商美盈森集团(MYSGroup),以及植物原料供应商桂林莱恩生物科技。亚太药业5月与加拿大Benchmark Botanics Inc.(“BBT”)、Rippington Investment Inc.(“RI”)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三方拟在加拿大设立合资公司YATAI&BBT Biotech Ltd.,探索与大麻行业相关的商业机会,在符合加拿大大麻法规的前提下,以推动高含量CBD(大麻二酚)工业大麻的培育、种植、加工、销售和医用大麻的种植、研发以及高纯度CBD为主的大麻素的萃取、分离、提纯及其多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医药玩家vs个护玩家
虽然大麻及其衍生物,尤其是CBD,在食品和医药上是不允许的,但在中国,在化妆品中使用大麻成分实际上是合法的。在我国现有的化妆品成分(2015年第105号)中,列出了三种大麻相关原料,即大麻籽、大麻籽油和大麻叶提取物。虽然大麻叶提取物含有少量CBD,但到目前为止,当局还没有明确规定其在化妆品中的限制程度。
鉴于这个日益繁荣的美容市场,一些主要来自制药业的本地大麻公司,早在大麻热潮之前,就已经通过推出大麻化妆品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值得注意的两个例子是汉义生物科技(HYBT)和上海西毕帝生物技术。
作为大麻行业领头羊汉麻投资集团(HMI)的子公司,HYBT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一个基于大麻的护肤品牌--CANNACLEAR净痘系列。该品牌以年轻一代为目标,声称是中国第一个以大麻叶提取物作为抗痤疮的品牌,富含CBD,大麻籽油中包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天然抗氧化成分,这几种物质应用于皮肤上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保湿滋润、抗炎/修复DNA损伤、天然抑菌、舒缓,镇痛,抗炎、促进皮肤生长等作用。CANNACLEAR表示专门针对中国人皮肤打造,结合工业大麻叶提取物的强效,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
不久,另一家“致力于将大麻成分融入各种产品”的上海西毕帝生物技术公司也推出了一系列名为“CBD”的护肤品,含有大麻叶提取物和籽油。该产品目前在天猫网上商店销售,从血清和面霜到面膜和眼罩,产品显示具有抗衰老/皱纹、抗氧化和保湿功效。
大型中药制造商昆药集团(KPC)为推动工业大麻的创新产品落地,正式成立“工业大麻事业部”和“大健康事业部”。并在今年6月微信上宣布,将推出一套基于大麻叶的护肤系列产品,用于抚慰敏感皮肤;8月9日昆药天猫KPC旗舰店开业,8月28日官微平台KPC科颜院上线。此外昆药还与美国阿南达工业公司(Ananda Industrial)一起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研发大麻酚治疗神经性疼痛的药物。
除了医药公司的跨界,化妆品市场上的一些老牌玩家也开始试水。广州浪奇,一家以织物清洁剂而闻名的老牌家庭护理公司,5月份发布声明,将与龙麻生物技术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对大麻及其衍生物进行研究,并开发相关的工业产品。后来的另一份声明确认,含有大麻籽油/大麻提取物的洗手液和沐浴产品已经在开发中,研发和测试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大规模生产预计将于2020年3月开始。
大麻产业化的三个难关
那么,大麻会成为中国美容市场的下一件大事吗?尽管大多数工业专家对大麻市场的空前飙升感到惊讶,但大部分专家仍然保持谨慎。一方面,随着知识的普及和产品可用性的增加,大麻会在不断寻找化妆品新产品的消费者中流行起来。另一方面,专家也强调,在大麻成为真正的热门之前,需要克服几个主要障碍。
第一、高CBD含量大麻种子的培育。第二、CBD的临床应用。第三、来自各方面严密的监管和控制。
在现阶段,我国大麻产业仍然缺乏统一的国家监管框架,缺乏先进的产品加工和质量控制技术。此外,消费者仍对精神活性药物和工业大麻以及大麻及其衍生物的真正皮肤护理益处感到困惑。所有这些原因也反映在目前市场上—大麻相关化妆品实际的销售平平。
中国目前主要种植的两种工业大麻“云南一号”和“云南七号”CBD含量都不超过1%,在未来这个数字会超过2%。而目前全球工业大麻种子中CBD平均含量在4%-5%之间,最高可达18%。这种现状导致在我国开发的CBD,经济效益差,国内大麻企业缺乏竞争力。另外,CBD价格在几年前曾高达2万美元/公斤,如今已经降到4万人民币/公斤,这种下滑趋势还远未停止。在业内看来,随着CBD原液的价格大幅下滑,CBD的投资机会仍在应用之上。
Ally Dai,姚舜
部分内容编译自Hap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