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在上海临港的一隅,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生产制造工作,不过不同的是,整个工厂已经实现完全数字化的生产——这里就是凯士比(KSB)与上海电气(SEC)的合资公司,专为核能客户提供大型泵。通常,一家核电厂每年所使用的能源可以达到1000兆瓦,而凯士比高效泵产品可以帮助这些工厂减少大量的能源消耗,能耗比相对同类产品降低约50%。
历久弥新:强化核心竞争力,助推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工业制造、能源、建筑服务等领域的积极布局使得凯士比在数字化建设的步伐上持续加速,这也使其在企业的整体市场战略中取得了卓越成效。例如,凯士比近期发布的智慧工厂Ki-Plant平台,结合了数字孪生、厂区能源、智慧安防等多个功能。客户借助支持数字孪生的 Ki-Plant 平台,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制造流程中的操作和测试流程以及物流管理,数字系统Ki-Cloud能够详细分析客户对维修和维护服务的需求,为以后增强客户体验奠定基础。
如果说要用另外一个关键词强调凯士比的战略核心,“可持续发展”绝对可以称得上重中之重。随着“双碳”行动提速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当然这不仅仅局限于新能源汽车板块,“就像大家看到的,在凯士比的工厂中,我们计划建设一个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区域,这将为我们实现借助太阳能的发电量降低30%的碳排放。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管是发展速度,还是提供这类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专业化程度来讲,这都让我们感到非常惊奇,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凯士比集团首席执行官Stephan Timmermann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道。
凯士比集团首席执行官Stephan Timmermann博士
实际上,凯士比在绿色能源上的努力远不止于此,除了在位于全球各地的46家大型工厂中实现节能措施,在供应链方面,凯士比通过选择与有共同节能思维的厂商合作,购买他们生产的绿色清洁能源作为替代,大幅降低厂内制造的能源消耗。Timmermann博士表示:“凯士比已经为2030年设定了在工厂实现碳中和的明确目标。”同时,凯士比还透露正在积极投资研发氢能专用泵,针对碳捕捉、风能、太阳能等领域,增强产品研发力度和社会责任,充分展现应对包括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的韧性生命力。
“当然凯士比关注的不仅仅是狭义上的做绿色能源,而是更加广阔的维度,比如从人员战略上来讲,对专业人员持续的进行投入,能为企业后续发展注入更多后劲。”凯士比北亚区域执行总裁贺钧补充提及,“凯士比三个P的核心即是people,passion,performance。这在企业建设中贯穿了凯士比整个公司文化,作为企业文化深深融入我们每个员工的血液。”
全力领跑:持续根植本地化开发,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自1994年首次进入中国开始本土生产,凯士比立足中国市场与全世界企业共同竞争,“目前临港工厂已经发展为给中国核能企业提供泵产品中最大的一家企业,纵观凯士比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成功案例。” Timmermann博士特别提到中国市场独特的竞争力,他把中国市场比喻成健身俱乐部,任何企业想在世界上成功,一定要先在中国市场上成功。而且,中国市场也会遇到最优秀的竞争对手,在这里可以把自己从成本、从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极大地提升,只有在这里成功才有条件在其他市场获得成功。“我们要全力以赴地进行比拼,与我们的专业人才团队一起努力工作。”
归功于过去三年半的不俗成绩,凯士比在本地化投资的信心也可见一斑,目前在中国业务的战略投入约占全球比重的10%左右。据悉,凯士比已经在上海投资超过1亿元建设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全新高效石油化工泵生产工厂,并通过位于江苏常州的全资公司投资价值达2500万元的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超大型泵阀。
“数字化、本地化、可持续化”架构起了凯士比清晰的战略布局,无论是凯士比之于中国市场,还是中国之于全球市场,都彰显了秉持核心研发技术、深耕本土对于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150多岁的凯士比正在不断开拓“朋友圈”,深化关键供应商合作基础,不断为中国市场带来新动能、新优势,实现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