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全球化妆品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前沿,这场会揭示了哪些市场与技术趋势?PCT2023 精彩纪要

来源:荣格个人护理 发布时间:2023-11-23 5368
个人护理品原料配料加工生产设备包装设备及材料检测及测试技术其他 市场趋势产业动态特别报道展会报道研讨会报道ESG与可持续化妆品与个人护理品
三万字 PCT 2023广州站盛会精彩回顾,100+专业演讲,5000+行业代表,7000平米展区,250+展商……带你领略个护美妆技术力的跃迁!

 

跨国化妆品巨头与本土品牌当下都在深耕研发,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美妆创新研发体系。在功效护肤大热的背景下,国产美妆品牌越来越重视独家原料、核心配方以及与研发机构的合作,紧密把握市场热点,不断优化产品,建立技术优势。合成生物、胶原蛋白、轻医美等领域备受关注。如何更好的整合全球原料、研发和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性、协同性和前瞻性的研发?

 

从昨天到今天(11月22-23日),由荣格工业传媒主办、三蚁科技协办的「PCT 2023 South China 个人护理品技术高峰论坛暨展览(广州站)」(以下称PCT 2023 广州站)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本次峰会齐聚化妆品产业协会领导、院校专家、品牌大咖,共同探讨化妆品行业趋势、技术创新、法规动态等热点话题,全面地回应了上述的行业发展议题。

 

这篇报道,我们带您一窥这场把握个护美妆行业脉搏的峰会,透露出的关键信息……

 

撰稿:

撰稿:John Xie,Shirley Zhang

 

作为国内专注化妆品技术与市场的盛会,本次PCT 2023 广州站全面升级,启动了全新体验式峰会形式,通过技术峰会、圆桌讨论、展览展示、工厂参观、黑科技体验、直播等方式,邀请到了化妆品产业协会领导、院校专家和知名品牌代表,共同探讨化妆品行业的趋势、技术创新和法规动态等热门话题。来自这些国内外美妆个护品牌、原料企业、代工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代表,带来了100+场精彩的最新研究进展、热点趋势、创新思路到演讲。会议现场5000+行业代表,7000㎡展区,250+展商……盛况空前!

 

宝洁、资生堂、LG H&H、爱茉莉太平洋、安利、上海家化、华熙生物、薇诺娜、逸仙电商、伽蓝集团、上美集团、广州环亚、完美、袋鼠妈妈、麦吉丽、理然、阿道夫、半亩花田、花至、如新、海洋至尊……

 

德之馨、亚什兰、路博润、帝斯曼-芬美意、仙婷、茜莱博、嘉吉美丽护理、Lucas Meyer Cosmetics、布伦泰格、德国CLR、筑野食品、日本精化、盛德百泰、汉宁化学、纳通、三蚁、绿天、锦波、森升、诺斯贝尔、安琪酵母、迪克曼、迈克孚、克琴、佰鸿未来、兮儿、科思、恩和、杉海创新、科思化学、唯铂莱、百葵锐、优然、辉文、诗华莎、嘉桦、水羊、盛评检测、用户说了……

 

中科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汕头大学、广轻工、广东省药品监管科学学会、广东省化妆品质量管理协会、广东省保化检测中心、日中化妆品国际交流协会……

 

来自海内外的原料、加工、检测、包装、品牌等上下游产业链的领先企业与科研院所的百余演讲嘉宾,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美妆个护的知识盛宴!

 

现场人气爆棚

 

PCT2023

现场盛况

 

 

会议摘要

本届PCT论坛分成14个板块,覆盖个人护理品各大赛道,建议读者参照下图的会议构架,利用搜索功能快速寻找您需要的资讯:

 

 

主会场

 

主办单位致辞

刘奕伶 女士

副总裁

荣格工业传媒有限公司

 

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中国的美容市场规模预计在2027年将达到960亿美元。其中高档美容类别,据麦肯锡预计,2022年至2027年间年增长率将达到8%。高盈利能力和高利润率持续吸引着资本进入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捕捉创新产品和技术。

 

个护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充满活力的黄金时期,同时也迎来不少新挑战——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赛道存在市场渗透率低、功效研究不足等问题。本土和海外企业都在积极寻找美妆个护产业中新的增长点。

 

 

胶原可视化技术及最新应用

高培 先生

大中华区科学传播总经理

宝洁中国

 

胶原蛋白是皮肤的重要成分,它的生成和流失影响着人体的老化过程。高培分享了宝洁中国的一项创新的胶原可视化技术,它可以动态地观察胶原蛋白在成纤维细胞内的合成、排出、沉积等过程,从而揭示不同人种和年龄段的皮肤老化特征。尤其在中国女性中的显著特点。他指出,面部老化主要表现为纹理结构和肤色的变化,尤其是胶原流失导致的面部形态改变。这一发现基于跨人种多年龄的研究,为理解人体老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他介绍了宝洁与杜伦大学共同研发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在I型胶原的α2链上加入荧光标记,使胶原蛋白的生成过程得以可视化。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能实时追踪成纤维细胞内胶原的生成和沉积过程,更能动态展示肌肤内部的变化,为抗老化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纳米晶片

为抗衰化妆品功效原料做什么?

徐百 博士

董事长

苏州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抗衰化妆品是一种既要安全又要有效还要定价比医美便宜的产品,它需要能够解决皮肤的老化问题,同时又不会引起任何皮肤不良反应。然而,涂抹方式使用的抗衰化妆品的活性成分往往难以透过皮肤屏障,导致实际使用效果不佳或不稳定。针对这一点,徐博士向我们介绍了纳通生物的创新平台型物理透皮技术——纳晶技术,该技术通过纳通公司自主研发的纳米级促渗产品纳米晶片,显著提高皮肤对化妆品的吸收,通过科技护肤,帮助品牌方和消费者同时获利。徐博士详细介绍了纳晶技术在抗衰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同时,徐博士阐述了药品与功效护肤品的区别,强调了功效护肤品的高质量要求,尤其是在医疗美容,生活美容以及个人护理产品之间的定位。他提到,纳晶技术的引入,不仅大幅提升了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效率,还使产品质量和品味显著提升至肤感2.0,实现功效可视化,效果即刻化,品牌差异化。此外,徐博士还介绍了纳晶在科技美容实际应用中的三大要素:皮肤科专家的指导、严格的临床数据验证以及产品的广泛适用性。这些要素共同保证了科技与美容的完美结合,为个人护理行业带来了即刻可见的效果和品牌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业态。

 

 

这就是中国好原料

基于国家一类新药的敏感肌靶向修复成分

肖永坤 博士 

创始人

三蚁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中草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化妆品行业的重要原料来源。然而,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往往存在于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中,这些次级代谢产物的含量和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稳定和提取。肖永坤为我们分享了三蚁科技的创新技术和成果。

 

以人参为例,人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的原料,但是人参的功效来源于稀有人参皂苷,而非人参总皂苷。人参皂苷有182种,活性差异较大,甚至药理作用相反。因此,根据药理需求,靶向制备活性成分,意义重大。三蚁科技团队首次发现了人参皂苷糖苷酶的存在,这是一种能够转化人参皂苷的酶,可以实现人参皂苷的精准富集和改造。2023年,三蚁科技首次发现了“转型酶”的存在,这是一种能够将人参皂苷转化为具有更高活性的新型化合物的酶,申报了发明专利。通过这些创新技术,三蚁科技实现了人参皂苷的高效利用,开发出了基于国家一类新药的敏感肌靶向修复成分,为化妆品行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抗衰黑科技:

法国科兰黎铂金雪藻胜肽面霜

张翌 博士

前沿与开放创新总监

逸仙集团研发中心

 

张翌深入探讨了抗衰老科技的新趋势。他着重介绍了科兰黎铂金雪藻胜肽面霜,该产品融合了尖端的生物技术和珍稀极地雪藻的奇效。她介绍,极地雪藻能够刺激人体内的Klotho基因,这是一种与长寿相关的基因,能够抵抗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皮肤衰老,延缓细胞老化,提升肌肤年轻力。Klotho基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细胞排毒和DNA修复,同时加速双重支撑蛋白和双重紧塑蛋白的新生,使皮肤饱满紧致,亮透年轻。

 

科兰黎铂金雪藻胜肽面霜采用专研的高定配方,复配专利雪藻胜肽,内含独家六胜肤协同雪藻精粹,能够浓缩雪藻的高能量,长效抗氧焕活,卓效焕亮肤色,绽放弹润光泽。该面霜的质地奢润如雪,遇肤即融,光采绽现,为用户带来科兰黎法式优雅的极致五感体验。

 

 

小核酸在皮肤屏障修护中的应用 

薛西峰 先生

总经理

西安绿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的研究,为小核酸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小核酸是一类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小核酸药物有望成为继小分子化药和抗体药后的第三大类型药物,具有广泛的治疗潜力。薛西峰分享了小核酸在皮肤屏障修护中的应用,他介绍了小核酸修护因子的原理、技术和效果,展示了小核酸药物在美容护肤领域的创新价值。

 

薛西峰也详细介绍了小核酸的定义和修护机理,特别是在调节KLK7基因方面的突破。他提到,通过先进的生物信息学软件,研究人员已成功筛选出针对KLK7基因的miRNA,如miR-138-5p、miR-129-5p和miR-145-5p,这些小核酸在促进皮肤正常自我更新和维持皮肤屏障功能方面展现出惊人的效果。此外,他还分享了小核酸的功效试验数据,包括PCR®小核酸修护因子在抑制受损角质形成细胞炎症因子基因表达方面的显著成效,以及其在3D皮肤模型修护测试中的表现。

 

 

功效为王

锦波重组XVII型胶原(A型)

在护肤及生发产品中的功效

与人体透皮吸收研究

周大为 先生

国际原料部总经理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锦波生物在本届PCT 2023上全球正式首发了重组XV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该成分联合中科院共同研发,中国原创,属于A型人源化胶原,真正100%人体同源,不仅具备抗衰紧致功效,同时还能防脱、生发。该原料基于锦波成熟的功能区筛选体系,凝聚锦波生物15年的经验沉淀,在技术创新上又一次突破。周大为介绍,目前市面上重组胶原蛋白多为单链结构,而锦波重组ⅩⅦ型胶原是真正意义上与人体自身XVII型胶原序列100%一致的具备三螺旋结构的重组胶原蛋白,也是国内同类产品中首家获取发明专利的产品。

 

为验证锦波XVII型胶原功效,锦波生物对该原料进行了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离体皮肤Ex-vivio)、人体临床四个维度的功效评测。其中,组织水平功效测评数据显示,该原料能促进Ⅳ型、Ⅶ型、XVII型胶原蛋白、网蛋白、巢蛋白等多个基底膜相关指标(测试蛋白水平表达)显著性改善。另外,根据人体功效评价实验数据显示,该成分对改善皮肤弹性、紧致度方面,均功效显著。在XVII型胶原产品研发方面,锦波生物已获3项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去年8月、11月,重组ⅩⅦ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护冻干粉、医用重组ⅩⅦ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敷料获批;今年2月,再次获批医用重组ⅩⅦ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敷料注册证,这也是目前国内仅有的关于XVII型产品的3张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代表了锦波在XVII型胶原上研发的新高度。

 

圆桌讨论:

科技赋能可持续之美 

主持嘉宾:

郝格 女士 医与美前沿,好美MCN创始人

讨论嘉宾:

贾海东 博士

研发负责人,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唐莉凤 女士

联合创始人,推圈科技/C咖

李晓敏 女士

总经理,完美(中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徐百 博士

董事长,苏州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在圆桌讨论中,行业领袖们聚焦于「科技赋能可持续之美」,展开了深入探讨。

 

 

贾海东从大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强调了产品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性。他认为,在流量红利见顶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沉淀下来,聚焦于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更符合ESG评级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和智能化的需求。

 

 

唐莉凤则从新锐国货品牌的角度,分享了她在产品设计和营销方面的思考和实践。她表示,产品需要更加精准地解决用户的痛点和需求,同时借助中国当下崛起的原料和技术,展现国货的品质和创新。在营销层面,需要利用视觉冲击力和社交媒体,打造品牌的影响力和口碑。

 

 

李晓敏,介绍了完美的经验和理念,及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可持续路径。她表示,完美既从事健康,也从事美丽行业,希望为消费者提供由内而外的健康美丽解决方案。近年来,完美更加注重皮肤科学,探索新原料,开发新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价值。

 

 

徐百,阐述了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个人护理品的重要性和影响。他认为,科技和市场并不是对立的,而是融合的,相互辅助的。科技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市场可以为科技提供更多的反馈和需求。我们需要敬畏底层逻辑,遵循科学常识的重要性,增加科技创新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最后,郝格总结了这次圆桌讨论的意义,她认为此次圆桌碰撞出的火花为行业内外的观众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展示了科技和可持续性在美丽行业中的融合与发展。参与者的见解不仅体现了对行业现状的深刻理解,也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森升-纯净创新植物原料

“酵”酵醒未来研讨会 

瞬间即时抗老活性原料研究与应用

洪梅 博士

 

最强天然抗凝剂

医学重组水素应用分享

陈明鲁 博士

高级研发技术总监

森升生物

 

生物发酵技术在

化妆品植物提取原料开发中的应用

钱俊青 教授

 

敏感肌美白植物创新原料

“人间神仙草”平卧菊三七

陈克 先生

 

 

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论坛

AI在化妆品研发端

和消费端的创新应用

左锦辉 先生

科学交流助理经理

麦吉丽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四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人工智能(AI)利用计算机和机器模仿人类大脑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全球美容与化妆品领域的AI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根据 InsightAce Analytic发布的报告,2021年市场规模已达2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33.4亿美元。左锦辉指出,AI试妆和AI测肤等高科技产品的频繁涌现,为美妆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拥抱AI+美妆战略。

 

AI目前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涵盖了研发、生产、消费者体验、营销等环节。左锦辉先生接下来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原料开发(如计算机虚拟筛选、知识图谱)、配方开发(知识图谱、神经科学、AI调香)、生产制造(智慧工厂)、智能备案检测、测肤、定制化、线上营销、虚拟试妆、智能美妆工具等环节中的作用,并分享了翔实的案例。

 

 

科技驱动创新

AI 在消费化妆品行业的应用初探

朱博贡 先生

首席业务架构师

耀乘健康科技

 

朱博贡在演讲中为我们介绍了AI模型在化妆品领域的多个应用场景。首先是内容生成,例如自动生成招募问卷、知情同意书(ICF),还包括文档的翻译和润色、广告海报的生成和修改。第二个场景是数据采集,例如数据自动识别录入。第三个场景是交互式数据分析。那么,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哪个模型的效果好?哪个模型的性价比好?哪个模型适合客户的使用场景?朱博贡也一一为听众做了解答。

 

 

国内第一化妆品研发软件的成长之路

毛勇进 博士

联合创始人

广州市大象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传统管理方式难以跟上新时代企业对研发的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研发能力已经成为化妆品企业生存发展的标配。新规后,生产商原料信息的变更直接影响已备案且生产过的配方、正在备案的配方、即将备案的配方,手工作业难以确保配方是否需变更或及时变更。引入新原料需花更多的时间查找相应的合规信息,如原料中的组分是否有安评所需证明。此外,行业还面临配方安全保密系数低、配方版本缺乏有效控制、配方数据难以有效积累等挑战,同时也存在与原料衔接困难、对配方中原料信息的变化不能及时反馈的困难。

 

随着化妆品新规诸多内容的颁布,对化妆品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人员都难以处理的事,如何让软件帮忙处理?毛勇进指出:“我们需要将专业知识转化成IT逻辑和构架,再进行编程,这才是行业与IT的深度结合。同时我们还需要灵活的构架和权限去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能根据国家新文件法规的颁布和新原料的不断更新来调整。”

 

 

G蛋白偶联受体与皮肤瘙痒

德之馨敏感肌舒缓方案

王文超 先生

市场主任

德之馨

 

新技术发布论坛

微生态护肤浪潮下的化妆品创新

邱晓锋 先生

副总裁

诺斯贝尔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皮肤微生态是皮肤表面微生物群之间协调以及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个共生的生态体系,皮肤微生态平衡由微生物、宿主和外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微生态护肤就是让皮肤上的有害菌得到抑制,有益菌占主导,并保持皮肤菌群的多样性。邱晓锋在其演讲中表示,微生态护肤是通过护肤产品的成分促进有益菌增长,抑制减少有害菌,帮助皮肤维持微生物组平衡,达到健康皮肤状态。

 

邱晓锋接下来介绍了微生态护肤的原料选择,如益生元(微生物所需的营养成分)、益生菌(益生菌本身/含有活菌)、后生元(微生物的分泌物或发酵产物)这三大细胞层面微生态护肤成分,此外还有配方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微生态护肤配方的三大重要因素是合规、储存、定植,即不能含有活益生菌,且不能变质,有足够的储存期,并需要保持护肤效果,益生菌能在皮肤上存活,并影响皮肤微生态平衡。邱晓锋先生还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分析了微生态护肤的功效关系。最后,他介绍了诺斯贝尔在微生态护肤上的突破及创新——PRS-休眠益生菌焕活技术,它综合了益生菌包裹技术、休眠益生菌配方和仿生物膜定植技术,具有保湿、修护、舒缓(退红)功效。

 

 

基于HA的经表皮驻留系统

及在油皮护理产品中的应用

王玉玲 女士

王玉玲工作室负责人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油皮护理市场增长迅猛。王玉玲首先介绍了油脂分泌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她指出,油皮问题不仅仅是痤疮,油皮/混油肤质人群功效需求金字塔从上到下依次是对抗初老(粗糙、暗沉)、问题护理(舒缓、祛痘、细致毛孔、去闭口黑头)、平衡水油(调理油脂、锁水保湿)。

 

随后她介绍了油皮问题解决方案,打开角质层屏障,活性成分经皮途径是,促进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促进毛囊吸收,并在毛囊释放。研究发现,5 kDa 的 HA(透明质酸)对皮肤含水量、TEWL的影响最明显。5 kDa的HA,4小时开始进入真皮层;8 kDa的HA,8小时开始有部分进入真皮层;5 kDa、8 kDa的HA在毛囊处有储留,其余只能停留在皮肤角质层;HA与活性成分之间可以形成氢键。王玉玲一一介绍了HA在解决黑头、屏障受损、色素沉着、痤疮、衰老、痘坑中发挥的作用。她还分享了HyatarcolTM传导平台及其在油皮护理产品中的应用。HyatarcolTM传导平台是以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为载体,结合复配技术或制剂技术,构建经表皮驻留系统,帮助解决活性成分在皮肤上的吸收和滞留问题,增强产品功效。

 

 

创新神经酰胺

基于皮肤屏障的功效护肤

杨超文 先生 

总经理

深圳市迪克曼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皮肤屏障是健康护肤的基本需求,各种频发的肌肤问题究其根源都是来自受损的皮肤屏障。皮肤屏障结构中,细胞间隙中的脂质类似砌墙所用之"灰浆”。而细胞间脂质中,神经酰胺占总脂质50%以上,是皮肤屏障的主要关键成分。杨超文在其演讲中首先介绍了神经酰胺是如何通过在五大屏障——物理屏障、微生物屏障、免疫屏障、色素屏障、化学屏障中发挥作用来由内到外保护皮肤的。

 

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使用神经酰胺EOP对受损肌肤屏障结构具有修复作用。杨超文介绍了神经酰胺EOP的功效优势,如组织修复、修复性能、皮肤组织愈合、保湿、抗衰。尤其是人体保湿、舒缓褪红功效优异。他还重点分享了中国第一款植物源神经酰胺的抗衰应用——橄榄神经酰胺(NP)。其功效优势包括增强细胞活力,促进受损细胞修复,降低内源性黑色素含量。同时它还拥有传统NP神经酰胺所不具备的功效,如减少氧化应激,对抗光老化,抑制MMP-1合成,恢复皮肤弹性。

 

 

 

迈克孚微射流®技术在

化妆品功效原料开发与

纳米载体技术产业化中的应用

李磊 博士

高级应用总监

上海迈克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迈克孚微射流®技术是一种最新一代的均质技术,它可以通过微通道内产生的剧烈的物理作用力,对物料进行粒径减小、乳化、分散等处理,从而提高物料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安全性等性能。李磊向我们介绍了迈克孚微射流®技术在化妆品功效原料开发与纳米载体技术产业化中的应用。

 

他表示,迈克孚微射流®技术可以应用于化妆品天然植物和合成生物学原料的低温高效提取。他举例说明了迈克孚微射流®技术在制备神经酰胺,虾青素,视黄醇和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等功效原料中的优势,如粒径均匀、分散性好、稳定性高、活性保持等。他还介绍了迈克孚微射流®技术在化妆品纳米载体技术产业化中的作用,如解决功效活性物应用过程中的不稳定、难配伍、刺激性强、皮肤吸收困难等问题,以及提高功效活性物的输送效率、延长释放时间、增强渗透力等。

 

 

功效成分包载技术、纳米载体制备新技术

董正亚 教授

董事长

墨格微流科技(汕头)有限公司

汕头大学教授

 

化妆品功效性活性物在应用时经常会遇到如下问题:稳定性差,变质失活;难透皮吸收;无缓释效果;溶解性差,难溶于水油,难以添加;肤感差;刺激性大,浓度高刺激皮肤,过敏。董正亚在其演讲中为我们介绍了活性物的运输方舟——纳米包载体。

 

根据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纳米材料是指不相容性或者具有生物持久性。而纳米载体不是纳米材料,纳米乳、纳米脂质体的可溶性、可降解性、非生物持久性不属于纳米材料范畴,采用FDA批准的药用原料辅料,符合FDA安全体系。董正亚随后介绍了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超声微流体纳米分散机,具有声场均匀、声空化可控、快速串联放大等优点,并且通用性好,具有高粘、一机多材的优势。他还分享了纳米包载体原料的应用案例——纳米神经酰胺、红光氧化锌等等。

 

 

合成生物技术推动重组纤连蛋白

在功效护肤场景的应用

崔俊锋 先生

总经理,联合创始人

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纤连蛋白(Fibronectin)是皮肤细胞间基质和基底膜中的主要非胶原性糖蛋白,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再生修复蛋白,已被批准录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2019年EGF生长因子(人寡肽-1)因易刺激皮肤出现异常被国家药监局定义为“非法添加原料”并全面叫停在化妆品中添加,纤连蛋白成功接棒EGF。

 

崔俊锋先生在其演讲中介绍了重组纤连蛋白HythermFN的诞生过程。他指出,重组纤连蛋白具备高热稳定性,实验显示,HythermFN在室温与72℃高温下(30min)均无沉淀,而市售竞品在50℃温度下5分钟即变性失活。使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测试,HythermFN在70℃+加热后依旧具有极高的抗皱(促胶原生成)和促修复(促细胞黏附)活性。重组纤连蛋白还具有极佳的透皮吸收性能,以及对角质形成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促修复能力。重组纤连蛋白3D皮肤模型修复实验显示,HythermFN组活细胞层受损现象明显改善,皮肤中Loricrin含量上升97.87%,证明其有皮肤修护效果。崔俊锋先生还分享了重组纤连蛋白基因层面解析对皮肤修护和抗皱的调控,以及促I型胶原产生。人体功效验证了重组纤连蛋白在保湿(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舒缓、修护(经皮失水率,以及促进内源神经酰胺的产生)、抗衰老(真皮厚度,法令纹、眼下纹、眼角纹)等方面的作用。

 

阳离子瓜尔胶结构与性能的解析

卢新闯 先生

市场总监

昆山京昆油田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瓜尔胶是天然水溶性植物胶,具有短支链结构,成膜后兼顾韧性和透气性,D-甘露糖1-4碳位的连接让整个分子链具有柔性。阳离子瓜尔胶应用于洗发水中具有抗静电、柔顺剂、助留剂的作用,还能帮助携带硅油、UV滤光剂、香精、油溶性抗氧化剂传输到发纤维上。卢新闯在其演讲中介绍了阳离子瓜尔胶的核心指标,如分子量对梳理性、硅油沉积量的影响,取代度对调理性、硅油沉积的影响。

 

他与我们分享了其中的机理和启示:长链阳离子瓜尔胶与表活体系形成絮胶数量更多,在发丝表面沉积量也更高,因而湿梳性更好;由于过多的沉积,在干发情况下,发丝“塌、重、沉”,干梳性改善度下降。同理,阳离子取代度增加,电荷密度增大,瓜尔胶对发丝的吸附力增加,同样导致沉积量增加,湿梳性改善度提升,干梳性改善度下降。他还介绍了阳离子瓜尔胶应关注的指标,包括蛋白质祛除度、阳离子取代均匀度、醚化剂残留量。

 

 

保湿抗衰会场

抗光损技术研究趋势

及植物抗光损护肤品的开发

陆海亮 博士

研发负责人

深圳市理然化妆品有限公司

 

 

抗老王者维生素A的进阶之路

及革命性的A醇衍生物

周宝萍 女士

产品总监

上海克琴科技有限公司

 

维A类成分,作为行业内公认的抗衰老元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赋予其强大的生物活性。但维A类成分在应用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不耐受、光毒性、反黑。尽管也出现了像HPR、补骨脂粉等新型类维A衍生物优势也很突出,但在最终产品配方和使用过程中VA类产品的痛点已然无法得到完美解决:在配方中不稳定、可能引起皮肤干燥和刺激性、不能在白天使用等。周宝萍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探讨了维A及其衍生物在抗衰老领域的革命性进展,给出了解决方案。

 

她的演讲聚焦于新原料Vitamika®(INCI:生育酚视黄酸酯)的优异性能,包括光稳定性、热稳定性、温和性、安全性等,展现了其作为维A衍生物的优势。此外,Vitamika®不具有光毒性,拓宽了维A类产品的使用场景,让“早A晚A”成为可能。克琴科技国内首发Vitamika®不仅表明国产原料公司正加速升级扩容,更体现出克琴在维A类产品研发上的深厚实力和前瞻性思维。

 

 

Revilience® 重塑皮肤的活力与美丽

孙鹏 先生

技术支持经理

茜莱博中国

 

你的皮肤会抑郁吗?活力与抑郁有什么关系?什么成分能够带给皮肤活力?

 

SILAB在分享中带领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些重要问题。通过分享活力的重要性,孙鹏解读了如何为皮肤带来活力,以及从皮肤生命角度去解决皮肤问题。基于SILAB创新的生物科技和9大皮肤研究专长科技,Revilience来自人参根部特殊的促生菌,选取独特的鞘氨糖活性片段,激活共享活力基因图谱,助力品牌为年轻肌肤解决皮肤疲弱问题,重启衰老肌肤焕发年轻活力。

 

 

以组织工程技术为导向  

运用再生医学科技赋能产品创新

王向东 博士

再生未来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佰鸿未来集团

 

源生昂扬之美

全新立次元肽定义提升新维度

江夏 博士

护肤技术市场经理

路博润

 

“极客”美容趋势促使消费者追求类似医美效果的护肤产品,路博润针对这一趋势,全新推出电流肽Uplevity™ e-lift,灵感来源于微电流美容仪,可模拟微电流刺激对皮肤的功效,使上面部轮廓得到全面提升,并减少皱纹产生。

 

江夏介绍了Uplevity™ e-lift的体外机制。在真皮层,Uplevity™ e-lift和微电流效果类似,多肽可诱导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提供紧致收缩能力。在肌肉层,Uplevity™ e-lift和微电流效果类似,多肽可改善肌肉细胞线粒体功能,改善肌肉张力。体内测试方面,“眉眼颊”肌肤全面提升,和微电流美容仪效果相当,仅仅7天可减少皱纹可见度。

 

 

美妆抗衰原料的创新实践

郑庆泉 先生

董事长、首席科学家

广州同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特色植物在功效性化妆品中的应用

刘俊希 博士

研究员

上海际研生物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美丽健康共融

任一萍 博士

全球产品研究与开发总监

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

 

 

基于分子机制的中药抗衰老

王一花 博士

研发总监

上海铮信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6P双通路抗衰美白方案:

ATP高效供能+细胞自噬

周琦 女士

高级产品经理

优然生物

 

英敏特的2025年全球美容及个人护理趋势“Power Play"这一关键词强调在美容与个人护理市场中的“能量/活力”宣称。优然生物精准地捕捉了抗衰老领域的最新动态。周琦在分享中深入解析了M6P双通路抗衰美白方案,这一方案巧妙地结合了ATP高效供能与细胞自噬,开辟了抗衰老的新途径。

 

周琦详尽地阐述了线粒体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抗衰老过程中的重要性。她指出,线粒体不仅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细胞老化的关键因素。其内部的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失衡是导致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优然生物的专利成分M6P (甘露糖-6-磷酸)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M6P作为一种关键的细胞代谢产物,在糖原异生等多个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有效地促进线粒体的能量产生,M6P能够提升细胞的生物能量水平,从而有效地抵御衰老。

 

炎性衰老:皮肤抗衰新趋势

壳聚糖缓解皮肤炎性衰老的

机理与功效数据分享

徐宇帆 先生

总经理

上海春露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炎性衰老,这一从免疫衰老延伸出的新概念,正日益受到关注。皮肤老化不仅是外表的改变,更是深层次生理结构的变化。徐宇帆的演讲中,我们得以一窥皮肤老化背后的复杂机理和壳聚糖作为解决方案的潜力。

 

壳聚糖,这种源自海洋的天然多糖,不仅具有独特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更显示出在免疫调节和皮肤修复方面的显著效果。徐宇帆分享的数据显示,壳聚糖通过阻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Akt的信号通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如IL-6和TNF-α在巨噬细胞中的过度表达,从而避免了炎症引起的皮肤衰老。此外,羧甲基壳聚糖更是能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生长因子,促进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进而有效提升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

 

 

基于Bio-Herb AI技术

开发抗衰老成分CheonGiBiDan12α

洪裕眞 女士

先任硏究員

LG H&H

 

LG 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CheonGiBiDan12α,这一成分不仅延续了韩国传统药材的精髓,还通过Bio-Herb AI技术得以革新,将传统韩药材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洪裕眞介绍,CheonGiBiDan12α的研发过程中,团队利用了大量古代草药医书的数据,结合AI驱动的配方技术,以预测草药成分对人体的具体影响。CheonGiBiDan12α经过临床验证,展现了多重肌肤功效,包括抗衰老、提亮肤色、保湿、改善皮肤屏障功能以及修复等。这一创新代表了对古代草药医书深度挖掘,也是对未来护肤科技的一次大胆预测。

 

 

基于基因分析的

皮肤再生光采复合物的研究

姜聲守 先生

责任研究

LG H&H

 

皮肤的年龄并不完全取决于出生日期,而是受到多种内外在因素的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人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年轻呢?姜聲守分享了LG生活健康“逆龄光彩”技术的创新成果。此技术基于对大约50,000名东亚人群,包括韩国人的皮肤特征和基因数据的分析,旨在发现与各种皮肤问题如面部皱纹或色素沉着相关的基因。通过人体大数据的研究,LG不仅对皮肤类型进行了细致的分类,还开发出具有强大效果的定制材料和配方。

 

姜聲守介绍了LG如何通过收集皮肤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分析皮肤的各种特征,如皱纹、色斑等,从而确定皮肤老化的表型特征,即影响皮肤年龄感知的特征。他指出,皮肤的再生能力和光泽度是皮肤老化的重要决定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受到基因的调控。因此,他们通过人工智能药物重定位技术,从83万多种候选分子中,筛选出能够有效改善皮肤再生能力和光泽度的分子,并将它们组合成Signature83cell,这是一种具有“逆龄”效果的皮肤再生光采复合物。

 

 

基于长寿基因SIRT1的抗衰解决方案

宁新娟 女士

产品开发经理

德之馨

 

SIRT1是一种能够延长寿命和抗衰老的长寿基因,它可以通过去乙酰化的方式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分化、炎症反应、透明质酸合成等。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SIRT1活性会逐渐下降,导致皮肤老化的加速。如何提升SIRT1的活性,成为了抗衰老领域的热门话题。

 

宁新娟介绍了德之馨的创新抗衰老原料——紫松果菊提取物SymFinity® 1298。这是一种从紫锥菊中提取的天然咖啡酸衍生物,它可以有效地刺激SIRT1的活性,从而发挥多种抗衰老的功效。一系列的实验数据,证明了紫松果菊提取物SymFinity® 1298可以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增加透明质酸的生成,平滑皱纹,抑制促炎介质的作用,舒缓皮肤,减少泛红等。

 

 

QUERCARE- -敏皮抗衰新思路

徐利军 博士

天然产物与化学研究中心负责人

上海辉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槲皮素是一种具有多重功效的天然活性物质,能够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抗光老化、控油、降脂等,是敏感肌抗衰的理想选择。徐利军分享了辉文生物开发的一种水溶性槲皮素——QUERCARE™御光素的研究成果。他介绍,QUERCARE™御光素是通过双酶协同的极简极安全的纯水体系,从槐米中高效获取母体槲皮素的一种创新产品,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递送到皮肤深层,发挥槲皮素的多重功效。他还展示了QUERCARE™御光素的多项功效测试数据,证明了其在抗光老化、控油、保护心肌细胞、降低脂质积累等方面的优异表现。QUERCARE™御光素是一种基于槲皮素的敏肌抗衰新方案,能够舒缓、抗氧化、抗光老化,多维度共振,协同进行,为敏感肌肤提供全面的保护和修复。

 

 

让化妆品功效性更强且刺激性更低

钟敏杰 先生

市场技术经理

广州清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钟敏杰介绍了清荷生物独创的创新性技术——场域共振技术(FFR)。此技术核心原理在于运用特定的电磁共振频率波,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来增强化妆品的功效性,同时显著降低其对皮肤的刺激性。技术灵感源于200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吕克·蒙塔尼的研究,他发现通过电磁信号可以将生物活性物质(BAS)的特性转移到水中进而在水中复制这些物质的特性。他进一步介绍,通过向化妆品施加含有特定分子电磁频谱信息的电磁波,可以使化妆品与这些波产生精密的电磁共振,从而同步提升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这一应用过程不仅安全简便,还能在不改变原有配方,无需重新进行产品备案的情况下实现功效升级,这对化妆品行业来说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突破。他也强调了该技术是底层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在降低化妆品物料的不良气味也有突出表现。最后,钟敏杰表示对于迫切想解决而其他技术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欢迎与其取得联系,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光老化研究

舒鹏 博士

产品研发总监

深圳市护家科技有限公司/HBN

 

光老化对皮肤的影响,紫外线是主要外部因素,可引起色素沉着、松弛等多种问题。舒鹏展示了HBN在光老化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他首先概述了他介绍了目前市场上治疗光老化的药物,指出维甲酸和氢醌是主流产品,同时还有多种药物正在申报中。其中,类视黄醇成分是治疗光老化的主要方向。

 

在HBN的抗光老研究案例中,舒鹏详细介绍了对A醇及A酯成分的研究。他们的实验室对这些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评估了它们的功效和安全性,为化妆品行业提供了精确的科学指导。此外,他还展示了HBN的两项抗衰老研究:一是RPalm修复UVB损伤的作用机制,表明它能通过PPAR-a通路修复皮肤光损伤;二是Q-熊果苷的研究,显示其能有效抑制UVA处理细胞的ROS生成。

 

 

护发美发会场

发用产品抗衰老功效评价策略

陈默 女士

功效评价经理

阿道夫科研创新实验室

 

头皮头发衰老因素包括内源因素(影响头皮)和外源因素(损伤头发)。陈默在其演讲中介绍了发用产品抗衰老功效评价策略。根据法规要求,我们应多层次、多维度,更客观全面地体现产品延缓头皮、头发衰老的功效。功效评价进行人体试验的难点在于头皮生理学参数参考较少,且毛发覆盖限制仪器适用性,部分测试还需要剃发。她一一介绍了紧致、抗皱、抗氧化、头发颜色(白转黑)、毛囊活性、抗光老化的功效评价方法。

 

随后,陈默分享了抗衰老功效评价案例,如:紧致、抗皱——促进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合成;毛囊活性——激活毛囊细胞,改善毛囊微循环,增加头发密度及直径;屏障修护——降低头皮经皮失水率、红斑改善;抗光老化——减少头发色素分解,减少头发毛糙、增强发丝强韧度。

 

 

黄柳蒿提取物在发用产品中

的功效及安全性测评

白晓鹏 先生

技术总监上海兮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白晓鹏介绍,黄柳蒿浓缩液-头皮守护者,精选天然中草药精华,为你的头皮提供全面的控油与抑菌效果。不仅有效解决油腻、头皮头皮屑,头皮痘痘等问题,还能平衡头皮水油,缓解瘙痒,让你的头皮清爽宜人,更能打开毛孔增加头发密度。洗涤产品中添加我们的黄柳蒿 浓缩液,你将感受到头皮的焕然一新,拥有健康亮丽的秀发。

 

 

酵母锌在头皮养护中的应用

尤孝鹏 先生

研发工程师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许多消费者都面临着头屑、出油、断发、刺痒、脱发等头部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控油去屑的成分,而其中最常见的成分就是锌。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在人体中广泛分布,参与多种酶与转录调控因子的合成,具有抗氧化、抗炎、修复、控油等功效。然而,传统的锌盐类成分,如吡啶硫酸锌,由于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已经被欧盟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

 

尤孝鹏分享了酵母锌在头皮养护中的突破性应用。他强调,头皮问题如头屑、出油、脱发等,与面部皮肤有着显著的区别,其核心在于毛囊的健康。尤孝鹏指出,锌作为头皮护理的关键成分,能有效控油去屑,尤其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生物有机锌,展现了显著的优势。他详细解释了酵母锌的多重功效,包括抑制5α还原酶活性,全面控油,并且在修复肌肤和延缓衰老方面也表现出色。通过实验数据的支持,展现了酵母锌在头皮养护领域的应用潜力,也为头皮护理产品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头皮微生态研究进展

及CLR研发成果展示

郭均萍 女士

中国区经理

德国CLR 

 

 

多功能广谱抑菌剂Coscare® PO

的应用介绍

汤丹丹 女士

配方科学家

南京科思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广谱抑菌剂Coscare ® PO属于非甲醛释放体、非尼泊金酯类,具有去屑效果好、祛痘效果好、除异味、使用安全、透明配方等优点。汤丹丹在其演讲中表示,去屑是洗发产品的重要关注点之一。根据文献数据,在毒理方面,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是最具优势的去屑剂成分,满足消费者对去屑产品安全温和的需求。Coscare® PO可以从初始端阻止头屑的形成,其作用点主要有两点:抑制马拉色菌等微生物,阻止头屑的生成;影响铁参与的酶系统,减缓脂肪酸的氧化。

 

汤丹丹表示,根据文献数据,在马拉色菌抑菌性能的表现中,PO是最具优势的去屑剂成分,满足消费者对去屑产品安全温和的需求。Coscare® PO对马拉色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明显低于吡硫鎓锌。同时,吡罗克酮乙醇胺盐可以显著减少头屑数量,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去屑效果有进一步提升。汤丹丹还介绍了几种去屑成分的祛痘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Coscare® PO与二硫化硒有相似的祛痘效果。另外,PO复配水杨酸或烟酰胺可以显著增加抑菌圈的直径;烟酰胺对Coscare® PO的祛痘协调增效作用更明显。最后,她分享了Coscare® PO的添加工艺和产品应用,以及一些市场应用示例。

 

 

嘧啶氧化物类化合物

的防脱发功效研究和应用

陈蔚 先生

技术总监

天津泰普药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头皮健康新时代

呼唤“选择性”洗护技术

杨建中 博士

理事长

日中化妆品国际交流协会

 

目前,头皮护理呈现高端化、护肤化、功效化趋势。同时,头皮健康时代呼唤“选择性”洗护技术,不应为了“死头发”的美观而影响“活头皮”的健康,应避免洗护发产品给头皮健康带来风险。

 

杨建中指出了三个方法,首先是选择性清洗:高效地洗去皮脂中的高风险物质,而不过度地刺激头皮。皮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及氧化角鲨烯可引发炎症,可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优选组合来实现选择性清洗。其次是选择性抑菌:通过“抑恶扬善”实现有利于头皮健康的微生态平衡。重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第三是选择性沉积:避免过度地沉积有利于护发、但对头皮有风险的成分。冲洗产品中的成分残留在头发上的几率远大于头皮,且表面性能差异不大。通过表面性能的差异来实现选择性沉积比较困难。

 

如何实现选择性沉积?应坚持头皮护理的洗、护、养(育)三部曲路线,通过免洗产品高效地运载头皮护理有效成分;同时对护发素/发膜中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进行优化,通过调控在产品中所形成的胶体微观结构,避免其过度地沉积在头皮上;通过选择对头皮温和的成分,实现不含阳离子表活的护发产品技术创新。

 

 

防脱化妆品的研发策略

与功效性成分研究进展

康嘉欣 博士

首席皮肤研究官

伊斯佳股份

 

 

甲丙与天冬氨酸两款氨基酸表活

的合成与应用

蔡祥 博士

首席科学家

广东诗华莎化学有限公司

 

月桂酰基甲基氨基丙酸钠于2000年在日本开始投入使用。2018年,日本无硅油洗护第一品牌“BOTANIST”将其用于无硅洗发水配方中。近5年,它的使用频率呈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2全年消费者的使用频率已高达124万次。蔡祥在其演讲中表示,月桂酰基甲基氨基丙酸钠天然温和,低刺激,可以提升体系温和度,而且调理性强,可提升洗涤配方的调理性,特别是干发后具有柔软、清爽的效果,此外还具有增稠优越、泡沫绵密性的优点。他还介绍了该款表活的合成工艺、基本性能、配方应用性能,并分享了市场上使用该表活的洗发产品。

 

随后,蔡祥介绍了另一款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月桂酰天冬氨酸钠,它的2022全年消费者使用频率已高达72万次。这是一款温和低刺激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带来的刺激性,其泡沫性能优异,可持续发泡,泡沫稳定性好,并且容易增稠,可以复配其他阴离子表活,特别是氨基酸表活的协同增稠。他还介绍了月桂酰天冬氨酸钠的基本性质和多款使用该表活的洗发产品。

 

 

从“头”开始,头皮护理新思路

陈临婧 女士

大中华区技术经理

帝斯曼-芬美意 

 

作为个人护理市场的第二大品类,护发市场表现出很大的潜力。陈临婧在其演讲中表示,根据调研数据,防脱发、护发素和修护产品是增长非常快的细分品类。同时,在护发市场,高端化是一种趋势,高端市场的增长率是大众市场的3.5倍;与此同时,“护肤化”护发已成为一种趋势,消费者会将他们在护肤过程中的一些喜好,比如成分,延伸到护发过程中。调研数据显示,56%的消费者在涉及到购买决策时,有效成分比品牌、包装和香味更重要。与此同时,头皮健康正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帝斯曼-芬美意的PENTAVITIN®源于100%天然和可生物降解的可食用玉米,它能像磁铁一样与头皮中的角质蛋白结合在一起,滋润干燥的头皮,保护和强韧头皮屏障,减少皮脂,并且它还能调控马拉色菌,平衡头皮微生物群,从而明显减少头皮出油和头皮脱屑现象。另一款解决方案ALPAFLOR® EDELWEISS CB则是高山火绒草的花/叶提取物,有助于防止脱发 (提高头发密度)、改善白发、抗衰老 (抗氧化性强)。

 

 

白桦树汁在个人洗护用品领域

中的研究及应用

张宏明 先生

总工程师

北京嘉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白桦树汁中的植物基活性营养成分已被科学证实具有抑菌抗菌、皮肤修复等功效,目前各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已将桦树汁应用在其护肤产品线中,更是推出“无水配方”,以桦树汁原料替代水,从而呈现出天然养肤、纯净美妆的形象。张宏明在其演讲中表示,白桦树汁作为化妆品和个人洗护用品中的主要原料,是一座天然复合物宝库,含有60多种天然植物基营养素。

 

他还分享了对纯净美妆(Clean Beauty)的见解。成分透明、安全是纯净美妆的核心。为了纯净美妆,提高水的“纯净度”和发掘使用天然“植物”成分,是能够完美适配纯净美妆诉求的二大保障。近年来,在“成分党”、“功效党”等火爆概念外,还有一个“无水美妆”新概念,目前主要在护肤与护发两大类有应用。而桦树汁就是纯净美妆 “去水化”的急先锋。嘉桦与三家头部化妆品品牌共同研发以白桦树汁为主要原料的无水配方,开发以修复人体细胞、抗衰为主要功效的化妆品,新品将陆续问市。

 

 

不同功效洗发水的絮胶

特征研究与探讨

夏树敏 先生

研发总监

澳宝化妆品(惠州)有限公司

 

 

 

天然安全与纯净美妆

会场

多组学及生物信息学

在喜马拉雅特色原料开发中的应用

姜山山 博士

项目高级经理

伽蓝集团研发中心

 

 

Gulbrandsen 窄分布线性合成蜡 

解锁隐秘技能 无惧重重挑战

孙景佳 女士

布伦泰格(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合成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行业的原料,它具有低分子量、全饱和、分子量窄分布等特性,可以提供优异的涂抹性、稳定性、脱模性等性能。

 

孙景佳介绍了Gulbrandsen窄分布线性合成蜡INSPIRE系列的独特性能。她指出,这种低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的合成蜡,具有全饱和和分子量窄分布的特点,使其在化妆品配方中展现出高效稳定性。INSPIRE合成蜡的高温不黄变性、对皮肤无刺激性以及良好的流动性和涂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蜡原料。此外,孙女士还强调了其窄分布分子量带来的加工优势,如降低加工耗能、低剪切下的低粘度和快速细腻结晶能力。

 

 

FiberDesign™ Citrus 

与生物发酵科技

张彦 先生

亚太区技术经理

嘉吉美丽护理

 

张彦介绍了嘉吉美丽护理的FiberDesign™ Citrus,这是一款结合柠檬和青柠果皮纤维与生物发酵技术的创新再利用质地修饰剂。张先生强调,这一产品不仅实现了几乎零浪费的环保目标,还提供了卓越的肤感和高性能的质地特性。其关键性能包括胶凝剂的快速破碎效果,并提供持久的凉感和清爽感。FiberDesign™ Citru

s的推出不仅响应了消费者对环保和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也为化妆品行业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青藏高原植物

在化妆品功效原料中的应用

王洪伦 博士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王洪伦从青藏高原植物在化妆品端的应用科学的角度分享,从青藏高原环境特点入手,介绍了青藏高原高海拔、强紫外线、低氧浓度等因素对植物特异性的塑造。他强调了从生物适应源的角度来看,高原植物在化妆品原料中的应用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中科院长期对高原植物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中科院西北高原所联合浙江中科中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四款产品:OPC沙棘原花青素、秦艽抗敏原液、虫草菌丝粉提取液、藏红花褪红因子。这些产品充分利用了青藏高原特色植物的功效原料,具有独特的抗氧化、抗敏抗炎、抗衰感等功效,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王洪伦表示,希望通过与中科中植的合作,能够为市场带来更多扎实基础研究为基础的青藏高原特色植物功效原料,推动化妆品行业的创新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健康的产品。青藏高原植物的应用不仅为化妆品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也为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期待着更多基于科学研究的创新产品,让青藏高原的宝贵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多菌种定向生物转化技术

在护肤领域的应用

杨继国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杨继国的演讲深入探讨了多菌种定向生物转化技术在护肤领域的应用。他首先阐释了植物有效成分的合成过程,指出这些成分主要源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在植物的不同器官中合成并积累。然而,由于植物细胞壁结构的紧密性,传统的提取方法难以有效释放这些活性成分。接着介绍了定向生物转化技术,此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酶类,破坏植物细胞壁,从而释放出更多活性成分。这不仅使得分子量变小,而且还产生了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带来的合成/代谢产物,大幅提升了护肤产品的功效与肤感体验。

 

杨继国还特别强调了定向生物转化技术的减毒增效机制。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植物细胞壁及细胞间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被降解,不仅增加了细胞间隙,减小了传质阻力,还促进了有效成分提取率的提高。此外,这一技术还能降解和转化毒性物质,如生物碱、内酯物质等,使功效成分小分子化,更易于人体吸收。

 

 

生物基海水降解“极光纤胶”的应用

周孟博 博士

总经理

宁波糖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塑料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环境挑战,而化妆品中的塑料成分也是造成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宁周孟博介绍了一种生物基海水降解“极光纤胶”的应用,它可以作为一种可再生、持续的绿色优质材料,替代传统的化学合成的塑料成分,为护肤品提供更安全、更环保的选择。

 

他进一步介绍了“极光纤胶”的来源和特点,它是一种来源于木质纤维素的生物基多糖材料,与富勒烯一起被列为20大最具潜力的新材料之一。他还展示了他们的独特的解纤工艺技术,通过30%的质量是亲水基团羟基,使得纤维素的分子量降低,从而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和分散性,使其能够在海水中完全降解,不会形成微塑料。他还展示了他们的专利产品应用,如防晒剂,它可以利用“极光纤胶”的抗氧化性,中和由紫外线辐射引起的活性氧,从而保护皮肤免受伤害。

 

 

陇南油橄榄

适合于油敏肌的护肤原料

开发与综合应用

王静一 博士

资深研发研究员

上美集团

 

油橄榄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多种功效的植物,它的叶子和果实都可以用于医疗和美容,其在舒缓、抗氧化和皮肤屏障修护方面的卓越效果引起业界关注。王静一的研究团队通过高效的提取工艺,不仅提高了提取效率,还确保了活性成分的高效富集和产物稳定性。他们的工作涵盖了从原料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到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的全面质量控制。这种对细节的严格把控,使得油橄榜叶提取物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其在人体功效评价中显示出的舒缓、控油和皮肤屏障修护效果,为油敏肌肤提供了天然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于个人护理用品的

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兴起

Kilala Tilaar 博士

CEO

印尼Martha Tilaar Group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天然和可持续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个人护理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Kilala Tilaar 在分享中提到,活性成分成为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力量。疫情期间原材料供应的断裂,促使行业和消费者更加关注本地的天然资源,引领了「纯净美妆」运动的兴起。

 

这场运动的核心是纯净成分、纯净肌肤和纯净环境三大重点,强调纯净、天然和可追溯的产品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能够长期呵护肌肤。印尼丰富的天然和海洋资源为这一趋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纯素主义」的兴起,即配方不含任何动物成分的纯素化妆品,也反映了市场对更道德、更可持续选择的渴望。

 

 

基于微生物转化技术的

植物活性成分设计与开发

倪鑫炯 博士

产品总监

江苏瑞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植物发酵技术正在化妆品行业掀起新潮,以微生物转化为核心,显著提升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和功效。倪鑫炯分享了瑞霆生物基于微生物转化技术的植物活性成分设计与开发的经验和成果。他介绍了植物发酵的市场机会、现状和优势,以及瑞霆生物的原料开发技术平台,重点展示了他们的积雪草酵焠产品。积雪草酵焠是通过益生菌转化积雪草的重要活性成分——羟基积雪草苷,使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了其透皮性能、抗炎功效、修复功效和抗衰功效。倪鑫炯通过实验数据和案例,详细说明了积雪草酵焠的制备过程和应用效果,展示了微生物转化技术在植物活性成分开发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一款对标化学药“地塞米松”的

天然植物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Suni Jinsenoside GLF

王东明 博士

研发总监

三蚁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突破植提应用困境

传统技术存在的优劣势

与技术创新之道

吴培诚 教授

首席科学家

广州市络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市场上的化妆品原料中,植物成分的使用比例在过去五年中均超过了80%。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中,植物相关原料超过3000种,占总量的1/3以上。这些数据展示了植提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对植物原料的高度关注。

 

吴培诚的演讲内容主要集中在纯净美妆的潮流和植物提取物的应用前景。他详细介绍了纯净美妆的定义,包括原料的纯净性、天然成分的高比例、配方的透明度和产品的有效性等。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植提产品在市场上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天然、安全、环保的植物提取物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兴趣。此外,吴培诚还探讨了传统植提技术的优缺点,如天然来源和功效多样性等优势,以及安全性控制难度、成分吸收问题等挑战。他强调了透明化供应链、生态种植、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络捷低温微射流专利提取技术及一系列新型提取技术。

 

 

绿茶来源的化妆品功效成分开发与应用

于敏 女士

首席研究员

爱茉莉太平洋上海研究所

 

爱茉莉太平洋带来了他们的创新研究成果,于敏介绍了一种特殊的绿茶品种,这种绿茶的氨基酸总量比普通品种高出约1.4倍,茶氨酸含量更是高达1.67倍。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它为化妆品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原料来源。这种特殊绿茶的提取物,经过独特的“生榨提取双重工艺”,使得氨基酸含量大幅提升,达到原先的3.5倍此外,于敏还介绍了一种独特的绿茶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Psulloc331261。

 

这种乳酸菌不仅在化妆品功效上展现了独特优势,还代表了爱茉莉太平洋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探索。最后,她提到了一种新开发的绿茶神经酰胺原料,这种原料通过特殊的Self-conversion工艺,能够生产出高纯度的神经酰胺,对肌肤的水分屏障功能具有显著效果。

 

 

修护舒缓会场

新原料——自组装短肽

在化妆品行业的首次亮相

张嘉恒 教授

杉海创新创始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组装短肽是一种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它们可以通过超分子化学的原理,在水溶液中自发地形成有序的纳米结构,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功能性。自组装短肽在再生医学和药物递送等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张嘉恒在其分享中,强调了超分子技术在化妆品行业应用的巨大潜力。

 

通过杉海创新的超分子“1+N”技术平台,不仅拓宽了化妆品行业的边界,还为多个产业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张嘉恒的这一分享,不仅显示了自组装短肽技术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前景,也体现了超分子化学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独特价值。

 

 

源自合成生物智造

100%天然来源高纯度(-)-α-红没药醇

舒瑞宁®红没药醇

江雨薇 博士

市场总监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红没药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医药领域的抗炎舒缓成分,具有抑制5-脂氧合酶和多种炎症因子的作用。

 

江雨薇详细介绍了伊犁川宁生物开发的舒瑞宁®红没药醇的合成生物学技术,这一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化学合成和天然提取方法,实现了100%天然来源的(-)-α-红没药醇的高纯度制备。江雨薇强调了该产品的独特性:98%的高纯度,100%生物基碳的绿色生物科技,以及其单一有效构型的优势。通过川宁研发平台的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的菌种构建,伊犁川宁能够有效地生产出没有化学合成副产物的红没药醇,显著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氨基酸护肤:源头修复,本质呵护

柳晨 博士

集团副总裁

盛德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氨基酸是生命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皮肤和头皮的重要护理成分。氨基酸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受损皮肤修复,维持酸碱平衡和水分保留,防止光致损伤和炎症&氧化,以及维持皮肤表面的微生态。氨基酸的来源、纯度、稳定性和活性等都是影响其护肤效果的关键因素。柳晨详细阐述了氨基酸在护肤领域的重要作用。

 

他强调氨基酸作为生命的基本构建单元,在护肤中的多重作用,如伤口愈合、保湿、抗衰老、以及保护皮肤免受光损伤和炎症。盛德百泰的氨基酸技术平台,通过先进的代谢工程和酶工程技术,成功研发了胶源因——一种能深入刺激和稳定胶原蛋白的活性成分,有效淡化深度皱纹,为护肤品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创新。

 

 

化妆品在皮肤屏障修护

及炎症管理中的应用

叶理 博士

化妆品检测中心负责人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化妆品不仅是美容产品,而是在皮肤健康和疾病预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和抗炎方面,化妆品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叶理分享了关于化妆品在皮肤屏障修护和炎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他强调了表皮的通透屏障功能对于维持皮肤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防止炎症和疾病如特应性皮炎的发生上。叶博士提到,丝聚蛋白(FLG)基因突变会导致表皮通透性增高和急性皮炎症反应的加剧。化妆品的功效性成分,如抗炎成分,可以通过增强表皮的通透屏障功能来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皮肤干燥、灼热、瘙痒等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的使用。此外,叶理提到了功效性护肤品(cosmetheuticals)的概念定义,强调这类产品在实验室或人体试验中显示出其安全性和功效性。这类产品不仅仅是化妆品,更是兼具一些药物性能的新型产品。他认为,功效性化妆品在皮肤屏障修护和炎症管理上的应用,为皮肤科学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美容肽研发及产业化

张建松 先生

研发总监

深圳市健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美容肽是一种由2个或2个以上的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一般由2-10个氨基酸组成。美容肽具有高活性、高安全性、易于吸收、作用温和确切等特点,是高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2018年多肽化妆品市场规模达41亿元,连续多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

 

张建松深入介绍了美容肽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他指出,美容肽由两个或更多的氨基酸组成,因其活性高、安全性强、易吸收且作用温和,已成为高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他强调了健元医药科技在美容肽研发上的三大方向:创新型美容肽原料开发,复配美容肽原料开发及已有产品的技术改进。其中,创新工艺的应用、结构创新和安全性评价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是谁突破质地,成就卓越肤感?

亚什兰特色聚合物应用方案

瞿欣 博士

研发总监

亚什兰全球个护创新(上海)研发中心

 

亚什兰特色聚合物是个人护理品行业多年经典。因其卓越性能,在流变改良、肤感调节、防水持妆等多方面提供优异的解决方案,是配方师们的首选答案。

 

如何突破质地,成就卓越肤感?瞿欣介绍,亚什兰Lubrajel*水合凝胶系列以其卓越的保湿性能,可以显著提升皮肤水含量,降低经表皮水分流失,改善皮肤屏障,同时给配方带来类似硅油的滋润感,或独特的夹心软垫感,减少聚合物带来的粘腻感及搓泥现象。随后,瞿欣在会议上分享了亚什兰 Antaron™ 系列聚合物作为抗水成膜剂在防晒与彩妆产品中的成功应用,以及《粉底产品持妆性能的人体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内容。Antaron™ 系列聚合物体现抗水性的同时赋予配方在皮肤上长效的留存和抗摩擦的功效,这些性能使得在不同类型防晒或彩妆产品中均能体现出特别的优势。

 

 

新法规下的儿童护理产品研发思路

佘振南 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

 

在当前的儿童护理产品领域,张浩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在新法规的引导下,他们围绕着安全性和功效的双重核心,重新审视了儿童化妆品的研发流程。张先生强调,在儿童护理产品的开发中,最重要的是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这一点在产品的每一个开发阶段都必须严格遵守。

 

他提出的研发流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在安全性和功效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产品开发阶段,团队紧扣功效宣称规划,确保每一款产品都能满足儿童护理的基本需求。随后,在机理构建、原料选择与配方研发阶段,团队特别注重区分“禁用”与“应当”使用的成分,保证产品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后,在安评与功效验证阶段,他们采用严谨合规的方法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功效。

 

 

泥浆清洁技术创新与应用

任环宇 先生

面膜研发总监

水羊集团股份

 

 

含有溶血磷脂酸的

生理活性磷脂质原料

「PrimeLipid ALPA」

遠藤顕広 先生

资深工程师

日本精化株式会社

 

日本精化带来了一种创新的化妆品成分——PrimeLipid ALPA。这种基于溶血磷脂酸调配的生理活性磷脂材料,在保持其生理活性的同时,有效缓解了感官刺激和眼睛刺激,打破了传统化妆品原料的局限。遠藤顕広介绍,PrimeLipid ALPA通过强化紧密连接和角质包膜成熟,显著改善了皮肤屏障功能。此外,其对于促进肌动蛋白纤维聚合的作用,还可以改善毛孔粗大问题和促进皮肤紧致,为化妆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遠藤顕広不仅展示了PrimeLipid ALPA的技术细节,还深入讨论了其在化妆品中的多重用途,包括界面活性剂、脂质体、保湿剂、触感改良剂和稳定剂。通过对溶血磷脂酸的刺激性进行创新性调整,该产品在维持其生理活性的同时,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此外,PrimeLipid ALPA还通过抑制TRPV1的激活来降低感官刺激,从而显著减少了眼睛的不适感。

 

 

仙丽曼®多菌株拟态共代谢技术平台

杨勇 先生

创新研发部经理

仙婷创新实验室

 

杨勇分享了仙婷创新实验室的仙丽曼®多菌株拟态共代谢技术平台,该技术以法国香槟的共培养发酵技术为灵感,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相结合,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平台,旨在通过自然拟态发酵唤醒植物力量,焕发肌肤自然活力。这一技术不仅扩大了茶的威力,更是在整体护理方面开辟了新天地,涵盖了皮肤、头皮、口腔护理等多个方面。

 

仙丽曼的技术重点在于其超共生代谢物组,以及对这些物组成分的深入分析。与传统的微生态治疗方法相比,仙丽曼®多菌株拟态共代谢技术平台更注重于菌群代谢物的应用。这些代谢物不仅作用于宿主菌,同时也直接影响宿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护理视角。

 

 

以油养肤的王牌为什么是它?

朱洪 先生

首席主任

广州依沙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朱洪详细阐述了JD霍霍巴油在肌肤护理领域的创新技术与显著优势。JD霍霍巴油是一种全程机械化种植和生产的有机绿色认证的非油性液体蜡,它的成分接近人体肌肤自然分泌的油脂,具有优良的氧化和稳定性,可以增加其他基底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也具有天然、肤感和功效的三大优势。

 

朱洪介绍,JD霍霍巴油的天然优势在于它不含任何添加剂、防腐剂、香料或色素,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油,可以安全地用于敏感肌肤。它的肤感优势在于它不黏腻、容易吸收、非常温和、不长粉刺,是一种高保湿的非油性液体蜡,可以给肌肤带来柔软、轻盈和滋润的感觉。它的功效优势在于它具有抗炎、抗氧化、促进胶原合成、帮助新皮肤生成等多种功效,可以改善肌肤的弹性、光泽和细致度。朱洪还介绍了JD霍霍巴油的另一个王牌理由,那就是它可以协同做出多种强功效产品,例如敏感肌产品、护发产品、唇部产品和芳香疗法产品等,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

 

 

如何满足身体皮肤屏障

差异化护理需求?

张晔翔 博士

研发总监/CTO

山东花物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半亩花田

 

半亩花田基于身体皮肤与面部的差异性、以及植物油脂对皮肤屏障修护作用的深入研究,结合用户需求,自主研发了Rivetor®屏障修护技术。张晔翔介绍,该技术以牡丹籽油为核心,搭配燕麦仁油、稻糠油,三重天然植物精华油形成科学配伍,协同维稳增效。

 

在演讲中,除了展示Rivetor®技术对于皮肤屏障修护的功效性,张晔翔也介绍了特有牡丹品种的开发及籽油的高品质标准等。据了解,目前Riveto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身体乳、手霜、身体素颜霜等产品中,维护皮肤屏障稳定,同源修护,以油养肤。

 

 

防晒美白会场

资生堂独家配方技术

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韩扬 先生 

学术高级专家

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稳定高效防晒剂

Sunobel® PA的应用介绍

汤丹丹 女士

配方科学家

南京科思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消费者对防晒产品需求的多样化,科思化学退出了一款创新防晒剂 Sunobel® PA(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油溶性防晒剂,可以有效吸收UVA波段的紫外线,防止肌肤老化和晒伤。汤丹丹通过实验数据展示了Sunobel® PA的高效稳定性,与其他常用的UVA防晒剂相比,Sunobel® PA的消光系数最高,而且在光照后没有明显的降解,保持了防晒效果的持久性。

 

汤丹丹还分享了几款使用Sunobel® PA的防晒配方,包括水活清透防晒凝露、儿童防晒霜、臻薄水动力防晒乳和海洋友好防晒乳等,这些配方不仅具有高效的防晒效果,还能满足消费者对肤感、保湿、抗氧化等多效的需求,同时也符合环保的理念,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稻糠由来美白&抗衰原料介绍

小泽英树 先生

营业代表

筑野食品工业株式会社

 

Ri:bra®是一种利用稻糠的高度利用技术开发的原料,不仅符合SDGs的理念,也具有优异的美白和抗衰效果。小泽英树介绍了筑野食品的抗衰原料 Ri:bra®阿魏酸。

 

Ri:bra®阿魏酸是一种天然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有效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防止肌肤色斑和黯沉。Ri:bra®阿魏酸还可以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肌肤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延缓肌肤老化。小泽英树还展示了Ri:bra®阿魏酸的实验数据和应用案例,证明了其安全性功效性。

 

 

科学美白产品的开发与功效评价

林梦雅 博士

产品研发总监 

广州环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肌肤未来)

 

 

蚕丝蛋白多效协同美白作用研究

张向阳 先生

技术总监,广州骐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蚕丝蛋白是一种由蚕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组成的天然生物防晒剂,可以有效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防止色斑和黯沉。张向阳通过详细的机理分析,阐述了色素形成的多种因素,包括紫外线、炎症反应、皮肤屏障受损、血管因素等,以及从皮肤解剖学层面影响肤色的几种因素,如角质层水分含量、真皮层胶原蛋白的含量、皮肤微循环代谢等。张向阳还分享了多效协同美白配方的设计思路,将蚕丝蛋白与其他美白成分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美白体系,不仅能够抑制色素的合成和沉着,还能够增强肌肤的透明感、清澄感和红润感,达到美白的最佳效果。

 

 

用生物技术呵护生命

ViableCare全系美白解决方案

张炜 先生

产品总监

杭州唯铂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添加美白成分来改善肤色已成为化妆品行业关注的重点,不同的美白机理则对应着不同的美白成分。张先生指出,肤色的暗沉主要与黑色素的含量和分布密切相关。通过抑制关键的黑色素生成酶,如酪氨酸酶,和运用强还原剂/抗氧化剂,可以有效转化黑色素为无色前体,从而改善肤色。他还强调了加速表皮剥落和抑制黑色素小体转运黑色素的重要性。通过影响cAMP、Wnt和ERK信号通路来调控黑色素合成中的关键因子,如MITF,也可以实现美白。

 

 

Borealine® Aurora

直击肤色三大维度(黑-黄-红)

肌肤如北极光般亮白

康婷 女士

大中华区市场经理

Lucas Meyer Cosmetics 

 

 

天然植萃光甘草定

温柔而强大的美白成分

李安章 博士

首席科学家、研发负责人

广州梵之容化妆品有限公司(谷雨)

 

 

 

产品经理开发论坛

技术驱动产品创新发展

贺晓静 女士

日化研发总监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

 

 

情绪护肤前沿科学进展

与实践案例分析

陈迪 先生

首席科学官

浙江雅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低能量光疗法应用与创新

姜博洋 博士

首席科学家

FLOSSOM花至

 

关于皮肤屏障及医美术后

皮肤屏障修复的思考

赖维 教授

皮肤科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法规检测会场

化妆品基于标准化的思考

肖树雄 先生

主任药师

 

 

从宏观到微观

化妆品中常用防腐剂作用机理解析

唐振宇 博士

首席技术官

汉宁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防腐技术已成为在当今化妆品行业品质与安全的重要保障。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是一种可以抑制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生长的物质。从宏观上,不同防腐剂的抑菌效果或所需剂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防腐剂的最小抑菌浓度需要10000ppm以上,而有些仅需要几十个ppm。

 

唐振宇在此次分享中,深入探讨了化妆品中常用防腐剂的作用机理,从微观角度揭示了细菌、真菌与病毒间的根本差异,以及不同防腐剂类别——如苯氧乙醇、尼泊金酯等——在抑制微生物生长方面的独特作用。唐振宇进一步阐释了研究防腐剂作用机理的重要性,如通过协同增效和组合方式提高抗菌效果,以及防腐剂的化学和生物稳定性,这些都是推动化妆品行业向更安全、更有效的方向发展的关键。唐振宇提到,汉宁不仅拥有全面的日化防腐和中和方案,还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更高效的产品。

 

 

2023化妆品合规大数据

与智慧化合规解决方案

方维亚 女士

商务总监

恩特科技

 

2023年,化妆品行业在合规方面迎来不少新风。数据显示,国产化妆品备案量快速增长,尤其在广东地区领先,显示出行业的整体回暖和市场活力。进口化妆品备案也呈增长趋势,其中法国新品量超过韩国,显现市场多元化。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和进口化妆品在生产模式上的差异:国产化妆品主要由备案人自行生产,而进口化妆品则更侧重于OEM/ODM模式。

 

在合规方面,方维亚指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更多合规风险和挑战。合规不再是单一环节的任务,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尤其在标签和成分合规方面,企业需注重细节,避免违规情况。恩特科技推出的美程思EntercoMatrix系统,正是在这方面的创新尝试,旨在通过智能化解决方案提高合规效率和准确性,为化妆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基于专家评估、小组评价和

图像分析的中国人群皮肤透明度

综合模型

刘建伟 女士

科创中心经理

安利(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盛评“消费者洞察实验室”

行为与情绪研究

吴梦洁 女士

高级工程师

上海盛评检测

 

你有没有发现,心情不好的时候,皮肤也会变得暗沉、粗糙、敏感?这并不是心理作用,而是情绪对皮肤的真实影响。吴梦洁为我们揭秘了情绪护肤的奥秘,以及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和改善皮肤的情绪状态。她首先介绍了情绪分子的概念,即一些与情绪相关的神经递质,如皮质醇、多巴胺、阝-内啡肽和催产素等。这些情绪分子可以影响皮肤的免疫功能、伤口愈合、皮肤屏障和抗感染能力等,从而导致皮肤的情绪问题,如干燥、敏感、老化等。因此,情绪护肤的目的就是要平衡这些情绪分子,让皮肤恢复健康和美丽。

 

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和改善皮肤的情绪状态呢?吴梦洁介绍了主观评价、生理测量和行为反应三个方面,全方位地评估消费者的情绪状态。其中,主观评价主要采用Plutchik情绪轮盘、情绪VA模型和VAD模型、POMS量表和PANAS量表等工具,来让消费者自我报告他们的情绪感受。生理测量主要利用皮电信号、体声信号、光电信号和脑电波等生理信号,来客观地反映消费者的情绪变化。行为反应主要通过面部表情识别、眼动追踪、语音分析等技术,来观察消费者的情绪表达。

 

 

进口化妆品备案及美白防晒特证

申报关键点探讨

罗庆环 先生

外聘合规专家

广东省药品监管科学学会

 

 

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

生产过程管理

徐泽兵 先生

副秘书长

广东省化妆品质量管理协会

 

 

化妆品新原料合规管理

罗少璇 女士

技术法规部总监

广东省保化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原料的创新和应用,但新原料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也是化妆品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罗少璇就化妆品新原料合规管理的新规与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享。她指出,新规对化妆品新原料的定义、分类、申报条件、申报流程、申报资料、审评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她强调了新规对风险程度较高的新原料和化妆品(特殊化妆品)的注册管理,以及对风险程度较低的新原料和化妆品的备案管理的区别和依据。她还介绍了化妆品注册备案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及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相关公告和规定。

 

最后,罗少璇也给出了化妆品新原料合规管理的建议,如选择低风险新原料、选择有使用历史的新原料、选择应用范围广的新原料、选择安全性好的新原料、选择成分相对明确的新原料等。她认为,化妆品新原料的合规管理是化妆品行业的重要环节,也是化妆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积极适应新规的要求,加强新原料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新原料的安全性和效果,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化妆品产品。

 

 

化妆品毒性测试与安全评估进展

杨杏芬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

 

美妆营销&品牌增长论坛

2023年“抗衰老”消费趋势洞察

林恺澌 女士

创始人

上海语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用户说了)

 

 

新消费品牌战略管理

潘良 先生

OBI.CHINA

 

 

品牌“文艺复兴”

玩转IP联名,让艺术成为你的自述

刘靓 女士

品牌营销总监

ARTiSTORY艺述事

 

刘靓的分享展示了品牌营销的新趋势:通过跨界联名,将艺术融入品牌,创造独特的市场卖点。她指出,这种策略不仅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话题度,还成功吸引了新的消费者群体,从而大幅提升销量。刘靓进一步解释了跨界联名营销的多种形式,包括特别设计的产品、营销活动、甚至是线下空间的布置。从授权角度出发,她强调了品牌与IP之间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指出IP不仅是品牌打造的方式和工具,而且随着时间的积淀,品牌本身也可以向IP转化。她举例说明了多个成功的跨界案例,如传音Tecno与波士顿美术馆、躺岛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合作,以及维他柠檬茶与SMILEY WORLD的联名等,这些合作案例不仅展现了品牌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也体现了创新营销在当代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案例,展现了如何挑选合适的合作IP的策略,强调了知名度、商业价值、内容质量、消费者情感共鸣以及创意结合点的重要性。刘靓特别指出,选择一个靠谱的授权服务商,能在确权、用权、维权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支持,这对于跨界营销的成功至关重要。

 

 

海洋至尊

以男士绿色护肤抢占个护市场

李北阳 先生

品牌总监

海洋至尊

 

 

 

产学研成果转化论坛

基于皮脂细胞自噬的控油机制研究

王靖 博士

教授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

 

 

纤连蛋白产学研的国际化发展

及化妆品应用

王斌 先生

董事长

上海纤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纤连蛋白(FN) 应用于美容护肤领域可以修复各类肌肤问题,它具有独特的RGD序列,能够渗透肌肤基底层,再生修复肌肤重生所需的细胞及营养物质,从而全面改善肌肤,提高肌肤自愈能力。王斌表示,化妆品原料目录中明确表明,纤连蛋白对细胞表面,尤其是成纤维细胞表面具高度的亲和性,它也与胶原纤维结合在一起形成网,把成纤维细胞围在胶原蛋白的网中。因此可用作治疗皮肤严重失调的药物和化妆品的调理剂,同时具有促进皮肤再生、愈合伤口、滋润皮肤、刺激生发等功能。王斌也为我们解析了纤连蛋白的五大护肤功效:舒缓、修复、减皱、抗衰、保湿,并分享了纤连蛋白生物活性化妆品的案例。

 

 

木质素天然防晒护肤研究进展

钱勇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高包裹率的纳米脂质体

龚盛昭 教授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技术学院

 

决定功效化妆品起效的因素在于功效物本身的活性以及功效成分能否到达作用部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技术学院龚盛昭教授在其演讲中表示,为了达到功效,很多品牌不惜成本,增大功效成分原料用量,然而,仍有很多产品起效甚微,在增加了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又提高了功效物带来的刺激隐患。研究表明,功效成分的使用效果与其添加浓度并不形成正比,过量添加并不能促进透皮吸收。随着监管标准的收紧,过量添加将被严格限制。企业对成分的使用应更加谨慎和进行安全评估。

 

那么,低添加量下,如何提高功效成分的利用率?龚盛昭指出了三条路径:赋活锁鲜,保持成分的功效活性;经皮渗透,提高成分的经皮渗透吸收;深层停留,使功效成分缓慢释放。纳米包裹脂质体是目前药物输送系统中研究极为广泛的纳米药物载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采用脂质体包裹可解决活性物的难溶问题,也可以帮助提高活性物在皮肤的透皮吸收。纳米包裹脂质体作为功效活性物的安全保护舱,具有六大优点:提高稳定性、改善分散性、控制渗透性、增加缓释性、提供针对性、降低副作用,可以解决化妆品功效活性物的6大使用痛点。龚盛昭还分享了微囊包裹的市场应用案例。最后他针对屏障修复市场的需求提出了纳米包裹脂质体的应用方案,包括敏感肌修复、美白抗衰、抗皱、舒缓。

 

 

合成生物会场

藻类生物制品在个人护理品领域

研发应用新进展

向文洲 博士

研究员,博导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合成生物学与皮肤健康

李华珍 博士

联合创始人兼研发副总

百葵锐(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合成生物学是将天然非化石基的碳氮源在生物反应器中发生反应得到强功效的绿色生物基产品,可以创新物种,实现工艺升级替代,得到绿色安全的高附加值产品。李华珍在其演讲中表示,合成生物学在皮肤健康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加快产品创新,加速产品迭代,从功能、成本、效率等方面增强产品竞争力,并促进绿色、安全的“双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她进一步介绍了百葵锐自组装类噬菌体蛋白,其具有强特异靶向性,具有多种杀菌机理,并且非病毒、更安全,也不易产生耐药。例如针对金葡菌及痤疮丙酸杆菌的皮肤杀菌超蛋白A在万分之五浓度条件下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效率可达99%以上,还有对马拉色菌杀菌效果显著的生物杀菌超蛋白B和针对口腔问题的口腔杀菌健康产品等。

 

李华珍还介绍了他们通过生物合成+AI辅助超分子肽设计的功能多肽产品,通过超分子结构之间强大的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强“牵引”效应,促进活性分子高效透皮。百葵锐超级抗衰六胜肽,功效成分高效定向组装,靶向结合皮肤上的基因位点,并通过人工智能AI算法为皮肤设计定向转运跨膜通道,透皮递送抗衰活效成分,比普通六胜肽渗透率提升8倍。MS蛋白是百葵锐自主设计研发的一款新型保湿润滑功能蛋白,微生物发酵提取,安全温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致密的“糖衣”赋予其高效保湿性能,水合度高,水溶性好。独特的蛋白结构具备两亲性能(亲疏水),对广泛的表面有亲附作用,肌肤贴合度高,粘附力强,表面可形成保护水膜。亲附界面处形成空间结构赋予水膜表面丝滑性能,肤感好。该产品可用于水、精华、面膜、膏霜、乳液等化妆品,还可用于防晒粉底等底妆、彩妆等个护领域,提升保湿,改善粉体产品涂抹不均一、干燥油腻、肤色不自然等问题。

 

 

“合成生物学+美妆个护”

从活性原料源头创新到商业化应用落地

周伟正 先生

联合创始人兼CTO

合肥和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合成生物助力个护美妆原料创新未来

刘勇军 博士

高级科学家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化生命助力再生医学与精准抗衰

庞志强 博士

联合创始人

国科再生医学、美神生物

 

人的生命可以数字化吗?庞志强在演讲开头引用了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心血管主任ERIC在《颠覆医疗》中的一句话:“人类总有一天会连续记录自己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建立个性化健康模型,找到自己的健康趋势;实现全生命周期精准健康管理。”如果可以实现数字化生命的智能化分析,就可以打开下游的无限可能。

 

根据《2022-2023年全球与中国抗衰老行业发展及消费者需求研究报告》数据,全球抗衰老市场2021年增长至2160亿美元中国的抗衰市场也增速迅猛,未来拥有超1000亿的发展空间。抗衰作为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从基础抗衰到成分抗衰再到协同抗衰,到了如今,是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抗衰需求与个体化无依据无验证千篇一律的抗衰方案之间的矛盾。因此,庞志强博士指出,从以大众表观数据为研究基础和依据的协同抗衰时代,即将迈入以个体的精准、连续、个性化的身体指标为基础和依据,反映个人生活方式的数字化生命精准抗衰时代。

 

庞志强表示,他们通过顶尖人工智能算法,采集睡眠状态下人体心律、呼吸率等生命体征,大数据解析神经、内分泌各项指标,找到生命质量差的根本原因。溯华悦己数智胶原美容枕采用数字化生命监测技术,针对人体7大指标让生命全程数字化:内分泌指数、焦虑指数、水润指数、抗压指数、肥胖指数、感染指数、免疫指数。他们致力于打造“1+N+365”的数据驱动的精准抗衰平台,其特点是精准、连续、无创,针对女性用户痛点,获得数字化生命365天监测报告,通过生活方式指导建立用户信任,洞察用户真实需求,提供个性化生活方式整合解决方案。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个人护理
个人护理、美容、化妆品、香水、包装等行业专业人士必读。美国《happi》与《Beauty Packaging》杂志在中国唯一合作伙伴。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