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2024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方案》)的通知,提出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等四大行动,以推动高端、新型产业更好发展,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整个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发挥整个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同时,主要用能设备能效要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分别超过90%、75%。
各个领域实施细则的落实有望释放5万亿的巨大市场空间。我们相信,塑料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业产品,其涉及领域连接着千行万业,将为上述目标的实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塑料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期间,我们见到了众多企业带来的创新设计,围绕节能、高效展现出了高超的智慧与社会责任感,更有多个获奖产品融合了人工智能,为产业链注入新质生产力。本文精选部分获奖产品进行综合报道,以飨读者。
注塑机:诠释行业新风向
注塑机作为塑料机械主力军,其技术方向历来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以全新第五代MA系列伺服注塑机对此做出了诠释。作为海天全新推出的主力产品,该设备拥有“出色的节能性、良好的安全可靠性、超强的机械部件、功能完善的人性化操作系统、超长的机器寿命”等特点,全面创新提升了三代技术平台的节能性、干周期、可靠性、稳定性,体现了海天对用户需求的深刻体察。
锁模力介于55T~300T之间的威猛EcoPowerB8X系列全电动注塑机,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节能、可靠、实用贯彻在每个组件环节。
据威猛巴顿菲尔机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介绍,与前代机型相比,该全新系列设备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更广泛的注塑单元范围以及创新型驱动系统。部分Plus版本注塑单元的注射速度可提高一倍;可转动的注塑单元极大方便了料筒的快速、无障碍更换;新型5点曲臂锁模系统使得轴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锁模力需求降低15%,从而减少了伺服电机耗能;经过运动学优化的曲臂装置进一步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空循环时间;高动态曲臂装置与注塑单元的加速度、标准配置的同步运行选项相结合,可实现最短的循环时间,提高了注塑机的经济性;WittmannDigital部门开发的IMAG0xt能耗管理软件,让注塑机的低能耗特点变得清晰可见。
广东联升精密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时刻以行业先进水平为标杆,将高端性能配置落实在其GE-LS系列全新全电式精密注塑机上,赋予其高射速、高射压、节能高效、精密稳定等特点。通过搭载卓越的智能控制系统、超高速响应动力系统,可满足当下绝大多数制品应用场景的需要。一体化的模压成型生产解决方案,为用户充分利用市场机会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
泰瑞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则聚焦车灯光学件领域所面临的精度、效率和可靠性三大行业难题,专门设计了NEO·H500b转模芯多层注塑机,所提供的优质车灯光学件注塑解决方案广受国际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青睐。该设备通过电动角式双射台与两板式锁模式注塑机的创新型组合应用,实现了精密转模芯结构,提高了产品设计灵活性。转轴多工位精密旋转控制系统,凭借OptiSure™多层厚壁透镜注塑成型技术,以200s替代800s传统透镜注塑生产时间,将生产效率提升了30%。
来自富强鑫(宁波)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的GW-2200R二板式X型四射多组分注塑机,牢牢把握当下汽配行业轻量化发展的需求,通过一机实现双色、三色、四色产品,让客户以高效、弹性化的生产方式,轻松获得贯穿式一体化车灯灯罩。
杭州大禹机械有限公司的多功能双色立式注塑成型机,拥有“一机多用”的亮点,堪称大禹“小神机”。其多功能系列双色立式注塑成型机致力于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柔性化生产需求,同时配备两套独立的合模系统、两套独立的射出系统以及转盘和转塔系统、两套电控系统,再结合巧妙的程序设计,可以实现“标准双色机、双色四工位转塔机、标准转盘机、两台标准机”这4种不同用机模式,有助于客户在汽车、3C、电子、医疗、工民建等众多领域建立起高效率、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挤出机:更灵活、高效、强劲
科倍隆(南京)机械有限公司的STS 75 Mc PLUS双螺杆挤出机得到了TÜVCE的认证。该设备采用了第四代STS技术,比扭矩13.6Nm/cm³,螺杆转速可达900min-1,最高产量可达3t/h。无论是材质、部件的选用,还是杰出的工程设计,均突显了该设备坚固、安全、可靠、高耐磨和高效的特性,为塑料、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客户带来了出色的挤出解决方案。
双螺杆和单螺杆挤出机是挤出系统性能强大的心脏。克劳斯玛菲机械(中国)有限公司的36D系列单螺杆挤出机则将这一心脏变得更强大。该挤出机针对医疗及芯片行业管道挤出新应用开发,处理单元长30L/D的单螺杆挤出机设计灵活,可与各种原材料相匹配,将高生产效率和高管材质量高度结合,尤其适用于特殊材料加工。通过配备集成式控制柜和操作台的模块化结构,为不同市场需求量身定制挤出机,满足所有市场需求。所有挤出机均装配一只高性能U型结构齿轮箱,并通过交流或直流电机驱动带来高灵活性。持续稳定的低熔体温度确保熔体受热均匀,保证高良品率和高生产率。
作为一家创立于2021年12月的新公司,江苏卓越智能工程有限公司站在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上,以开发与制造智能化挤出配混系统,逐步发展成为智能化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作为目标。其获奖产品HTS SUPER 65双螺杆挤出机不仅拥有超高转速(900~1200rpm)、超高扭矩(扭力系数f=16.5Nm/cm3),通过采用全新搭建的ZY-TOUCH2.0智能操作系统,可集成全生产线,同时实现PC端、SaaS端、APP端实时检测控制,获得信号通讯互联互通。
专用设备:为细分领域注入新质生产力
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中国也是全球锂电池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全球占比超70%。随着国内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增量市场,这一比例有望继续增长。
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内层组件之一,隔膜起着保证锂离子通过、阻碍电子传输的作用。其性能决定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
目前,锂离子电池隔膜以聚烯烃(如PP、PE)或“PP+PE”复合材料为主,干法拉伸为常用的生产工艺,包含单向和双向两种方式。传统干法单向拉伸工艺是通过生产硬弹性纤维的方法,以PP或PE为主要原料,在流延铸片阶段对熔体进行高倍拉伸和快速冷却以获得高取向度、低结晶度的聚烯烃铸片,然后进行高温退火以完善其晶体结构,最后经纵向的低温、高温拉伸来获得孔径均一性好、单轴取向的微孔膜。该工艺主要生产厚度为10μm至40μm不同规格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隔膜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设备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广东宝路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锂电池隔膜在线热处理纵向拉伸生产线,为客户带来了更好的选择。该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的隔膜性能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更优,首批产线已经成功交付客户并顺利投产,有望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数码电池行业,为中国经济加快向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三大新兴支柱产业转移作贡献。
物流托盘虽不起眼,但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物流服务质量非常重要。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社会物流总费用18.2万亿元,约占GDP14.4%。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做出了部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
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B-PLT物流托盘专用机成为制造端与物流行业深度协同、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一个微观缩影。该设备采用了二板技术与电动熔胶技术,彰显了高效节能、可靠稳定、智能互联、自动化的优势,锁模力1700~3600T,可满足市面全尺寸塑料托盘注塑场景的需求。以12.5kg的托盘为例,平均注塑周期低于75秒。
软件:着眼生命周期,赋能工业智造
2024年被称为汽车智能驾驶元年,几乎所有最新技术应用都在这个领域取得蓬勃发展。AI大模型的爆火,更是引发了工业人将之应用于工业实践的热情。而要实现这些设想,首先需要从设计、制造,到生命周期管理在内的整个产品流程实现智能化,并积累庞大的数据作为基础。
在塑料加工行业,苏州模流分析软件有限公司专门针对“模具设计”与“塑料成型”,精心打造了一款智能交互式数据管理平台Moldex3DiSLM(智能仿真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点击上传Moldex3D项目设计开始,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对,获得新的设计理念,做出基于数据优化的工艺决策,到捕捉现场成型条件、及时解决生产问题、协助现场工装操作、使用自定义报告直接导出现场记录、生成比较现场试验数据和CAE模拟结果的报告,轻松追踪每项任务,高效实现方案管理、知识管理、数据可视化、模具验证管理、任务管理、安全管理。数据访问与存储在私有云平台上展开,既安全、又方便。
数禺(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基于Al技术的数禺模塑智能模流云平台,通过一套贯穿设计和仿真全流程的专门模型,方便深度学习用户数据,实现模具设计、仿真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幅提升了企业效率。
Ai+ 用于实验室与模温控制
近十年,中国机器视觉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作为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不断为高端装备制造和自动化生产赋能。
致力于机器视觉温控自动化开发的熙视光电,在创造性地将机器视觉与液体温度控制相结合的路上不断进取,不仅开发出世界首台双光模具监视器、还将AI与机器视觉相结合,为用户创造新的价值。其开创性获奖产品——SV600virTC 3D增效随形水路闭环热成像温控系统,通过实时采集每个周期的产品温度、模具水道的流量、判断其模温温度一致性、趋势性,与3D闭环模温机形成实时预管理控制,实现稳定高效的生产。
人工智能之风同样吹进了实验室。专注于Al赋能化学创新的智化科技,致力于通过将人工智能与化学大数据协同,为化学合成开创新局面。其开发的Chemical.Al解决方案包含了Al辅助逆合成路线设计平台ChemAIRS、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系统ChemAlOS,以及实验室人工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ChemAloT。通过利用Al算法和化学大数据,全流程赋能实验室自动化,为提升材料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结
不管是通过材质、部件的精心选择、设计,还是精良的、智能化的工程设计,都可以清晰地看出,塑料机械行业的整个产业链都在想方设法提质增效,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我们相信,这种力争上游的努力,将有助于企业拓展市场,在即将到来的5万亿大市场里获得自己的“一杯羹”。同时,也将惠及下游应用行业,并给终端用户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更多“2024塑料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获奖名单及创新技术详情,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来源:荣格-《国际塑料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