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上汽大众访谈|汽车市场持续内“卷”,大数据如何赋能上汽大众?

来源: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发布时间:2024-03-13 543
汽车制造汽车开发与设计自动驾驶&车联网整车及零部件电子芯片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IP类软件)电子制造服务(EMS)/系统集成其他 会客室电子芯片设计电子芯片制造
——访上汽大众IT基础设施部高级部门经理黄嘉寅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9.5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31.6%。虽然汽车市场整体在向上增长,但对于车企以及上游的零部件企业来说,“卷”依然是这一年的主旋律。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中国自主品牌逐渐占领市场,此消彼长,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被抢占。据瑞银分析,2024年中国品牌将继续抢占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预计会带来10个点的增长。

 

黄嘉寅/上汽大众IT基础设施部高级部门经理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上汽大众从1984年在上海安亭奠基,到今年正好迎来40周年,累计产量已经达到了2800万辆。作为合资企业里的优等生,上汽大众在“神仙打架”的2023年交出了一张相对令人满意的答卷:全年共销售新车121.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3万辆,同比劲增32%,12月新能源车单月销量突破了2万辆。


本期会客室,我们邀请到上汽大众IT基础设施部高级部门经理黄嘉寅,听他分享上汽大众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调整步伐稳步前进的,以及在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管理方面上汽大众又有哪些经验可供业界同仁借鉴?

 

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从我毕业加入上汽大众,在汽车行业工作了15年,2023年可以说是我经历过的最艰难、最卷、竞争压力最大的一年。”访谈伊始,黄嘉寅直言道,“价格战是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旋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没有一家车企可以独善其身,包括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也主动加入降价行业,同时加入的还有背水一战、孤注一掷的自主品牌以及无奈加入价格战的合资品牌。”


对于很多车企来说,2023年是被价格战裹挟的一年。对于上汽大众这样的合资品牌来说,一方面要承受豪华品牌价格下降带来的压力,为了能够积极参与竞争,只能压缩利润空间以降价来获得市场份额;同时还要应对自主品牌价值提升带来的挑战,在保持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的同时要快速弥补其在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的短板。


所幸的是,自2023年7月上汽大众的纯电车型ID.3价格降到12万元区间以来,该车型获得了持续热销,并带动了ID.家族连续月销量破万,全年销售10.97万辆,累计销量已经跨越22万辆里程碑,稳坐合资纯电的销冠,没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掉队。


在黄嘉寅看来,这归功于管理层相对冷静客观的思考,没有沉迷于过去的成绩以及辉煌,主动牺牲短期利益参与了市场竞争。“此次的降价措施着重于战略的调整和渠道的优化,我们也提出了‘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的新九字方针,有信心去应对2024年可能更艰巨的挑战。”


“卖一辆亏一辆”是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现状,一方面其销量还没有带来更强的规模化效应,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如果无法在窗口期抢占下市场份额,未来就有可能在这一市场缺席,这使得车企不得不在激烈的价格战中选择降价去赢得市场。对于上汽大众来说,保持其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地位,可以有利润空间去支持电车业务在当前的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竞争,赢得更大市场。

 

上汽大众抓住机遇,全面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升级转型。基于德国大众集团的新能源平台和数字化战略,洞察本土市场需求,上汽大众着力打造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在电驱动系统开发、电池系统开发、高压系统开发和高压试验中心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挖掘自身研发的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表现也非常亮眼:国内全年949.5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有280.4万辆是PHEV,同比增长84.7%。上汽大众在该领域早已有过探索,例如途观在刚上市的时候也创造过一个小小的“神话”,但由于其续航里程的限制,加上纯电汽车在续航里程的发展,使其竞争优势不再明显。


“上汽大众对新能源汽车方向的布局非常重视,目前正在规划一个长续航版的PHEV。”黄嘉寅分享道,“首先我们对于燃油车市场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们的DSG+TCI技术的黄金组合是在业界领先的,如果我们能将燃油车领域的优势延续下来,同时打造有更强续航能力的电池,辅之以智能网联技术升级之后的智能座舱,相信我们能凭借长续航版的PHEV在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再次创造一个增长点,成长为一个全能型选手。”据黄嘉寅透露,上汽大众的长续航版PHEV预计在2025年上市。

 

大数据赋能用户体验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增长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车辆监控信息数据量呈现出指数级的增加;同时,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监控信息共享也提出了进一步号召,如何存储、管理海量数据并从中获得洞察,成为汽车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上汽大众抓住机遇,全面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升级转型。基于德国大众集团的新能源平台和数字化战略,洞察本土市场需求,上汽大众着力打造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在电驱动系统开发、电池系统开发、高压系统开发和高压试验中心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挖掘自身研发的潜力。


上汽大众非常重视数字化市场需求,并持续在新能源汽车及车联网业务中探索新的大数据技术运用。2017年,上汽大众开始与Cloudera合作,基于大数据技术和Cloudera解决方案构建用于车辆数据监控的新数据平台,并在 2018 年构建了数据湖。


2022年,上汽大众仅用六个月时间,就将数据平台成功升级为Cloudera全新混合数据平台——Cloudera数据平台(CDP),成为国内汽车行业最早升级的企业之一。CDP的现代数据架构支持其进一步优化数据存储及作业性能:HBase存储空间减少了约73TB,节约了67%的空间使用,车辆数据监控的作业效率大大提升;总集群文件数减少约8千万,约优化原有文件数的75%;批量作业性能平均提升2.5倍,最高可达6.6倍。“我们所搭建的车辆数据监测平台能轻松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完善车辆数据监测及分析,得到了用户部门的良好反馈,并促进了我们在车联网、移动互联领域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众还基于此数据平台搭建了面向车主的上汽大众APP,为广大车主带来更智能的汽车服务,包括远程查看车辆实时状态、智享充电、智能导航服务等。该平台上线不到两年用户已达600万,国内用户已经突破140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用户对于充电便捷程度的需求剧增,甚至直接影响到用户的驾驶体验。黄嘉寅与我们具体介绍了智享充电的应用场景:上汽大众超级APP与全国45万个充电桩做了交互的接口,覆盖全国300个城市,用户可以实时了解到这些充电桩的繁忙程度、饱和程度以及开放时间、停车费、周边设施等等,帮助缓解电动车主的里程焦虑,提升充电体验。“自从我们对接各大厂商的充电业务上线了智享充电以来,用户充电成功率提升了10%,用户满意度提升了20%。”当然,这款APP并不只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对上汽大众品牌旗下的车主均有助益。


数据入湖以后明显减少了“数据孤岛”的问题,数据的价值被发挥出来,但安全就成了另一项需要关注的重点。上汽大众对于数据出湖环节有着严格的把控。


“这不是设置障碍,而是一个对于数据的必要保护,信息出湖需要有严格的流程以及很明确的审核动作。”黄嘉寅表示,“平台性能升级保证了上汽大众对车辆监测数据链可以实现完整的存储和详细的分析,同时也满足国家车辆数据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随着数据的海量增长,存储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盲目扩展存储的模式会拉高运维成本。黄嘉寅告诉我们,上汽大众正在进一步探索存算分离,以实现基于工作负载的变化达到最佳的性能资源平衡,实现降本增效。相信未来,数据能够给上汽大众带来更大的价值,同时上汽大众能够通过各种应用场景将这些价值赋能给用户,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双赢!

 

来源:荣格-《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汽车制造
为整车和零部件制造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采购人员提供相关资讯、技术和产品信息。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