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生物技术行业受到资金环境的制约,尤其是对早期药物研发公司而言,资金获取尤为艰难。业内专家希望美联储近年来首次降息的举措能为这一领域带来新机遇。终于在上周三(9月18日),生物技术行业迎来了美联储降息的利好消息……
为期两天的会议后,美联储在上周三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 0.5 个百分点,降至 4.75 %至 5% 的目标范围,虽然这一利率仍处于 15 年内的高位,但这对生物技术公司的投资而言,无疑是积极的信号。
生物技术行业被认为是投资风险较高的领域,而在利率较高时,投资者往往避开这些高风险的投资标的。
此次降息符合华尔街的预期,主要股票指数在消息发布后的短暂上涨后回落,但周四依旧录得超过 1% 的涨幅。而追踪生物技术行业、被称为生物技术股票晴雨表的两只交易所交易基金 XBI 和 IBB 也呈现出类似的波动。
Part 1
资本市场的积极信号
“这一降息举措将对生物技术资本市场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前 Alnylam Pharmaceuticals 首席执行官、现为多家初创药物公司担任顾问 的 John Maraganore 如此看待。他也表示,对于生物技术领域而言,这可能会让一二级市场更容易筹集资金,并让“许多伟大的创新引擎获得资金支持”。随着利率下降,生物技术市场将会得到显著的提振。
Stifel 分析师 Paul Matteis 表示,任何降息,无论幅度如何,对生物技术来说都是受欢迎的消息。此前,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将会出现一定幅度的降息,并试图在市场中找准位置。“他们根据基本面进行交易,并努力确保自己不会被美联储打得措手不及。”
TD Cowen 分析师 Yaron Werber 则分析,四分之一个百分点或半个百分点的降息,将被视为这轮降息的开始。不过预测降息何时可能加速很困难,随着资金开始从大公司流向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大部分公司可能会在近期受到影响。
不少投资者和业内高管也指出,美联储的决定并非能一举解决生物技术行业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不少宏观经济因素仍然悬而未决。在行业内部,诸如去年的并购热潮如今已经降温,这些因素也可能制约股票的上涨。
此外,投资者可能会将资金投入其他领域。
Arrakis Therapeutics 首席执行官 Michael Gilman 表示:“降息显然对我们这种高风险的市场板块有利,但资金是否最终流向我们,还要看其他因素,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我们拭目以待。”
Part 2
生物技术行业仍具高风险投资属性
生物技术行业本质上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药物研发公司通常需要多年时间和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才能研发出一款新药并推向市场。在此期间,公司的财务亏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陪伴公司度过漫长的研发周期。然而,绝大多数生物技术公司最终还是可能面临失败。
当利率较低时,投资者更愿意承担这些风险,因为较安全的投资标的回报率较低。相反,当利率上升时,投资成本就变得过高,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生物技术行业的市场低迷进入较为严峻的阶段。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上市公司,融资都变得更加困难,风投资金和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放缓,导致上市生物技术公司通过二次股权发售筹集资金的机会大幅减少。这种现象进一步导致行业内的裁员和重组浪潮。
Cartography Biosciences 的首席执行官 Kevin Parker 将当前的行业状态称为“新常态”。尽管初创公司依旧在成立并获得风险投资,但整体发展节奏较为缓慢,资本环境更为受限。
Part 3
降息对潜在正面影响
分析师和业内专家预计,美联储的降息将有助于缓解这种加息周期带来的问题。
Evercore ISI 分析师 Umer Raffat 指出,过去的数据显示利率与生物技术行业的资金流动存在相关性,较低的利率“有望帮助”资金重新流入该行业。Michael Gilman 补充道:“上升的利率历来对我们行业不利,因此我认为市场风向很可能会发生改变。”
随着利率的下降,投资者可能会重新关注那些早期和风险较高的生物技术公司。Cure Ventures 投资合伙人 Jeff Jonas 表示:“当市场动荡时,投资者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资产。在当前的环境中,我希望投资者会更加关注那些更具创新性的公司。”他还指出,历史上,利率下降往往会推动生物技术公司的估值上升,使得早期投资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我认为你会看到投资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利率下降也可能为私募市场带来“动能”。
在高利率环境下,风险投资公司筹集新基金所需的时间更长,导致新投资的节奏放缓。因此,较低的利率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资金将流入风险投资公司,最终惠及初创企业。
尽管行业不希望资本市场出现无序局面,但药物公司开发药物需要资本投资。因此,希望利率的下降能够帮助投资退出周期更加顺畅地运转。
尽管如此,美联储的降息并不能一蹴而就解决所有问题。当前的利率仍然远高于疫情初期生物技术行业繁荣时期的水平。此外,2020 年和 2021 年大量公司过早上市的后遗症仍在影响行业,导致过去三年的 IPO 数量显著减少。
Part 4
并购活动放缓
相关数据显示,生物技术领域的公开市场并购活动也出现了放缓。
自 5 月初以来,仅有五家上市生物技术公司以至少 5000 万美元的预付款被收购,而这一数字仅为前四个月的五成。制药公司们似乎更倾向于通过并购廉价的初创公司来填补其研发管线。
生物技术市场本质上也是周期性的,容易受到情绪和情感驱动,导致股市波动。当市场上行时,行业会有一种“错失恐惧症”(FOMO),当市场下行时则充满恐惧。
Samsara BioCapital 创始人 Srini Akkaraju 指出,从历史上看,利率变化对并购环境的影响较小。低利率通常会让普通投资者重返生物科技领域,从而推动 IPO 活动,但这一影响是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
Xontogeny 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Chris Garabedian 认为:“降息无疑会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打开大门。”但他也警告说,“其他宏观因素将对生物技术行业的私人和公共投资产生更大的影响。”
Part 5
对中国市场有何影响?如何应对?
美国的降息决策不仅对美股医药板块产生了影响,也为港股医药市场带来了资金面的宽松局面。
银华基金的基金经理马君认为,美国此次降息 50 个基点,超出了市场预期,进一步打开了成长板块的空间,尤其是生物医药板块。美国降息将带动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活动回暖,二级市场资金面的宽松也有望持续。尤其是对于创新药企,资金的宽松不仅带来融资便利,也可能带动订单的回升。
从历史数据来看,创新药投融资具有周期性,经过几年的低谷之后,未来可能会迎来新的高峰。马君分析,这种现象可以通过股价波动和技术积累的对比来解释。技术进步通常需要时间来沉淀和发展,而资本市场的反应往往是脉冲式的。因此,在底部区域采取定投策略可能更符合创新药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对于中国的创新药和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如何应对全球投融资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美国降息带来的资金宽松,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前,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加大研发投入。然而,面对全球市场的资金波动,中国医药企业应当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
企业应充分利用当前的资金宽松环境,积极拓展国内外融资渠道,尤其是注重国际资本的引入。通过与海外投资者的合作,创新药企可以获得更为稳定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度过研发的关键时期。企业还需要关注全球市场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确保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在资本市场方面,企业可以考虑通过灵活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方式,合理优化资本结构,以应对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综上可见,美联储的降息虽不能一举扭转生物技术行业的颓势,但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一定的复苏动能。在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生物技术行业能否借助这次降息东风走出困境,还需观察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而面对全球投融资环境的变化,中国创新药和生物医药企业也需在资金、技术和市场布局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把握市场机遇,推动自身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参考材料:
- Can the Fed’s rate cut change biotech’s ‘new normal’? - Biopharma Dive
- Here's what today's Fed rate cut means for biotech, pharma and venture capital - Endpoints News
- 马君: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创新药有望率先回暖? - 银华基金
来源:国际医药商情
撰稿:John 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