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西门子: 以数字化创新共同体推动中国工业破浪前行

来源:智能制造纵横 发布时间:2022-03-29 745
工业金属加工智能制造其他运动控制传感器工业机器人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传动工业互联智能仓储物流仪器仪表智能加工设备 主编推荐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特别提到了“数字化创新共同体”这个概念。

数字化转型为当今和未来的智能工厂提供了所需的整体支持,以促进先进技术、创新设计和协作。它使得许多工业机械原始设备制造商(OEMs)将设计复杂性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保证了最佳的质量和可靠性。

生态间的融合共振


2022年是西门子进入中国的第150个年头。近日,在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管理层新年媒体沟通会上,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特别提到了“数字化创新共同体”这个概念。


1648538158885869.jpg


“如今,中国工业数字化进程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数字化创新模式正从一家企业的单点突破走向生态间的融合共振。”


对此,王海滨举例表示,2021年3月,太古可口可乐中国首条数字化生产线正式上线,该生产线的制造信息系统(MIS)是西门子基于包含MindSphere在内的软硬件产品和自动化、数字化技术,与太古可口可乐共同开发而成。在整个合作的过程中,双方进行了技术、人力、资源等多维度的联合共创。MIS系统将作为可口可乐全球制造体系信息系统的标杆和基准,被推广到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的18家工厂中。


数字化创新共同体不止局限在企业和企业之间,还包括了更为广泛的群体,如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等。
近年来,西门子与广东中山、四川成都、浙江台州等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了创新与赋能中心,通过与当地特色工业企业的合作共创,来服务于地方产业集群。以西门子台州赋能中心为例,随着多家合作伙伴的加入并在当地建立团队,西门子也积极推进12个试点项目的实施与落地,带动当地机床、汽车、物流等关键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技术方面,西门子预测性运维系统SiePA也是西门子与客户通过共创,让人工智能在工业落地的一次有益实践。SiePA是基于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和西门子深耕工业积淀的行业知识,通过预测预警模块与智能排查诊断模块,对设备运行风险、故障诊断及维护策略进行判断,从而给出推荐方案。


在王海滨看来,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面临着技术、人才、资金等主要挑战,其数字化转型不求大而全,力求小而精。从而,其数字化转型可以细分场景、具体产线等为主要切入点,优先考虑局部软硬件结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同时,整合工业互联网和边缘侧的算力资源,实现轻量级的运维管理,解决场景级应用的痛点。

战略布局“零碳先锋”


双碳目标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中国政府近期宣布了众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举措,指出重点行业企业要加大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切实提高减排降碳成效。


2021年西门子在中国启动了西门子中国“零碳先锋计划”,以数字化创新和跨领域知识与经验,赋能打造端到端的零碳产业链。自“零碳先锋计划”启动以来,西门子低碳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获得诸多亮眼成果和积极反馈。


目前,西门子主要从两大维度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持:一是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如变频器、高效电机、能源管理软件等,其高效、灵活的属性能成为企业节能减排的有力抓手。西门子希望将这一系列的产品组合成坚实的“拳头”,在双碳领域形成业务增长的新动力;二是分布式光伏、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产业的飞速发展均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加持,这对西门子而言同样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例如,西门子与北汽新能源进行合作,打造了软、硬件一体的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以及专用于汽车行业的Si-car标准,最终帮助北汽新能源在青岛建造了北汽集团首个实现新能源车辆产的生产基地。


另外,西门子位于成都和南京的工厂也在持续践行节能减排。成都数字化工厂已经完成两款PLC产品的碳足迹核查,同时也建立了SiGreen平台,并得到了TÜV南德的认证。在工厂项目中,西门子通过工业边缘计算,能精确追踪控制器产品生产过程的碳足迹。针对产品上游供应链产生的碳排放,西门子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一个加密的信任网络,各级供应商都能将其碳排放数据连同相关证明可靠共享,同时避免数据被篡改。

智能管理助力冬奥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的国家速滑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冰丝带”,场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如何保证偌大的冰面同时满足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对多种运动对温度的不同需求呢?奥秘在于制冰系统的“大脑”——自动控制系统。


场馆的自动控制系统使用了西门子冗余型和安全型PLC,与可视化系统SIMATIC WinCC集成,可靠性高、灵活性强。通过对压缩机组、桶泵机组、气冷器机组及其他辅助设备的集中管控,控制系统能够对全冰面的不同单元进行独立控温,并能够根据不同项目需求对冰面进行分区域、分标准制冰,让 “同时运行,不同使用” 成为可能 。


同时,场馆是世界上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速滑场馆。二氧化碳制冷剂是目前环保性和可持续性最好的冷媒之一,与常规制冷剂相比,可以提升能效20%以上。在场馆运营过程中,由西门子量身定制的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制冰机房、地下管廊、观众席三个主要区域中各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一旦出现异常,在及时报警的同时,系统将自动启动相应的应急事故风机进行排风,以确保场馆内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在采访的最后,王海滨告诉记者,西门子首个多触点、跨渠道数字化服务平台“数字化客户之旅”已经正式上线。该平台将支持一站式触达西门子赋能千行百业的洞察与实践、数万种工业产品及解决方案以及25年来西门子工业技术支持中心的深厚积淀,满足学习、交易和服务等多重需求。西门子期待与行业共同构建全新的数字化创新生态。


文/马珺&张瑾


来源:荣格-《智能制造纵横》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