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2024年3月20日至22日,第十八届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为期三天的展会,现场人潮涌动,展商与观众反响热烈,展商们推陈出新,同时围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分享了各自的体会和看法。本届展会集中展示了激光智能制造、激光器与光电子、光学与光学制造、检测与质量控制以及红外技术与应用五大主题领域创新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完整呈现光电上下游全产业链。
推陈出新、引领行业
光学元器件类别产品
作为国内光电行业规模最大的盛会,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历来就成为展商们每年亮相产品和技术的绝佳舞台。MKS在工业产品方面展示了从纳秒、皮秒、飞秒激光器,以及从红外到绿光和紫外波长的全系列微加工激光器。其中,Talon Ace UV100是当今功率较高的单模纳秒紫外激光器,采用了TimeShift技术,可用于光伏和先进电子产品的高速加工。新型IceFyre FS U50和IR200型号具有飞秒微机械加工能力,可提供超过50W的紫外线,适合OLED显示屏加工。此外,公司还展示为量子应用(包括量子计算)提供的广泛产品。新型CEP6技术可实现长期载波包络稳定;与Spitfire Ace再生放大器相结合,可提供>5mJ、<25fs的载波包络稳定脉冲,实现前所未有的>10小时稳定性,推动阿秒科学的发展。
作为一家以光为基础的公司,滨松中国在本次展会上呈现了展品丰富。公司展出的产品应用于无损检测、医疗诊断、激光雷达、工业自动化、光谱分析、科研成像等多个的应用方向。在激光加工方面,公司新推出的700W高功率空间光调制器,属于业界首创,配套升级算法,以满足金属加工以及3D打印行业对灵活可调、加工效率高的要求。此外,公司为激光监测、激光位移测量、光开光、颜色传感等多类工业自动化应用,批量供应高品质光探测器。针对激光位移传感器应用,提供覆盖主流技术路线的线阵CMOS。面向10μm及以上的重复精度要求,有高性价比、高稳定性、可大批量稳定供应的产品可供选择。面向1μm及以下的重复精度要求,陶瓷封装、高速采集、高稳定性的产品。
复享光学展示了多款深度光谱技术解决方案。光栅效率与周期测量系统,是一款基于角分辨光谱技术的光栅全方位性能表征系统。这款产品支持倾斜光栅、矩形光栅及超构光栅等不同形貌光栅;兼具littrow配置及任意角度组合配置的衍射测量模式,并具有pm级光栅周期计量精度。在线原位荧光光谱仪,是面向光伏行业钙钛矿新材料推出的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原位监控钙钛矿材料在涂布过程中的质量,从而实现在线光学质量检测。公司还亮相了多种光谱学产品,包括高分辨拉曼光谱仪,该款产品在上一代产品基础上增强了像素分辨率,适合体外诊断、癌症标记物等早筛应用场景。
欧普特科技在今年的展会上,新推出了像中远红外滤光片、怀特池标准反射镜套件、氟化钙柱面镜,以及各种弯月标准透镜、消色差透镜对等等标准品。这些产品在环保、科研、医疗等领域都能被广泛应用。这些产品也都是公司在给客户OEM过程中根据应用特点,提炼出来的具有行业通用性特点的产品。在光机产品方面,公司展示了MGWsys-4W-CM龙门系统。该系统是一款笛卡尔龙门系统专为超精密和高动态轮廓加工而设计,可以应用在高速拾取和放置、自动装配、视觉检测、点胶和高精度检测等领域。同时,该系统具备高性能的无铁心高效率直驱电机和伺服电机以及可选配的光栅尺,可达微米的重复定位精度。
艾罗德克在本届展会上重点展示了Automation 1 XA4/iXA4和HexGen HEX150-140HL两款产品。其中,Automation 1 XA4/iXA4系统,提供了从一轴至四轴的多样选项,重新定义了精密运动控制,被誉为是下一代运动控制的标杆。通过Automation 1 XA4/iXA4系统,可以将目前公司所有的产品整合在一起,就如同一个大脑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不同的单元模块。该系统主要面向半导体、精密激光制造以及精密医疗器械领域。同时,该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拓展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该系统还可以支持AI接口的开发,与上一代相比,系统的可用性和操控性得到了很大提升。HexGen HEX150-140HL是一个六轴定位系统。该系统通过精密预装轴承、滚珠丝杠和驱动组件组成的六个高精度支柱来驱动。该系统更多的是面向半导体晶圆检测和光纤校准。
激光器类别产品
通快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多款适用于不同加工场景的激光器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其中,针对新能源汽车动电池加工,通快的TruDisk绿光激光器功率最高可达3kW,主要用于电池和汽车电子设备中的铜焊接应用。用于激光清洗的TruMicro 7000激光器,其激光输出最高可达2kW,有效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TruMicro 9000激光器具备了1kW超短脉冲,脉冲能量为1皮秒和10毫焦。这款激光器采用了通快的板条放大技术和多径放大技术,以达到这一高功率水平。
在光纤激光器方面,TruFiber G光纤激光器功率高达12kW,不仅成本效益高,还非常适合激光切割应用。此外,通快还提供了从单模到多模高功率的两款光纤激光器产品,可灵活搭配BLM环芯光技术。这项技术利用双光纤配置,旨在优化客户的焊接应用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高端TruFiber S激光器集碟片与光纤激光器的优势于一身,巧妙地将高效的光纤激光器引擎与通快在碟片激光器中应用的自由空间光学技术相融合,不仅实现了多输出功能,更采用了BLM环芯光技术,极大提升了焊接效果。
新一代PFO 33产品不仅功能丰富,还融入了多项创新技术。这款产品采用了轻量化镜片设计,显著提升了动态性能。同时,通快还为其加入了保护玻璃脏污监测功能,一旦保护玻璃受到污染,PFO 33便会及时发出提醒。此外,这款PFO 33还具备飞行中坐标补偿功能,特别适用于圆柱电池焊接中旋转轴的补偿。通过PFO 33与OCT的组合应用,可以在扫描区域内轻松识别焊接零件,进而轻松应对焊接作业。同时,它还能测量焊缝的焊接深度和宽度,帮助客户识别并调整表面结构,确保焊接质量符合标准。
在超快激光器方面,通快隆重推出了TruPulse Nano 2060纳秒激光器,功率高达600W,峰值能量可达2.1毫焦。这款激光器专为切割和表面结构应用量身打造,具备多种波形,以精准满足客户的应用需求。TruMicro 6000激光器则是一款在显示行业中备受青睐的超短脉冲激光器。它拥有极为灵活的参数范围,从近红外到深紫外,从皮秒到飞秒,几乎能满足所有对高质量和高产量有严格要求的应用需求。
在数字化解决方案方面,通快的展示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智能看板Smart View服务可以让客户快速了解激光器的状态和生产率。新的质量数据存储QDS系统,可以收集和预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数据。例如焊接位置、能量扫描位置、焊接深度、传感器信息等,并将这些数据与客户的零件进行关联。此外,通快还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服务,使用算法处理激光器的数据并预测可能导致不必要停机的服务案例。最后,Visionline AI产品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在焊接前对零件进行检测,并在焊接后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产品质量。
IPG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AMB可调模式光束光纤激光焊接解决方案和 LDD-700焊接全过程监测系统。光束可调激光焊接搭配全过程监测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卓越的熔深控制和无飞溅焊接,确保模块质量并避免可能造成的灾难性缺陷,非常适合“三电”行业对高品质焊缝的要求。在线成像技术将测量光束引入焊接头,通过光学系统进行焊前、焊中、焊后的精准测量。测量光束可查看匙孔底部,直接测量熔深。在几毫秒内提供焊缝的大量数据,不会对产线的生产节拍造成任何影响。
锐科激光作为国产激光器品牌的龙头企业,在本届展会上着力打造激光器全产业链整合的发展理念。公司除了展示泵浦源、半导体激光器核心器件外,还隆重展示了三大系列产品。基于自主研发和创新,公司首次亮相了全波段、全脉宽、全功率、全应用产品,包括1μm近红外波段的超高功率系列、旗帜系列、高性能HP系列、全球版系列、手持焊系列的光纤激光器,蓝光、绿光等可见光激光器,355nm紫外激光器、266nm及213nm深紫外激光器,同时也有1.3-1.7μm、2μm近红外光纤激光器等全波段新品。同时,锐科激光子公司国神光电还推出了超快系列产品,包含300W红外亚纳秒、30W紫外飞秒、200W绿光皮秒(单脉冲500uj)、150W红外飞秒、80W紫外皮秒、500W红外皮秒、大能量红外皮秒;以及睿芯公司推出的多款特种光纤产品。
本届展会上,凯普林光电在超快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都带来了相应的新产品。在超快激光器方面,公司推出的新型皮秒激光器达到100W量级,单脉冲能量达到4毫焦,可以涵盖不同厚度玻璃微纳加工应用,在加工特性和加工效率上都有很大提升。新推出的飞秒激光器的功率达到100W,单脉冲能量达到1毫焦,这款新产品在很多工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司推出的半导体激光器,应用于材料加工、医疗美容、传感检测、能量泵浦领域等多个领域。推出的从20W-250W单模块高可靠性产品,可以服务于从木质雕刻到铜箔铜板材料加工、焊接的应用。在巴条叠阵系列产品方面,公司推出了环形泵、长线阵以及竖叠阵高功率的泵源产品。在轻质化高功率高亮度的泵浦源方面,推出了500W以上极轻量化一系列产品,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科研应用。针对医疗应用,推出的全系列多波长产品,能够服务于在理疗手术等领域的应用。
在光纤激光器方面,凯普林发布了150kW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产品。这是继公司与合作伙伴联合发布100kW、120kW、135kW光纤激光切割机之后的又一重磅产品。在目前的工业加工领域,这台激光器可以把激光切割的范围推广到更高的应用范围,切割厚度更厚、切割速度更快、加工效率更高。凯普林希望通过新产品的发布,引领整个工业加工在切割领域进入全光时代。
杰普特光电带来了全新脉冲系列激光器产品和全新连续光激光器产品,同时针对新能源锂电行业推出了专用激光器,以及适用于光伏行业的激光光源解决方案。其中,FC-500W激光器针对锂电极耳切割,效率高,切割速度可达200米/分钟。CL3-100、CL2-300激光器则是针对手持清洗领域,体积小巧、重量更轻。CL系列是采用直接电调制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种子源(MOPA)方案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具有完美的激光特性和良好的脉冲形状控制能力。CL-1500W激光器在针对锂电行业的蓝膜、蓝漆清洗方面效率更高,以及涂蓝膜之前的毛化处理效率更高。
激光加工设备类别产品
华工激光在本次展会上推出多款新设备,涉及不同的应用领域,包括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装备、轮胎模具在线式激光清洗智能装备等。其中,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装备切割精度高,稳定性好,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可实现6-8英寸晶圆全片、残片的自动对焦、自动定位和自动加工,机台效率更高。轮胎模具在线式激光清洗智能装备,采用了3D视觉全自动获取模具模型,无需人工示教,软件系统自动生成机器人运动轨迹,同时设备具备的柔性适应和自洁净光路系统,控制入射角度和焦点位置,确保清洗质量。
大族激光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1000W脉冲光纤激光器、防爆工业集尘器、超高功率切割头、双包层掺镱光纤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产品,以及在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制造、消费电子产品、太阳能光伏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样品,场景化解决方案。其中,无限视野四轴联动激光打标机是经数月精心打磨和测试推出,爆品升级,焕新而至,展现全新工艺。集油漆面去除、镀膜层去除、磨砂面打标、图文线打标等实用能力于一体。
在本届展会上,宾采尔以“激光焊接”“质量控制”“精密送丝”三大主题,为现场观众带来有关高质量激光焊接的解决方案。新一代接触式激光填丝焊接头MPH-T,是一种适用于各类高速焊接的激光加工系统,适用于高稳定性、高焊接质量要求的应用。在众多的MPH-T特点中,“一机多用”是其最基本的特征。无需耗时和昂贵的改造,一个镜组即可涵盖多种应用。MFS-V3.1第三代MFS焊丝输入控制装置,用于采用焊接填充金属或钎料的激光焊接工艺,适合相对较小的工艺窗口。可特别用于需要高连接强度和表面质量,并需要很少或无返工的应用。4D WeldWatcher利用光电传感技术测量过程辐射光,并分析光束通量密度、光谱分量、时间和进度等典型特征,配合相应的算法与软件开发技术,对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实现质量控制的目的。
展望未来,信心依旧
在本届展会上,展商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当前的行业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解读。通快中国激光技术CEO黄哲认为,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站在世界前沿,中国市场在全球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所以不管哪家激光公司都需要重视中国市场。通过对客户的深入挖掘以及服务好中国客户,让通快能够看到更多的机会。他认为,中国的激光市场今后不仅仅是在中国的应用市场上发挥主要作用,还能给全球的激光应用市场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
通快中国激光技术 CEO 黄哲
另外,他还谈到,尽管中国市场体量非常庞大,但同时也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每一家供应商只能做好自己的强项,把产品打造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有竞争力,越来越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才能够适合市场的需求。因此,通快将在创新,技术发展以及产品本地化方面,做更多的工作,让产品能够更适合中国市场,提高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凯普林光电光纤激光器事业部轮值总经理赵巨云谈到,目前中国市场尤其在光纤激光器这个领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另一方面,整体市场的份额以及市场规模还是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他相信早2024年以及之后的几年里,光纤激光器领域还会随着加工领域的不断深入,以及激光器成本的不断下探,市场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 。
大族激光集团品牌推广运营部负责人叶创波认为,未来激光技术在像半导体、光伏储能还将有进一步的发展潜力。结合在消费电子行业的技术积累,相信接下来还可以继续深挖,并涌现出新的应用。同时,随着激光器产品国产替代浪潮的到来,像大族激光这样的国产自主品牌企业,慢慢通过自研自产和内部的技术迭代更新,将助力我国激光产业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最后,他还透露大族激光将在今年针对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做进一步的布局和规划。
锐科激光市场总监刘宇凌表示,中国激光产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工业体系。单从高功率应用上,现在能够具备100kW激光器产品,并且已经落实到应用端,这在全球激光加工市场上来看也是首屈首屈一指,也是中国人自己奋斗的骄傲。但在高端领域还是有短板,还是有一段路要走、要继续追赶。像锐科这类做激光器和光源的企业,在常年资金投入研发后,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她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拥有一个世界级的中国激光品牌,让中国的激光产品介入和取代高端应用市场上的进口品牌,这也是接下来中国激光市场不断进步和努力的方向。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朱健强博士谈到,纵观近年来中国激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内在的需求,而工业化实际上就是自动化,那么激光在自动化加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经过多年发展,国内的基础工业得到了长足进步,大有国产替代加速的趋势。但是企业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服务意识和对知识产权重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到全球发展中。
飞博激光创始人兼总经理李骁军
飞博激光创始人兼总经理李骁军表示,目前来看中国的激光行业很卷,但这也是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飞博激光的定位一直是通过技术的差异化来实现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从而为终端用户带来技术的附加值。他希望通过技术差异化的产品,把技术本身的应用价值释放出来。激光应用在过去几年经历了高速发展,且不断有新的应用在导入,在传统行业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本身全球制造产业链上扮演了非常关键和重要的角色。未来的激光应用也会更广泛,虽然眼下看是非常内卷的局面,但是如果往前看,其实机会非常多。
解读新质生产力
杰普特光电董事长黄治家
杰普特光电董事长黄治家谈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先进生产力,其主要特点是技术创新、能效创新和质量创新。激光技术或者是激光加工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同时也是智能制造装备的代表,也将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随着制造业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行业日新月异,激光设备的未来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透露的信息,到2025年我国国有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占比将达35%,未来像新能源、光伏、锂电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同时也给像杰普特光电这样的国产自主品牌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
通快中国激光技术CEO黄哲谈到,人工智能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其在工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人工智能将为激光行业带来变革,特别是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制造流程等方面。现在由于芯片和算力的飞跃,让人工智能成为热门话题。通快一直与合作伙伴ASML共同致力于EUV技术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芯片、传感技术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通快积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激光加工解决方案。通过深入分析客户需求和生产数据,我们可以为每个客户定制独特的生产方案,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优势。
锐科激光市场总监刘宇凌表示,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说明国家在着力推进高质量、高效能、高品质的发展理念。激光契合了众多高端技术领域,比如新能源、锂电、光伏以及航空和深海领域。因此,她认为中国的激光器企业在今年新质生产力的大力倡导思路下,将有大有可为。同时她还希望激光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携手攻坚克难,才能够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前景落到实处。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朱健强博士认为,技术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包括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在内的国内外行业展会,都会带来有关先进制造、先进技术的有价值信息,这也是行业的交流盛会。作为从事激光技术研究的人员来看,不管政府采取怎样的引导发展,大家都会由于市场的牵引,由于内在的对科学问题的追求,不约而同地寻找新的方向,寻找新的突破,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
公大激光副总经理黄国溪认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是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对于公司而言,就是要找到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深或者比较新的方向,将产品做细、做深、做透。多年来,公大激光始终坚持做高功率绿光光纤激光器,争取做到全球领先的地位。在他看来,激光企业解读新质生产力,就是如何解读自身企业的发展定位和未来格局规划。
来源:荣格-《国际工业激光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