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在上一期杂志的优势企业综评中,我们对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评选出来的综合实力35强和注塑机18强与去年榜单进行了对比,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重点上榜注塑机企业的发展情况。在本期中,我们将继续对立式注塑机5强、挤出机12强、中空成型机5强、辅机及配件7强的榜单做出分析和点评。此次排序打榜分别以“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参考的主要经济指标。(注:为方便起见,下文引用的公司名称均为简称)
立式注塑机是是指注射装置和锁模装置位于同一垂直中心线上,且模具是沿上下方向开闭的一种注塑机。立式注塑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生活日用品、电器电子、汽车等行业,但市场总容量与卧式机相比小了不少,单个企业的规模相较卧式机企业普遍较小,行业里暂时还未出现一家上市企业。
比较最近两年的榜单,立式注塑机五强座次均被大禹、丰铁、华泰、百赞、立注这五大金刚占据,给外人的感觉是顶层固化,但又缺少象卧式机领域的海天那样的绝对王者。在2024年,会有新势力冲上塔尖挑战老五强的地位吗?今年一举登顶、以行业冠军为20周年大庆献上厚礼的大禹公司,是否能继续稳扎稳打、成为中国立式注塑机业真正的“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大禹: 历经整整20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拥有三个生产基地的立式注塑机行业的中坚力量。与德国德马格塑料机械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积极引进德国的精密控制方案等注塑机技术,快速拉近与德国注塑机的差距,不断引领立式注塑机行业的发展。同时引进日本管理体系,形成大禹技术先进、质量优秀、高性价比的产品竞争优势,给大禹塑机带来高速发展。在产品研发上注重高端化、精密化、智能化、节能化发展,重点构建“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生产体系,为企业绿色转型之路提供新思路。
丰铁:在嵌入注塑成型、多色多物料注塑成型、热固成型(BMC、电木、LSR)、金属粉末注塑成型、高精密高射速成型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有能力为客户提供集设备、模具、自动化于一体的交锁匙解决方案。
百赞:去年实现年产值逾1亿元,同比增长近15%,营业额和公司规模在华南地区排名第一。重视研发投入、技术和创新,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逐年上涨,占营业收入的5%。
挤出机是指能将混合物料充分塑化并依靠口模成型的机械设备,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无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等,具有可进行连续化生产、通用性良好、成本低、生产工艺成熟、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热塑性塑料、型材、改性造粒、管材、片材制造等场景,终端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建筑、汽车、航空、家具等。近年来,在国内建筑、汽车等领域快速发展带动下,挤出机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行业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
目前布局挤出机领域的企业数量众多,当前在众多企业持续发力背景下,我国挤出机产量已位居世界全列,成为全球挤出机主要生产国之一。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5月,塑料造粒机进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为142台、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6%、65%;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为6.8万台、0.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0%、6%。其他挤出机1-5月进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为1044台、1.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7%、9%;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为1.5万台、2.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0%、16%。我国挤出机出口数量远大于进口数量,已成为全球挤出机主要出口国之一,外销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但受行业起步时间较晚、技术研发实力较弱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挤出机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产品利润率较低。而国内高端挤出机产品进口依赖性还比较强,仍由科倍隆、克劳斯玛菲、JSW等国际龙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化程度较低,未来本土企业还需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进而促进国内市场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快。
与欧美地区先进的塑料挤出成型装备相比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等几个方面:
◆ 精密制造:比如医用导管、微成型、精密尺寸和精度制品的生产制造装备技术。
◆ 特殊工程材料的加工技术装备。
◆ 挤塑成套装备的智能化、高效化、节能化、人性化和加工技术工艺数据积累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挤出机行业虽然在国际上依然处于追赶阶段,但是千千万万中国挤出机从业人员将振兴中国塑料工业作为人生理想,不忘初心地将中国制造推向全球。
金纬: 现有浙江海宁、江苏太仓、常州溧阳、上海嘉定、浙江舟山、广东佛山、泰国曼谷等7个生产基地及20多家专业公司,总占地面积超千亩。每年生产3000多(台)套高档的塑料挤出生产线及化纤纺丝成套设备。产品覆盖各类高分子材料的配混造粒、管道、异型材、板材、片材、无纺布、化纤纺丝等生产线,以及中空成型机、塑料回收(破碎、清洗、造粒)、单螺杆/双螺杆挤出机及螺杆机筒、T型模具、多层圆模头、换网器、辊筒、自动化辅机等配套件。金纬在努力打造一个智能化的全球挤出装备领域的生态链。
大连橡塑:大连重工装备集团下属企业,是建厂于1907年的“老字号”,被誉为中国“橡塑机械摇篮”。曾多次完成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攻关任务,90多个“中国第一台套”产品在这里诞生。拉伸膜装备和吹塑膜装备是该公司六大业务板块中的两大组成。拥有国家级塑料机械研究所、全国石油化工行业“高分子材料混炼挤出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研制国际领先的DTC道路相变自调温材料混炼挤出成套装备、4米湿法双向同步拉伸电池膜生产线等设备。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实现国产化,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装备制造业腾飞作出了重大贡献。
通佳:同时拥有注塑机、挤出机和中空成型机三大塑料成型加工装备业务板块,可能在全球塑机行业也是绝无仅有的一家。主导挤出机产品有:全生物塑料降解加工装备、PET挤出透明片材生产线;CO2发泡XPS挤塑板设备、智能化EPE发泡设备、高速智能土工格栅设备、大口径克拉管道设备、塑料挤出网材设备、绿色环保木塑设备等。高瞻远瞩于绿色环保,通佳引领全降解发泡片材、挤出片材、改性造粒生产线。率先从事PLA材料在物理发泡技术领域的装备研发,在国内设备企业中实属不多,对未来环保行业的高瞻远瞩,或许只有通佳机械真正以创新为使命,以实际行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将PLA材料在挤出发泡工艺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最终攻克了一系列PLA材料在物理发泡工艺上的瓶颈难题,陆续实现了PLA聚乳酸全降解发泡片材生产线及相关成型生产设备的销售。设有“国家物理发泡塑料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金明:去年营收4.72亿元,同比下降9.72%,是全球知名的薄膜装备供应商,产品涵盖薄膜吹塑机组、薄膜流延机组和薄膜拉伸机组。致力于引领薄膜装备行业的发展方向,在设备设计研发、技术工艺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特别在多层共挤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早在2014年即已实现11层共挤,而国内企业生产的阻隔膜多在5层以下。积极寻求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已与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西门子、三菱化学、巴斯夫、帝斯曼、可乐丽、日本合成化学、杜邦、博禄、舒尔曼、华谊等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分别在高阻隔包装材料薄膜、高阻隔汽车燃油箱、医用输液薄膜、三泡高阻隔收缩薄膜工艺、风冷上吹高透明PP薄膜、CPP高性能流延薄膜、糙面土工膜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联合研发。未来金明将在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方面加快布局。
贝尔:是加速塑料挤出到回收再生技术迈向绿色循环的集成装备供货商,整合了塑料挤出成型、配混生产方案、回收循环系统三大事业体。挤出领域的主要设备与生产线有欧式大口径塑料管道挤出生产线、压力RTP非金属石油管道生产线,并进一步提档升级,开发了“挤出云”等云数据平台,实现远程线上/线下调试、控制、指导等功能。不断引进海内外行业内高端技术与管理人才,解决产量低、能耗高等关键技术难题,加大力度攻克核心技术及工艺的“卡脖子技术”,以成为最具品质的智能装备引跑者为发展愿景,助力中国智造。贝尔总是思考如何让生产更高效、更环保,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世界新型塑料行业的低碳发展做出贡献。
中空成型机又叫吹塑机,是将封闭在模具中的热熔型坯通过气体压力吹胀形成各种形状和不同容积的瓶、桶、罐、箱等中空塑料制品,用于包装各种液体和粉状、粒状物品。按照工作原理,吹塑机可分为挤出吹塑、注射吹塑、拉伸吹塑、多层吹塑四种类型。今年上榜5强中,同大、维达、乐善涉足的是挤出吹塑装备,而维达和精业从事的是注吹设备。
和注塑机技术的发展路径相近似,中空成型机的发展也呈现出大型化和小型化两极并存、高效、高产、高速、节能、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趋势,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应用领域。
同大: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建立了完善的研究开发管理机制,拥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挤出中空吹塑成型技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导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项。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约53000平方米的同大机械智能制造基地将于2023年底投入使用,形成每年2000台(套)的生产能力,不仅有力提升同大在当地的生产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也预示着同大战略蓝图的一次跃升。未来工厂将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现代化工厂。
维达:江苏张家港诞生了同大和维达这一对双子星,占据了近两年中国中空成型机榜单的头两名,真乃江南小城之荣光啊。维达始建于1958年,研发团队具备40多年的从业经验,致力于研发更高效、更节能的注吹生产技术,坚持自主创新,一直走在中国注吹行业技术革新的前沿,至今已获得100多项专利技术。该公司追求小而精,小而专,不仅要提升装备的技术含量,对标国际品牌,而且在模具、工艺、原料应用、智能化配套等各个环节钻研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塑料加工企业。维达投资3亿元,正在建设高端智能塑料加工专用装备制造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产塑料注吹中空成型机500台套、挤出生产线50台套、精密模具2000套、其它塑料成型装备200台套的生产能力,为企业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乐善:公司成立于1995年8月,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五沙工业区,占地面积约37570㎡,拥有员工380余人,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专注于“塑料中空成型”领域,集机械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智能机械设备公司。公司年生产吹瓶机整机规模达500台套以上,每年投入销售总额5%进行技术研发,是联合国注册供应商。乐善吹瓶机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耗比、控制维护功能等各项指标都居国内同行的前列。在未来的发展中,乐善将布局全球,利用生产高度自动化、网络化实现产品业务在包装机械领域关联多元化,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手段,实现多元化、智能化以及工业4.0。同时,业务向全球化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智能机械制造品牌商。
精业:专业从事全自动一步法“注-吹”、“注-拉-吹”中空成型机以及相关配套模具的生产,有逾千种中空容器开发经验和实力,其中部分产品可以替代国外先进同行的同类产品,已为多个国内外著名品牌的产品配套生产使用。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大陆早期从事该行业的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拥有9项国家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设有加工车间、装配车间以及调试车间,拥有先进的CNC数控车床等精密设备。公司最大优势在于,始终坚持将主机、模具以及吹塑成型工艺三个核心环节把控在自己手中,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较强的自主研发综合实力,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相伴而生,塑料主机强,则辅机与配件也强。
海特克是今年新上榜企业,并一举登上净利榜首,一鸣惊人。7强当中,主营辅机的有三家:信易、拓斯达、艾尔发,主营配套件的有四家:华业、弘讯、海特克、伊士通。
信易:世界级塑料辅机制造商,亚洲塑料辅机界行业翘楚,1969年在台湾成立,始终坚持本业经营,以塑料成型配套装备的发展为己任,面向注塑成型、挤出成型、中空成型、模压成型、整厂规划乃至智能成型,如今已拥有8大系列的产品,涵盖塑胶原料处理(除湿干燥、输送、混合拌料等)、模具温度控制、水处理系统、粉碎回收、机械手、热流道及整厂规划解决方案,覆盖了塑料成型工艺的全过程,提供一站式购足的便捷体验。
华业:公司年营收约8亿元,企业规模位居塑机配套件行业前列,已成为塑机行业优选的螺杆制造商,制造与欧美日同步的超耐磨、耐腐蚀、耐高压、耐高速等特殊高效机筒螺杆产品。今年2月华业IPO过会,今年末或明年初在深交所创业板敲锣上市已成大概率之事。
弘讯:技术与管理传承于1984年创立的台湾弘讯科技,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软件)、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目前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塑料机械行业。弘讯是台湾塑机行业企业在大陆股市主板上市的绝无仅有一家,2022年营收达7.33亿元,比上年的9.35亿元下降了21.6%之多;而净利润更是由2021年的8883万元断崖式下跌至4772.8万元,跌幅高达46.27%。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大陆,弘讯深耕塑机行业三十余年,与中国塑机行业同步发展。长期与客户深度合作,建立了深厚的默契度与信任度,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注塑机控制系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居于行业首位,是国家单项冠军产品,中国注塑机行业15强企业中约有六成均为弘讯稳定的客户。弘讯产品在国家大力鼓励两化融合,主攻智能制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充分借助客户资源优势,在塑料加工物联网、智能工艺、数字化工厂等方向持续协同发展。
海特克:主营产品为液压系统元件,包括闭式泵、开式泵、定量马达、变量马达、内啮合齿轮泵、工业阀以及静液压传动装置等液压传动产品,广泛应用于注塑机、建筑机械、农林机械等多个领域,在注塑机领域为海天集团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液压传动控制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拓斯达:正如其英文名topstar的意思,拓斯达是智能制造领域的明星企业,但其实最初起家的产品正是注塑机配套设备和直角坐标机械手,后来慢慢孵化出了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再到如今的工业机器人、注塑机和数控机床,产品线越来越丰富,赛道越来越宽,可谓做得风声水起。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84亿元,同比增长51.36%,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144%。
辅机在拓斯达整体业务中已略显边缘化,生产的注塑机配套设备主要包括三机一体、模温机、中央供料、模具保护器等多个系列产品,产品用途涵盖了原料除湿干燥、原料输送、模温控制、模具保护等注塑生产的主要环节。2022年,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实现营收2.56亿元,同比下降11.47%,主要与注塑下游行业整体景气度下行有关;毛利率45.76%,提升4.0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持续优化辅机产品设计,提升产品工艺,降低生产成本。2023 年,该公司将重点围绕“产品升级、降本增效、出海拓展”三个方向展开布局,同时结合人才激励、研发升级等举措,积极拥抱机遇与挑战,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创造更大的效益。
伊士通:产品包括高性能工业电脑、精密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全电伺服控制系统、物联网系统等,在注塑机控制领域拥有了较大影响力,经典、卓越、梦想三个系列的注塑机控制电脑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在内资企业中位列第一;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产品与母公司汇川技术合计全球行业内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其中,卓越系列精密液压注塑机控制系统率先突破了泵控瓶颈,其性能比肩国际精密阀控性能,实现了注塑机控制技术的一次重要变革。
艾尔发:在35年的成长过程中,艾尔发藉由注塑机专用机械手奠定的事业根基,进而拓展到注塑产业生产自动化系统整合、数控加工中心、注塑辅机设备等各产业领域的研发与制造。在塑料工业自动化领域提供塑料成型专用机械手臂,每年为一万多家的客户提供超过1万多套的自动化设备。推出全套的塑料成型机的周边辅助设备,以满足广大客户对高质量产品、合理价格、永续服务、厂家直营的要求,产品包括:原料输送、原料干燥、原料混合、冷热交换、粉碎回收等五大类别设备。
五、总结
前后通过两篇文章,我们对中国塑料机械行业协会评选出来的2023中国塑料机械行业优势企业多个榜单结果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客观地说,还有少数实力企业尚未加入中国塑料机械行业协会,因此它们是没可能出现在这些榜单里的。另外,一些企业走多元化经营路线,产品种类较多,或者产品应用领域广泛,那么在评选做统计时是否足够精准到位就要打个问号了。但总体而言,优势企业榜单的权威性、准确性依然是毋庸置疑的。
由上面披露的上市公司去年业绩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企业在去年的日子是并不好过的,普遍遇到了营收和利润下滑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不稳定因素增多。与此同时,全球通胀高企,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和缩表的带动下,多国货币政策纷纷转向,全球经济增速整体大幅放缓。中国在疫情反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等国内外多重压力下,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减弱,经济增长波动加剧,全年经济偏离正常轨迹,自然也波及到了塑料机械和整个塑料行业。
2023年已来到十月,回首已走过的时光,受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通胀水平高企、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央行维持紧缩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十分不明显。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主要经济体仍具备较强韧性。另一方面,在近三年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世界各国对于供应链的稳定性、多样化和本土化有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部分地区带来了新的机械装备需求和新的发展机会。在国内方面,出口增速放缓,但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得以逐步起效,内需呈复苏态势,制造业投资有望实现增长。
塑机是装备制造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塑机作为单列行业列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重点振兴与技术改造专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工业转型升级重点技术改造投资指南》、《“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中国塑机协会发布的《中国塑料机械工业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行业总体目标,塑机营收、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力争年均6%的持续稳定增长,争取到2025年行业年产值突破800亿元。
面对新的发展格局,中国塑机行业的企业都在技术、营销、供应链等层面进行创新与变革,以适应国内外的新挑战,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最后,向所有上榜的中国塑机业优势企业,致敬!
来源:荣格-《国际塑料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