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从五行理论到美丽多组学: 整合医学视角下的东方美妆体系的未来展望

来源:国际个人护理品生产商情 发布时间:2024-12-11 409
个人护理品原料配料检测及测试技术 技术前沿
改变世界的三把钥匙:前沿科学研究进展报告(第29集)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医五行理论与皮肤多组学研究之间的潜在联系与相互作用。中医五行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系统论的整合思维;多组学研究则是现代生物学从多个层面解析生命现象的综合性手段。通过对二者的剖析,尝试寻找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切入点,与西方精准医学的功效护肤理念不同,本文试图从整合医学角度,来探讨中西医融合美容和东方美妆体系的新可能。

 

引言


与古典物理学的还原主义方法和原子式思维不同,现代物理学系统论认为科学需要更整体的视角,系统论关注的是物理结构中的组成部分的关系和相互依赖的问题。系统论拒绝那种分析个人行为的原子式研究,代之以考察一个个体与其他人的网络和关系问题。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并且皮肤器官与人体的暴露组、微生物组、表观遗传学、转录组、代谢组等多组学视角下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体温调节系统等生命子系统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中医五行理论,还是肠-脑-皮肤轴领域的最新基础科学研究成果,都在预示着,当前红得发紫的精准医学功效护肤理念,可能不是化妆品科研的唯一方向。整合医学,可能代表者化妆品科研的新未来!

 

中医五行理论概述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行”即运动变化、运动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构成。五种物质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已经不是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 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概括。五行归类: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分归于五行之中,构成了五行系统。


五行学说主要是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制 约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相生的含义是相互促进、助长。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 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孳生,循环无尽。相 克的含义是相互制约、克制。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 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 下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存在着相互滋生、 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只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辅相成,才能运行不息!  


中医五行理论不仅仅是简单的五种物质分类,它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等关系,阐释了人体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以及病理状态的传变规律。例如,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体现了肝对心在生理功能上的促进作用;而肾属水,水能生木,反映了肾对肝的滋养关系。这种脏腑间的关联网络构成了中医对人体整体认识的重要基石,强调整体性、动态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多组学研究简介


 多组学研究技术在近几十年得到迅猛发展。基因组学研究生物体的全部基因信息,揭示遗传信息的奥秘;转录组学关注基因转录产物的表达变化,反映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状态;蛋白质组学侧重于研究蛋白质的表达、修饰与相互作用,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其变化直接影响细胞功能;代谢组学则着眼于生物体内小分子代谢物的整体变化,是生物体表型的直接反映。多组学研究通过整合不同层面的数据,能够更全面、深入地解析生命过程中的复杂机制,如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药物作用靶点等。


. 基因组学进展
近年来,基因组测序技术不断革新,成本持续降低,使得大规模全基因组测序成为常规研究手段。例如,长读长测序技术(如 PacBio 和 Oxford Nanopore)能够更精准地解析基因组中的复杂区域,包括高度重复序列和结构变异。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这些技术有助于发现与罕见病和癌症相关的新型基因突变。同时,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蓬勃发展,通过对不同人群基因组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人类进化历程中的遗传漂变、基因交流以及适应性选择的分子基础。


美国雅诗兰黛集团经过15年的深入研究,已成为基于“色提因”表观遗传学全链网研究成果之下的新一代护肤品牌,通过其科技成分激活调节sirtuin长寿基因,重新激发老化细胞的活力,重塑细胞的饱满形态,并增加健康细胞的数量,以此解决皮肤老化问题,实现肌肤抗衰。


. 转录组学进展
转录组学领域见证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崛起。该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解析基因的表达谱,从而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在肿瘤研究中,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发现肿瘤组织内部存在多种不同转录状态的细胞亚群,这些亚群在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此外,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的出现,将基因表达信息与细胞在组织中的空间位置相结合,为理解器官发育和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对黑色素细胞生理学的最新研究表面。黑色素的形成的过程中有一类关键因子-MITF(黑素细胞诱导转录因子)。MITF被激活后,能够利用M-box(转录调控元件)来调节TYR及TYP-1、TYP-2(酪氨酸酶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黑色素的生成。可以说,在黑色素生成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了解MITF如何启动并合理干预有助于从根源上减少黑色素生成。


片仔癀化妆品,通过联合云南文山苗乡建立三七联合研究中心,利用多组学分析平台,深入三七活性成分健康白的靶点和通路分析;利用分子动力学研究平台,确定松口蘑活性成分有不仅可调控皮肤抗衰靶点,同时可调控美白靶点。基于美白科技的多组学研究成果,片仔癀化妆品已经取得了30多项美白特证配方研究成果。


. 蛋白质组学进展
蛋白质组学在质谱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进步。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质谱仪能够更准确地鉴定和定量蛋白质。例如,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生物标志物发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血浆蛋白质组的分析,鉴定出一系列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了潜在的靶点。同时,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如冷冻电镜技术的突破,使得对蛋白质三维结构和功能机制的研究更加深入,有助于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


现代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在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多种蛋白质和代谢物的表达发生动态变化,参与细胞增殖、迁移、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重塑等过程,为开发促进创伤修复的新疗法提供了蛋白质组学视角的潜在新靶点。


. 代谢组学进展
代谢组学专注于生物体内小分子代谢物的分析。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分析通量和覆盖度上有了很大提升。在疾病研究中,代谢组学能够反映生物系统对疾病的代谢应答。例如,在糖尿病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尿液和血液代谢组的分析,发现了一系列与糖代谢、脂代谢紊乱相关的代谢物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有助于疾病的诊断,还为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此外,代谢组学在营养科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可用于评估不同饮食模式对人体代谢健康的影响。


代谢组学最新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皮肤中异柠檬酸等多种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通路受到影响,这些变化与皮肤临床参数及微生物组的改变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皮肤衰老过程。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研究,通过16S测序、宏基因组学及短链脂肪酸靶向代谢组学等技术,已有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发现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短链脂肪酸含量减少,肠道肺炎克雷伯菌含量升高,且与皮肤疾病的复发及炎症反应相关,为肠道微生态环境与皮肤疾病的关系,提供了越来越显著的科学证据。


. 微生态组学进展
在本专栏的第17集中,我们曾经谈到:每个成年人体内及体外的细菌数量超过1兆个,总重量高达1.5公斤左右。数以万亿计的细菌、真菌、病毒、古细菌和小型节肢动物定植于皮肤表面,共同构成皮肤微生物组。皮肤微生物组,与皮肤表面的角质层组织、皮脂分泌物、微生物生长环境等共同构成了皮肤微生态系统。皮肤微生态的多元化平衡,对皮肤的健康具有至关的重要。皮肤的微生物群,正常情况下,与我们的皮肤组织和谐共处,不会引起炎症或感染。然而当皮肤微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就可能引发产生皮肤炎症和疾病。


2023年4月13日,斯坦福大学Michael A. Fischbach团队在国际顶尖的学术期刊《科学》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ngineered skin bacteria induce antitumor T cell responses against melanoma”的科学论文。该论文研究发现,通过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功能化改造之后,新型的表皮葡萄球菌能诱导产生肿瘤特异性T细胞,该T细胞成熟后具有减少局部和转移性黑色素瘤的生长,可能实现抑制黑色素瘤的临床功效。该研究为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具有治疗意义的微生态药物制剂的新可能。

 

中医五行理论与多组学研究的潜在联系


中医五行理论源远流长,其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为基础,构建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与自然界相互关联的理论框架。而多组学研究,涵盖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个领域,旨在全面、系统地揭示生命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与复杂网络。二者虽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科学体系,但在对生命系统的理解与阐释方面可能存在相通之处。


. 整体观念的契合
中医五行理论的整体观念与多组学研究的系统性有相似之处。五行理论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通过五行关系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多组学研究也是从多个分子层面综合解析生命系统,强调各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信息交流。例如,在研究某种疾病时,中医从五行失衡的角度分析全身脏腑的变化,而多组学研究则可通过检测不同组学层面的分子标志物变化,描绘出疾病相关的分子网络变化全貌,二者都不是孤立地看待生命现象。


2022年开始,定位东方彩妆品牌的花西子在首席科学家李慧良教授的领导下开始逐步建立“东方美妆体系”,探索东方美的解决方案,先后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开展对东方本色的调查研究、发布《东方本色:基于皮肤本态的中国女性肤色伴随特点研究》等研究成果;针对一万多名中国女性开展多色彩模型及肤色色号数据库构建……四年间,花西子逐渐构建了东方美的理论基石。


花西子的东方美妆体系,是基于整体观、辨证论治和整合医学思想,在中医阴阳、 五行、藏象、气血、经络等基础理论和中国传统审美观的指导下,以中医的思维去认识人体损美性变化,分析病因病机,用中医特有的方药、精油香氛、 食疗、针刺、艾灸、拔罐、推拿、传统健身术等方法,结合现代多组学和药理学理论,以恢复人体形神健康美丽为主要目标的具有中国优势特色的化妆品研究与应用体系。


2024年9月25日,中国美妆品牌花西子在上海举办其首次全球新品发布会,重磅发布花养科技最新研发成果:“花养玉容”系列彩妆产品。花西子在本次发布会上发布的“东方美妆研发体系”,构建起了从科技到文化“软硬双研”的全链路研发体系,是品牌实现前沿技术突破的重要保障,也为中国美妆的研发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 功能关联的对应
从五行的功能属性来看,其与多组学研究中的一些分子功能和代谢通路可能存在对应关系。以木行对应肝的疏泄功能为例,在多组学研究中可能涉及到肝脏细胞内的脂质代谢通路、氧化还原酶相关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调控等。肝主疏泄可调节情志、促进消化吸收等功能,而这些功能在分子水平上与神经递质代谢、胃肠道激素分泌及相关信号通路密切相关,这些通路在多组学研究中均可被深入探究与量化分析。


已有研究指出: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婴幼儿,早期肠道内梭状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定制增多,能增加特应性皮炎的风险。研究指出,特应性皮炎的严重程度与肠道双歧杆菌以及乳酸杆菌的数量成负相关,并指示出肠道菌群失调主要发生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传统饮食人群的肠道菌群具有多样性,膳食纤维在肠道被有益菌发酵利用,而高糖高脂的饮食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使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


福瑞达集团旗下的瑷尔博士品牌,从2019年首次提出微生态科学护肤品牌定位开始,这些年来就一直从学术研究、平台搭建到产品创新,不断推进微生态研究的成熟。如在第四届皮肤微生态大会上,瑷尔博士就透露已成功建设皮肤菌群与皮肤生理参数相关性数据库、皮肤菌资源库、皮肤菌作用机制数据库,以及皮肤菌益生元的筛选和应用,初步形成了微生态科学护肤的闭环体系。


. 疾病阐释的互补
中医五行理论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注重辨证论治,根据五行的异常变化判断疾病的性质与传变。多组学研究则能精确地揭示疾病发生时基因、蛋白质、代谢物等分子水平的改变细节。二者结合可优势互补,中医五行理论为多组学研究提供整体的、宏观的疾病认识框架,多组学研究为中医五行理论的疾病阐释提供微观的、物质基础层面的证据。例如,在肿瘤研究中,中医可依据五行理论判断肿瘤患者的整体体质状态与脏腑失衡情况,多组学研究则可明确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异常蛋白表达及代谢紊乱特征,从而为中西医结合的肿瘤治疗策略制定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2023年8月27日,贝泰妮旗下全新祛痘品牌"贝芙汀"在上海成功发布,贝芙汀是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集团推出的新星祛痘品牌,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痤疮诊疗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分级定制 精准抗痘”的理念,利用AI技术科学分级,融合祛痘护肤品和美容食品等多通路个性化的、定制化的祛痘解决方案。

 

结论与探讨


整合医学研究泰斗专家樊代明院士认为,整合医学是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与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形成更符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医学体系;他反复强调过整合医学主张通过科学研究总结经验,同时要考虑医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更强调反向研究和否定研究,提倡正反双向思维,形成闭环式研究模式,以适应医学现象的动态变化,求得人体作为复杂开放体中的真理;樊院士还认为中医具有不可替代性,是未来医学整合发展的重要贡献者,其解决了很多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为世界第二大医学体系,在未来整合医学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


中医五行理论与多组学研究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潜在联系与互补性。通过深入探讨二者的关系,构建二者的整合研究体系,有望在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为皮肤科学基础研究、皮肤疾病防治以及功效护肤品、养肤彩妆的研发等方面开辟新的途径,促进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发展与创新应用,同时也必将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注入了整合医学视角下的新的活力与思维方式!

 

作者:陈迪,美丽面面观科普自媒体主理人、前欧莱雅集团抗衰老科研带头


参考文献:
[1] Engineered skin bacteria induce antitumor T cell responses against melanoma. Science (2023). DOI: 10.1126/science.abp9563
[2] Designer bugs as cancer drugs? Science (2023). DOI: 10.1126/science.adh3884
[3] 《超级大改造!皮肤细菌变身抗癌帮手》. 微信公众号“学术经纬”. 2023年4月14日
[4]瑷尔博士X丁香医生《国民抗初老有态度》
[5]  2023 IFSCC论文分享:多组学研究对亚洲族群皮肤老化的皮肤屏障新见解
[6] Cancer Discovery I 多组学方法揭示转移性皮肤淋巴瘤基因组及蛋白标志物动态变化,开创全新治疗策略
[7] 郁天泽, 裘卓琼, 李巍. 菌群培养组学及其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4): 582-587.
[8] 东方美妆体系(理论篇).宜格集团化妆品科创中心.2024年4月;
[9]92024 中式成分健康美白白皮书.福建片仔癀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社

 

来源:荣格-《 国际个人护理品生产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个人护理
个人护理、美容、化妆品、香水、包装等行业专业人士必读。美国《happi》与《Beauty Packaging》杂志在中国唯一合作伙伴。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