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中国台湾台南的国际化注塑机企业—富强鑫致力于注塑工艺多年,后来随着市场的变化开始为客户做整厂设计,广受业界好评。2013年,公司迎来创建四十周年及现代化办公大厦落成的日子。公司第二代接班人—副执行长王俊贤先生在接受采访采访时表示:公司未来将持续进步。
本刊:迈入创业第四十个年头,能与大家分享您的感悟吗?
王俊贤:在这个时候,我想到我的父亲,也就是富强鑫创办人王伯壎董事长,早年因生意失利,全家只能搬到菜市场,他决定去半工半读,于是到当年的驰名企业“新三东”公司担任了绘图员。毕业后,在朋友的引荐下,父亲到了台南颇具知名度的“添发工业”就职。短短7年间,他从设计员、课长,一路升任至厂长职位。他为一展雄心大志,决定与两位弟弟共同筹资创业,终于在1974年,在台南市富强路上成立“富强铁工所”,为今日的富强鑫集团埋下萌芽的种子。
台湾企业能撑过四十年已属不易,我认为创业很重要,而要让公司发展,则必须不断改革。改革并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是要找到原先创业时的热忱,再以全新的方式把质量提升到更优的层次。我是机械系本科生,我的哥哥则是企管背景。我们兄弟俩毕业后都直接进入工厂实地学习技术,自己动手组装机器,这是寻找初始状态的第一步。后来,我们从原点再出发,并不断创新,例如新的市场观念、人文关怀,以及新的思维等等。总之,也就是要不断创新才能生存,才能永续发展。
本刊:在创立四十年的时候,公司强调治理与环境保护等几方面,它代表着什么?
王俊贤:在公司治理方面,我们应算是台湾同业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整个过程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因为机械设备业一般都是家族经营,当这样的传统架构要放弃原本的习惯去采纳现代化规程与标准时,在准确执行上确实有难度。我们通过上市,让社会共同来检验我们的能力,因此在变革的路上取得了许多经验与进步。
此外,我们在质量、教育与研发方面致力于建立良好的管理系统,并获取多项认证,比如1992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系统认证,2013年底顺利通过了“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认证,这充分显示出我们对质量与环境保护的重视。在教育方面,由于“人” 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我们在人才培育上一直不遗余力,除了在2011年通过“TTQS”台湾训练质量系统评鉴铜牌奖,今年还计划成立教育训练中心,针对公司内部人才及外部协力厂商分别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甚至召募非本科但具有潜力的人才进行培训。
现在环保、节能已是必然趋势,面对能源日渐耗竭,如何减少能耗已是各产业共同努力的方向。富强鑫投入研发与生产成本,致力于“伺服节能”注塑成型机的研发,而且在台湾总公司厂区建起太阳能发电系统,逐步涉足绿色能源科技产业。除此之外,我们持续倾力于全电机的开发,努力成为行业之最。
2007年起“伺服节能”已成风潮,大多数的机器都必需具备这项功能,设备制造商技术若无法跟进,便会失去竞争力,甚至被市场淘汰,这给企业带来许多压力。在我大约2000年进入公司时,富强鑫就有节能机型,当时可比一般机器节省约15%的能耗,技术上已领先同行。举一过去实际发生的例子:我们有一个中国大陆的客户,他们使用我们之前的设备已有多年,最近我去找他洽谈新的合作,对方表示富强鑫设备虽然已使用超过十年有余,但是机器运作仍得心应手,因此没有更新的想法。我对他说,现在的设备不是要到坏了才换,而是在能够创造新的价值时就应该把握改变的机会。我提议对方可以用旧价格向我们购买新设备,交换的条件则是使用新机器后节省下来的电费,客户相当开心地接受了这个有趣的提案,结果我们还小赚一笔呢。事后客户还告诉我一件相当有趣的事:客户使用我们的新机器后,中国大陆当地相关单位,还特别前去厂内进行调查,为何发票金额没有减少,但是用电量却大幅减少这么多,这个案例当时还成为客户和我们厂内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呢!
注塑机大多以曲肘式为主,因此在润滑油的使用上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这项环保问题,并不是改用全电式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改变结构设计来免去润滑油的使用,因为二板式的设计不需要曲肘,因此我们引进直压二板设计来解决这个环保问题。大型机器的曲肘润滑油用量大,污染也多,因此我们规划从大型二板式开始着手,在2003年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开发,并从大型往小型发展,从3700吨到3200吨和2700吨。今年我们已经有了500吨的机型,这项产品的发展演变是富强鑫以先进的工艺技术坚持环保理念的最佳证明。
本刊:谈到先进性,相较于高端的德、奥注塑设备,富强鑫如何在竞争中胜出?
王俊贤:注塑机企业纷纷进入亚洲市场,以抢滩支撑各大消费类产业如汽车及3C等工业。在中国、印度等市场中,不乏大陆品牌的崛起。面对注塑机龙头品牌的竞争压力,我们胸有成竹,充分利用台湾的地理优势,让富强鑫早在1994及2001年便布局中国大陆,分别在广东东莞及浙江宁波设立两大生产基地,深耕至今在全中国大陆已拥有30个营运据点,另外在亚洲其他11个国家拥有代理。我们除了提供高CP值产品,迅速完善的售后服务网更让富强鑫在亚洲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稳定的客户群。富强鑫是一家稳健发展,策略明晰的公司,我们不会为竞争对手而改变自己原订的方向。
亚洲是我们公司的主要市场,长久以来大约七成的销售都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东盟地区,包括越南、印尼与马来西亚。公司的重点在亚洲,所以产品的设计方式、功能特色甚至服务模式等,都深受此地区客户的信赖。注塑机讲求系统性的服务,并非单台机器注得快、注压高就行,而是要从与客户交谈开始,了解客户的需求,整合系统与售后服务。富强鑫是客户“射出成型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这也是能够成为客户的第一选择的最主要原因。
本刊:富强鑫对汽车产业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俊贤:2013年,台湾汽车产业很火热,我们在当中自然也稳住了业绩。长久以来富强鑫的注塑机都能满足汽车制造厂的需要,而满足汽车行业的要求必须要是中大型机器。以车灯为例来说,注塑设备至少都要到800吨,门饰板则大概是1400吨,保险杠大概2400吨。车厂为了轻量化,需要采用大量的塑料,来取代传统的金属,所以许多塑料设备生产公司都在2013年的德国K展上展现相关的实力。双料注塑技术对汽车产业相当关键,一次注塑的能力可以让双色成型有更好表现。目前我们已销售了许多转盘式双色机,而大型水平式双色机的应用将会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本刊:富强鑫的自动化工程能力如何?
王俊贤:我们在重新进行自我定位以后,以快速(Fast response)、顾客(Customer oriented)、服务(Service differentiation)六个字来作为公司的行动准则,现在的富强鑫期望自己成为注塑成型技术问题的解决者。在同行采用价格破坏策略的氛围下虽有挑战,但是危机就是转机,我们深知以提高附加价值来抵御价格战才是道理。因此富强鑫除了在产品性能上不断创新,也在质量上持续精进,更远瞩形势,于2007年前就开始以提供“客制化”差异服务为策略,满足不同产业与客户层的特殊需求,进一步发展成“系统整合、一站购足”的销售与服务模式,提供从注塑成型设备、模具、周边、后续制程、教育训练到整厂规划的系统销售与技术整合服务。我们建立了自己的自动化整合系统,以食品包装来说,我们与其它厂整合建置了APACK系统,专门从事IML模内贴标来服务顾客。另外我们的PET宝特瓶整厂输出也是一个代表作,IML模内贴标系统与PET宝特瓶整厂输出系统,大幅提高了附加价值与竞争门槛。前述两种服务模式的销售实绩已占注塑机事业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