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新质生产力是什么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10 315
金属加工金属成型机床金属切削机床刀具及夹具 特别报道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根据官方解读,新质生产力是有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两会代表解读“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用技术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于旭波说,通用技术集团与重庆理工大学共同推进纳米时栅技术产业化,广泛应用于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领域,助力国内高端装备产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委员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有利于培育发展一批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支柱产业,也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松说。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表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说,哪个国家拥有先进科学技术,拥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哪个国家就更有可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高松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巨大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新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依靠‘从0到1’的科技创新,通过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的技术突破,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于旭波表示,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发挥创新主体作用,营造积极进取的科技创新环境,鼓励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新一代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将加速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深刻改变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高松表示,应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赵宇亮说,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的引领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晓军建议,要通过优化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及首批次材料研制支持政策,支持行业头部企业搭建中试平台,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我国机床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性的支持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高速增长需求。两会期间,不少与会代表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为机床行业的发展献言献策。

 

王钦峰:建立产学研长期融合发展机制

 

山东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火花科研小组组长王钦峰就国产高档工业母机(数控机床)发展提出建议,特别提到要加快建立以重点工业母机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长期融合发展机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王钦峰介绍,在国产工业母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不紧密的问题。目前,机床企业的工程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理论素养总体水平不高且相对分散,实践多理论弱。高档数控机床的基础研究多集中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多样,但得到实践验证的机会较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导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开发效率不高。王钦峰提出,要以重点工业母机企业为主体,加快建立产学研长期融合发展机制,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采取结果和目标双重导向,以高档工业母机企业作为政策支持目标。希望产学研长期融合发展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助力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跨越,从而助力国产高档工业母机的发展。

 

张晓仑: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支撑国家高端工业母机发展


重大技术装备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战略安全的国之重器,是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其广泛应用对产业链上下游形成拉动效应,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


为更好地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推广,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建议统筹协调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作,努力实现设计一体化、研发不中断、迭代快升级;持续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减少产品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推广支持力度,持续推进首台(套)重大装备的质量提升和规模生产,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张晓仑呼吁,要进一步强化转制院所服务国家高端工业母机能力,加强应用牵引,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实施工业母机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挥行业转制院所作用,打造工业母机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坚持应用牵引,加大工业母机产品推广力度,加快培育工业母机完整产业生态,推动中国在工业母机领域实现产业技术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吴丰礼: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 助推制造强国建设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从2007年开始涉足制造业领域,长期关注着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也参与和见证了行业不断升级的过程。针对国产数控机床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吴丰礼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国产数控机床发展的建议》,他建议从加大自主研发及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专项效果评估、从需求端拉动研发生产、加强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国产数控机床发展,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迈进。


吴丰礼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特别是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风电、高铁、航空航天等产业布局深远,发展迅速,对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持续推进国产工业母机核心技术突破是一项长期工程。因国产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有限,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成果难以快速在应用端得到反馈。另一方面,机床行业是重资产投入行业,许多民营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营收和利润的保障上,对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前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3C电子等行业的发展都带动着机床的进步。未来国产机床发展会更加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精度更高、刚性更强,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使国产机床更具性价比。同时,机床的个性化定制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建议通过加大相关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加大国产工业母机产学研相关补贴、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力,特别是对制造和使用国产机床设备的企业进行政策引导和补助,引导更多企业使用国产设备,从需求端拉动研发、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竞争力和原创性。


王小龙:推动工业母机产业实现国产自主化


全国政协委员、一工机器人银川有限公司董事长、宁夏福思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龙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工业母机产业关键核心部件自主可控的提案》等3件提案。王小龙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集合优势力量,继续加大对数控系统、导轨丝杠、轴承等关键核心部件研发和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如提供研发资金、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同时,建议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共同参与数控系统、导轨丝杠、轴承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数控系统、导轨丝杠、轴承等关键核心部件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人才储备,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际先进数控机床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数控系统、导轨丝杠、轴承等关键核心部件的技术水平。还要引导、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信誉,提升我国数控机床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拓展市场应用领域,加大高端数控机床在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发展。

 

于本宏:立足市场化 推动高端工业母机自主可控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国政协委员、科德数控董事长于本宏认为,工业母机行业的“先立后破”就是以市场化的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他表示,工业母机“先立后破”的“立”,就是探索出一条立足市场化(市场机制)的工业母机自主可控发展路线。而所谓“破”,就是打破瓶颈,建立以市场化科技攻关能力解决工业母机自主化的长效机制,依托市场化条件提升工业母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发掘市场需求激发的工业母机技术迭代方向和基础研究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科德数控董事长于本宏

 

为此,他建议:一是巩固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三是加大国产设备在国民经济关键领域的大规模部署。

 

他表示,高端工业母机作为战略基础的“主引擎”,要牢牢抓住“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条工作主线,依托“构建新时代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机制”,进一步加快构建以高端五轴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工业母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具备系统性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端工业母机科技领军企业,提高“核心零部件全国产”的高端工业母机技术中国标准,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障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高端工业母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更好地发挥重大基础作用。

 

来源:荣格-《国际金属加工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金属加工
聚集金属加工领域第一手资讯,涵盖激光加工、模具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设备、3C消费电子、能源、工业机器人等诸多领域。对话决策层,通过短视频报道的形式剖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汇总全球产业走势及数据报告,摘选全球前沿技术应用案例......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