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夜间修护趋势的兴起
与欧美国家的消费者不同,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大家习惯于在夜间洗发。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曾掀起了一股“早上洗头”的热潮,在年轻人及上班族中流行。八十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打破传统观念、追求时尚及强势企业文化的渗透之下,维持整洁、干练、清新的形象成为都市新潮人群热衷的生活方式。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了,时尚之风的风向标不再偏袒“早上洗头”,据2024年最新的一则调查显示,约有八成以上的日本消费者选择夜间洗发,而早上洗发的比例只占到7.5% [1]。
近年强调“夜间修护”概念的洗护产品才刚开始在日本市场流行,也在逐步向中国市场拓展。日本企业I-ne旗下的洗护品牌YOLU抓住日本消费者夜间洗发的生活习惯,聚焦日本女性对于受损发丝修护的需求,将场景与功效相结合,成功掀起了“夜间修护”的潮流。在高度成熟、竞争激烈的日本市场, I-ne于2023年凭借BOTANIST和YOLU两大品牌超越了联合利华与宝洁,成为继花王之后全渠道份额占比第二的企业。
回归夜间洗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快节奏的生活导致早上没有充分的时间洗发。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夜间洗发比晨间洗发似乎更科学、更有利于身心健康。首先,夜晚去除皮脂后,头皮不受紫外线的照射而产生氧化应激的损伤。其次,夜间洗发除了洗护产品本身所带来的清洁及头发和头皮护理作用之外,另可能带来心理上的作用因素——香氛所带来的疗愈效果。
研究表明,香氛对人体可产生如镇静、觉醒、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等多种多样的影响[2]。当然,夜间洗发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因素,比如吹不干的话早上头发易产生毛躁、飞发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层面去规避或完善。
夜间修护产品之头发修护技术的开发
夜间洗发的风险何在?头发的形状是由发丝中蛋白质间的氢键决定的,而氢键的形成程度则取决于头发中的水分含量。洗头时大量的水分子会打断氢键,此时的头发变得相对柔软,但随着水分的挥发氢键重新形成(图1)[3]。夜间洗发后,如在入睡前未能将头发充分地吹干或自然晾干,则此时的氢键还未完全形成,由于枕头对头发产生的压迫易使得头发变形并被接下来形成的错位氢键所固定,导致第二天的飞发、翘发、毛躁、不规整等问题。那么如何减少氢键的错位呢?除了尽量使头发干了后再睡觉,从洗护产品技术层面则需要适当地添加保湿因子及防断发有效成分,防止和改善氢键的错位形成。
图 1. 水含量对头发形状影响的示意图
另一方面,将上述头发修护有效成分有效地运载到发丝是另一个技术核心。众所周知,絮凝是重要的洗发水配方技术关注点。其是在冲洗过程中由阳离子高分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因正负电荷的吸引作用形成一种类似“水凝胶”的过程(图2ab)[3]。研究表明,絮凝可以帮助洗发水中包括香精在内的各种活性成分更高效地附着在头发上[4]。笔者们开发的Off & Relax SPA Silky Night Repair洗发水,通过选用牛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INCI:椰油酰甲基牛磺酸钠、椰油酰甲基牛磺酸牛磺酸钠)与高含氮量的聚合物(INCI:聚季铵盐-10)进行组合,提高了絮凝的形成效率。而护发素则是通过优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INCI:山嵛基三甲基氯化铵)与高级脂肪醇(INCI:鲸蜡醇、硬脂醇)的比例,建立紧密且牢固的双分子膜层状胶网结构,在冲洗过程中帮助修护成分和香精等实现高效附着(图2c)。
图 2. 洗发水中絮凝及护发素中双分子膜层状结构作用示意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Off & Relax SPA Silky Night Repair系列(图3)融合了发丝修护与香氛疗愈理念(将在下段中介绍),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夜间修护”产品。其头发修护效果的测试评价效果如下所示。
图 3. Off & Relax SPA Silky Night Repair洗发水及护发素
头发保湿技术
不同于皮肤保湿剂,用在冲洗型洗护发里保湿剂需要能够首先有效地沉积在头发上,且不对头发的手感起负面影响。我们优选了具有适当聚合度及亲水亲油平衡的聚丙二醇类聚合物(INCI:聚丙二醇-34),实现抑制飞发的功效。
实验方法:使用测试样品处理亚洲人受损发质发束,干发后进行拍照,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飞发面积,计算飞发增减率。
实验结果:护发素处理后的发束飞发面积平均减少了28.45%,图4为实验图像例。
图 4. 洗发水处理前后的发束图像
头发受损修复技术
基于发丝受损是一个由外至内、由浅至深的过程,我们将受损修复技术分为三大要素:① 利用油脂类成分覆盖头发表面,形成外围保护膜;② 使用与头发角蛋白结构类似的成分填补内部空洞;③ 利用分钟架桥作用修复与强化头发内部的化学键。对应以上机理Off & Relax SPA Silky Night Repair系列产品分别使用了角鲨烷、水解角蛋白、海藻糖等成分,实现防断发的功效。
实验方法:使用测试样品处理亚洲人受损发质发束,干发后连续梳理发束100次,观察断发数量。
实验结果:未处理的发束断发为144根,洗发水护发素处理后的发束断发仅为15根,断发改善率高达89.58%。
夜间修护产品之香氛疗愈技术的开发
本文中的夜间修护系列Off & Relax SPA Silky Night Repair洗护产品中所使用的香精由原宝洁公司(日本)首席调香师春原吉美女士调制。从图5的意识色谱图(Mind Chromatogram)可见[5], 该香精将自然清新的果香如西柚、杏、黑醋栗叶等作为前调,强调一种天然、愉悦、新鲜且持久的清洁感。同时,在中调中加入铃兰、小苍兰等增加香气的质感。后调中则加入檀香、琥珀、麝香等具有柔和、持久、温暖、舒适的香氛因子,旨在增加入睡前的放松和舒缓感。
图 5. Off & Relax SPA Silky Night Repair洗发水及护发素香精的意识色谱图
香氛的疗愈效果此前多为主观判断。从科学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将香氛引起的情绪变化通过身体的生理指标反映出来。
换言之,就是将这类心理变化用可视化的数据精准地表示出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生理变化可以通过一些指标,如血压、心跳的变化;皮肤血流的变化;唾液中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变化;脑波的变化等进行检测[6,7]。因嗅觉是人类五个感官系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中唯一一个直接与负责情绪的大脑边缘系统相相连的器官[8],香味到达大脑后仅需要0.1秒即可通过脑波呈现[9]。笔者们通过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合作,采用脑波仪检测人体在使用Off & Relax SPA Silky Night Repair洗发水及护发素前后的变化。此方法的特征是通过对上万名志愿者的临床实验,历时二十年,建立起了情绪与人体内信号、荷尔蒙、脑波之间相互关系的大数据。在完全排除外界干扰的前提下,得到一种能自动将情绪变化产生的信号瞬间被脑波识别、并转换为可视数据的独特algorithm(算法)。根据这种算法,可实时检测外界因素所引起的脑波变化、并关联出相应的体内荷尔蒙水平的变化,实现类似“读心术”般的可视化操作。
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人数:24位健康的年轻人
测试周期:28天连续测量(14天对照测试+14天测试样品的使用测试)
测试样品:Off & Relax SPA Silky Night Repair洗发水及护发素,用脑波仪记录每天入浴前后使用该香波和护发素前后的数值,具体表现为:入浴前,戴上脑波仪,测试一分钟,用测试样品洗发后,再次戴上脑波仪测试一分钟,连续测量14天,取其平均值。
对照测试:被测试者自用的香波及护发素,与测试组同样的测试周期和方法。
睡眠测试:Control组为被测试者自用的香波和护发素;Intervention组为使用Off & Relax SPA Silky Night Repair洗发水及护发素组。使用谷歌研发睡眠测量仪FitBit分别进行Control组和Intervention组睡眠效果测试。将睡眠周期分为清醒(WK)、快速眼动期(REM)、N1(入睡期)、N2(浅睡期)和N3(深睡期)。
图 6. 使用Off & Relax SPA Silky Night Repair洗发水及护发素前后的压力测定
图 7. 睡眠效果的测定
结果显示,测试产品使压力下降了2.97%(图6)。另外,虽然睡眠测试并未获得有统计学意差的数据,但N3深睡期的个别数值产生了具有有意倾向的数值(图7)。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测试产品具有缓解压力的作用;且在夜晚使用测试产品还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助眠效果。而这些效果的产生都可能是源自洗发水及护发素中的香精。
结语
建立在亚洲人夜间洗发的习惯之上的夜间修护用的洗护产品正在逐步形成趋势。将这一多年来的洗发习惯与情绪洗护的最新理念相结合,科学地设计产品的技术,则不仅可以起到清洁与护发的作用,其香氛还可带来心理疗愈的效果。这类产品在配方设计上,除应注重分别优化洗发水及护发素所用头发修护技术的效率外,还可积极地探索香氛成分在洗发过程中通过嗅觉系统对神经系统产生的舒缓作用,从而有助于在夜间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夜间修护加情绪洗护的产品开发路线前景可期!
作者:王放放1,林娴婷1,杨建中1,2
1美研创新株式会社,2株式会社O and R
参考文献:
[1] “晚上洗发比早上洗发更健康?热水洗发作为一种现代护发习惯,也在暗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https://kufura.jp/beauty_health/hair-makeup/455452, 2024, 1
[2] 樱井和俊,“香味的分析及其作用效果”,日本食生活学会志,2010,21(3),179-184
[3] 杨建中,《用于洗护发技术中的科学基础》,中国化妆品行业,2010, S1.
[4] Noriko Kanei, Tatsuya Kodama, Tomoyoshi Harigai, Effect of Coacervate of the Cationic Polymer and Surfactant on the Adhesion of Fragrance on the Hair, J. Soc. Cosmet. Chem. Jpn. 2017, 51(4), 311-316
[5] 春原吉美,“ 利用意识色谱法将气味可视化和数字化(情绪可视化和数字化EVD)-人工智能能成为调香师吗?”,感性工学,2020,18(4),187-193.
[6] 甘智斌,杨建中,“用心理神经免疫学指引头皮护理与抗衰老”,HAPPI CHINA, 2023, 11, 34-41.
[7] 王放放,林娴婷,杨建中,“亚洲人头皮健康白皮书之屏障及护理”,Off & Relax 品牌研发中心,2024, 8.
[8] 光田恵, “家政学与气味教育”,日本家政学会志,2015, 66(12), 633-638.
[9] M. Kato, T. Okumura, Y. Tsubo, et al,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odor representations in the human brain revealed by EEG decoding”,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22, 119 (21), e2114966119.
来源:荣格-《 国际个人护理品生产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