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全球运动控制市场分析
根据全球市场情报公司 Interact Analysis 的新数据显示,2022年,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仍然是较大的运动控制市场,占全球收入的37%。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占全球市场的33%,其次是日本和美洲,分别占市场的16%和14%。2023年,全球运动控制市场价值将达到189亿美元。
运动控制市场驱动因素
由于工业物联网(IIoT)的日益普及和智能工厂数量的不断增加,正在进一步扩大运动控制市场的增长。智能工厂正在成为运动控制产品的重要采用者。工业物联网进一步加深了工业对互联机器的需求和融合。仅靠互联机器不足以完成真正的数字化转型,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由人和机器组成的无缝生态系统,执行优化的端到端流程。
全球各国政府纷纷颁布各种政策,支持自动化以提高能源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此外,仓库自动化的增长与数字孪生、边缘计算、预测型制造等技术的发展,也为先进的运动控制设备提供了很大的增长空间。在先进的汽车制造中,机器人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像亚马逊公司正在大幅增加机器人,如协作机器人和AGV,已成为制造业必不可少的设备。
推动运动控制市场行业增长的另一个趋势是工业对自动化需求的不断增长。
其中,包装行业中的运动控制旨在提高自动化的灵活性,因此非常耗时,高度手动的操作(如,重新编程)经常限制其潜力,需要在传统的包装自动化系统中编写一段新的代码,以便机器适应改变的工艺或包装尺寸,以此来缩短人工工作流程至关重要,因为根据超过一半的受访组织的说法,机器人系统比信息技术 (IT) 系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运行。低代码编程可用于较新的运动控制系统,它们可以在同一个控制器上执行各种代码,重用以前编写的代码。人机界面 (HMI)是包装运动控制的又一重要发展。因为,HMI允许人员在机器上对运动管理程序进行编码,进行直接交互和通信。
对运动控制市场的深入分析表明,运动控制系统的高成本和技术复杂性是关键因素,这可能会阻碍市场的增长。系统的高成本限制了它们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应用。系统的复杂设计可能使它们难以运行和维护,从而增加了培训和劳动力成本。由于控制器接口和协议缺乏标准化,运动控制系统的集成以及与其他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兼容性也可能受到限制这也可能抑制运动控制市场的收入增长。
运动控制应用的见解
根据应用情况,全球运动控制市场分为金属切割、金属成型、材料处理、机器人、包装和标签等。由于运动控制系统在工业环境中的采用率不断提高,机器人行业在2022年占最大的收入份额。仓库运营商已经大量采用机器人来处理商品和推车的流动。
除了大量在物流和仓储行业外,机器人还用于外科手术等精细的医疗行业中。机器人技术推动了对更准确和有效系统的需求,从而创造了新的创新和增强的性能。机器人和运动控制器越来越多地合并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以改善机器人运动的控制和同步。
运动控制垂直市场洞察
根据垂直市场来划分,全球运动控制市场分为汽车、航空航天和国防、食品和饮料、半导体和电子、印刷和造纸、医疗保健、金属和机械制造等。其中,汽车行业在2022年占最大的收入份额。运动控制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推动因素。它是一个即插即用的系统,由集成到电子控制单元(ECU)中的软件组成,允许车辆横向和横向移动。除了转向制动器、阻尼器和控制单元等机械和机电一体化部件外,软件在这些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运动市场分析
目前中国中高端运动控制市场仍以海外品牌为主,但国内企业在各自领域已实现一定突破。
特别是号称自动化领域上位产品的运动控制器产品,在半导体、光伏、锂电厂商向前后段工序扩张产线的背景下,其产品类型之一的中小型PLC的需求量已经大幅提升,并且本土品牌汇川和信捷也已经能够在中小型PLC领域与外资同台较量。
未来,国产运动控制器可以从工业机器人领域切入,机器人本体厂商与第三方控制器厂商共同发力,一起构建国产(PC-based)一体化运控平台,进而让中国整个自动化市场能够真正的实现大的改变。
中国运动控制器大突破超7成市场份额
根据固高科技招股说明书数据,目前高性能运动控制及伺服系统市场参与者主要为海外厂商如欧姆龙、倍福、ACS、Aerotech等。
但国内企业分别在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等领域也实现了一定突破,根据雷赛智能招股说明书数据,通用运动控制器中的PC-Based控制卡市场,固高科技、雷赛智能、成都乐创、众为兴为代表的国内品牌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广州数控还完全掌握了机器人控制器知识产权,自主研发了GSK-RC机器人控制器;华中数控自主研发了CCR系列机器人控制器;迈睿机器人年初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移动机器人智能控制器ADC1000。国内厂商在控制器领域自主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大大加快机器人控制器的国产替代进程。
中国运动控制系统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国产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我国全球运动控制市场平稳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运动控制市场规模将达到251亿美元。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运动控制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各个行业不断出现新型数控设备。运动控制系统是智能制造装备的大脑、工业控制的核心,在智能制造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兴制造需求快速增加以及国产替代等背景下,我国运动控制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国家政策支持促进运动控制行业发展
基于运动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领域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家也持续加大了对相关领域的企业的扶持,我国陆续制定了相关政策,为我国智能制造及运动控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之下,国产自动化设备替代进口设备的趋势明显,雷赛智能、埃斯顿、汇川技术、鸣志电器、深圳研控等少数内资品牌不断加大投入,使得国内的运动控制技术研发、生产规模、产品综合性能都有较大提高,在部分细分产品和市场上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并逐步使原有由外资品牌主导的国内运动控制市场格局发生改变。
运动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核心环节,将充分有益于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实现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
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工业运动控制需求持续增长
智能制造的发展以工业自动化为基础,工业自动化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则依赖于运动控制的深度应用。
作为运动控制下游的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多样化和定制化程度不断提升,传统人工操作的误差及安全性风险导致制造业厂商对自动化生产需求强烈。国内企业想要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需要在自动化产品和技术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进而不断增加对运动控制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需求。
因此,在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工业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较为明显,对于工业运动控制系统产品的需求将持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工业控制技术预测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运动控制市场的增长保持稳定。按照ITR Economics 预测,2022年至 2027 年间,全球运动控制市场将以 4.6%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 177 亿美元增至 222 亿美元。日本总体复苏较为强劲,到 2027 年平均增长率为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