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当前,中国化妆品市场已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据中国香妆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跃居全球第一大化妆品市场。同时,中国市场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此迅猛的市场发展态势与深刻的消费理念转变下,化妆品企业亟需寻找新的突围路径。
11 月 28-29日,由荣格工业传媒主办、广东省化妆品质量管理协会、日中化妆品国际交流协会、华南理工大学日化行业校友会、泰国化妆品集群贸易协会等协会支持的「PCT 2024 个人护理品技术高峰论坛暨展览会 • 广州站」(以下简称 PCT 广州站)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7000 平方米,250+ 展商,5000+ 行业代表参与,10+ 主题论坛,内容涵盖防晒美白、保湿抗衰、修复舒缓、天然可持续发展、法规检测、合成生物等热点领域,约 150 位来自国内外品牌、供应商、科研医疗机构等一众专家演讲嘉宾轮番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行业洞察、下一轮个护风口赛道等真知灼见。
突围,美妆加速度!
「美妆个护行业正面临变革的关键时期,许多技术创新正在重塑行业发展图景。」荣格工业传媒总裁刘奕伶女士在开幕欢迎辞中指出,消费者将获得更多工具和方法来实现个性化护理方案,另一方面美妆产业链也在各领域不断探索突破性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消费者正从追求速效转向注重长期维护。她特别强调,AI、AR 技术在配方开发、消费者互动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
当下,全球抗衰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革命转变,化妆品从传统的「抗衰老」向「逆转细胞衰老」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DIOR 迪奥美妆部产品科学传播总监 Virginie Couturaud 博士带来了一场关于皮肤逆龄创新的深度分享《逆转衰老—DIOR 率先将衰老科学应用于皮肤》。一项覆盖韩国、中国、法国、美国、中东和日本等 6 个国家,涉及 4800 名受访者的大型国际研究得到的数据显示,93% 的中国消费者认为自己能够变得更年轻,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凸显出中国市场对逆龄科技的强烈需求。迪奥研究中心已开发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独家生物打印皮肤模型,分别用于研究炎症和衰老(2022 年)、干细胞耗竭(2023 年)以及衰老细胞(2024 年)。今年,DIOR 科学发表了与法国LabSkin Creation合作的研究成果,在具有免疫细胞和血管的全新 3D 打印皮肤模型上,研究人员发现老年皮肤(57 岁)的免疫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年轻皮肤,以及在紫外线照射后,老年皮肤中甚至未检测到功能性免疫细胞,而年轻皮肤则依然显示出被激活的免疫细胞。
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生物表面活性剂也在变得更加“绿色”。斯拜科生物副总监王会玉女士在《高活性多功能生物表面活性剂 SpecBio®SL 系列》演讲中深入剖析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生物表面活性剂以其独特优势正逐步替代传统合成产品。数据显示,糖脂市场预计在 2022-2032 年将以 8% 的复合增长率扩张,此类产品可降低能耗 15-80%,减少 50%以上的空气污染,在个护、家清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中医药的灵感在化妆品中应用的创新正迎来突破性发展机遇。作为拥有 15321 种植物药资源的大国,中国在天然活性成分研究领域具备独特优势。三蚁科技研发总监王东明博士在《中草药天然活性成分智造应用与抗衰新视角》的演讲中深入剖析了中草药活性成分的创新开发路径。以人参为例,其 180 多种人参皂苷中,真正贡献主要功效的是含量极低的稀有皂苷,如 RG2、RG3 等。这些稀有活性物质往往是植物在恶劣环境中进行次级代谢的产物。生物转化技术可实现这类稀有活性成分的规模化制备,使含量不足万分之二的宝藿苷等高活性物质获得产业化可能。基于酶催化理论体系,三蚁科技开发出 20 多种特异性酶制剂,在天然活性成分制备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中国消费者对抗衰产品的三大核心诉求依次为紧致肌肤、减退细纹和预防皱纹,同时对细胞增殖和胶原再生等科技创新表现出浓厚兴趣。作为拥有 93 年历史的民族护肤品牌,百雀羚研发首席技术官蒋丽刚先生在《百雀羚产品背后蕴含的化妆品科技》的演讲中深入剖析了品牌的科技创新路径。通过对 5000 名中国女性的深度调研,百雀羚与北京工商大学联合发布了一份突破性的中国女性皮肤衰老规律研究报告。研究显示,中国女性皮肤衰老可分为四个关键阶段:18-30 岁的潜伏期、31-42 岁的发生期、42-48 岁的快速衰老期,以及 48 岁后的稳定期。与西方女性相比,东方女性更易出现细小皱纹且皮肤敏感度更高,这为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指引。在抗衰技术创新方面,百雀羚携手德国默克开发了原初因 2.0 活性成分,通过曲普鲁丁、羟基脯氨酸等成分组合,显著提升了皮肤胶原蛋白合成。百雀羚基于人参皂苷和积雪草皂苷的协同增效,构建了针对慢性炎症衰老的创新解决方案。蒋丽刚也分享了百雀羚正积极探索 AI 技术在活性物筛选和产品开发中的应用,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动力学等前沿手段,为中草药现代化开辟新路径。
在化妆品功效成分领域,胶原蛋白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锦波生物国际原料部总经理周大为博士在《A 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与细胞极性及皮肤健康》的演讲中对胶原蛋白的研发创新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解析,以一个创新视角切入,将胶原蛋白与细胞极性的关系作为研究突破口。细胞极性对皮肤组织的正常功能和代谢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胶原蛋白网络的结构和分布直接影响着细胞的极性变化。在技术路线方面,锦波生物开发的 A 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ARHC)实现了三个关键性突破:百分之百人体氨基酸序列、完整的三螺旋结构、以及经过 100 万以上临床案例验证的安全性。研究显示,在仅添加 50ppm 的低浓度条件下,该类胶原蛋白就能显著改善法令纹。在基因表达水平上,0.5 ppm 的添加量就能使 Kindlin-1 表达上调 37%,在 50ppm 时更是达到惊人的 508% 提升。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院长杨斌教授的演讲《胶原蛋白在医美领域的应用进展》则从临床应用的视角,为与会者带来不小的启发。通过电镜观察发现,80 岁老年人皮肤中的胶原纤维呈现断裂和紊乱分布,这种变化不仅涉及 I 型和 III 型胶原,也包括半胶原的损伤。在胶原蛋白制备技术的演进方面,杨斌教授指出,从最初的动物源提取到重组表达,再到人源化工程,每一步技术突破都在推动医美领域的创新。「一个理想的医美级胶原蛋白产品应具备四个特征:完全人源序列、相似氨基酸序列、热稳定性和严格的质控体系……目前,胶原蛋白类产品在医美领域仍面临不少挑战,特别是在生物合成技术和临床应用技术壁垒方面。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突破,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产品的问世。」
从原料到机理,抗衰突破路径呈现多元化发展
今年年初,我国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的发布,抗衰老产业迎来政策东风。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抗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500 亿元大关,而在功效备案端,2023 年抗衰类产品的增速已远超护肤大盘平均水平。在消费升级与政策利好的双重驱动下,本土品牌正在这一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这一背景下,在本届 PCT 2024 广州站的「保湿抗衰」会场中,不少业内专家就抗衰技术创新展开深入探讨。
POLA 首席研究员楊一幸(Kazuyuki YO)先生发表了《抗皱成分:从基础到升级》的主题演讲。博深化学技术总监李转媚女士分享了《液晶乳化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的研究成果。盛德百泰技术支持徐春潇女士带来了题为《K.O. 时光,焕发青春:维生素K2的护肤新境界》的报告。格纯生物首席科学家陈封政教授介绍了《全乙酰化透明质酸钠及其在配方中的协同性研究》的最新发现。迪诺薇华总经理孙璞女士作了《可透皮的重组 IV 型胶原蛋白——根源抗衰,深入焕活肌肤》的专题报告。Silab 法国茜莱博中国区总经理孙鹏先生分享了《探索衰老的起点和终点》的研究心得。资生堂中国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寇俊晞女士发表了《聚焦皮肤形态的护肤新靶点-维持真皮“Dynamic Belt”——分析技术的革新:“4D 数字皮肤”》的演讲。
大水滴熬夜肌实验室主任沐风博士分享了《熬夜肌肤科学护理:前沿研究与创新成果》的研究心得。济肽生物研发总监王文智博士带来了《多肽抗衰:应用前沿与研发新趋势》的专题报告。同隽医药市场策划陈晓玲女士探讨了《多肽在美妆领域的应用与技术创新》。中华海洋生技、广州骏朗、中国医药大学江秀梅教授介绍了《源自永续褐藻的永恒美丽- FucoSkin® 海藻精華精准抗衰与抗光老化》的研究成果。欧瑞莲首席科学家陈志华女士分享了《皮肤长寿的研究》。无限极美妆护肤研发高级经理太美灵女士带来了《用科技焕发中华养生新魅力-皮肤延衰》的真知灼见。瑞德林生物高级产品总监郝伟先生探讨了《穿越周期的品牌力量—一定位视角下玻色因的第三次浪潮》。优然生物高级产品经理周琦女士分享了《基于 X 世代抗衰市场调研的熟龄肌抗衰解决方案》。艾迪科项目经理廖敏女士介绍了《一种新的多功能型多元醇环己基甘油》。半亩花田研发总监张晔翔先生带来了《国人年轻女性身体皮肤干燥研究及解决方案》的精彩分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孙廷丽女士探讨了《微生态化妆品及其功效评价策略》。
科技赋能头皮毛发护理,从功效创新到体验升级
头皮健康已成为美妆个护领域的新蓝海。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八成消费者表示有头皮或头发健康困扰,其中脱发问题尤为突出。在消费需求的推动下,2023 年中国护发产品市场规模达到 620.90 亿元,同比增长 3.4%。全球化妆品巨头也频频布局,汉高收购资生堂和沙宣的美发护发业务,联合利华投资 Straand 并收购 K18 等等,头皮护理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竞争。在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升级的背景下,一众专家在本次 PCT 2024 广州站「头皮与毛发护理」会场分享了不少重点技术与趋势见解。
自然堂集团研发总监张国栋先生分享了《喜马拉雅自然高科技修护敏感头皮》的研究成果。兮儿健康产品经理龚梦婕女士介绍了《黄柳蒿浓缩液在发用产品中的功效及安全性评测》。奥利集团董事长助理兼研发副总监钱佳博士发表了《仿生科技赋能,洗护升级更高效》的演讲。科思化学科学家夏俪琪女士带来了《追光而遇,沐光而行:重塑积极性,针对“极度疲劳”群体重塑“松弛生活”》的主题报告。汉宁化学首席技术官唐振宇博士作了《Cosmecare 594:温和守卫洗护产品x高效防腐科学保鲜》的专题分享。菁萃生物总经理毛勇进博士探讨了《天然、温和、精简、多效—一种全新体系洗发水的开发和思考》。伊斯佳股份首席皮肤研究官康嘉欣博士分享了《头皮抗衰新研究与产品创新思考》的研究心得。
阿道夫研发总监马铃女士带来了《预防白发产品的开发》的专题分享。吉曜生物技术支持工程师淡竹先生探讨了《功能性硅油乳液在头发表面的沉积效果和应用研究》。昆山京昆首席工程师谢文龙博士介绍了《微生态友好的阳离子调理剂》。瓦克化学技术经理周旭先生与蔡小芳女士共同分享了《护理有道,塑造多元化秀发》的研究心得。环亚洗护研发总监李强博士带来了《科学与创新的头皮护理时代-滋源品牌的研究进展与技术突破》的精彩报告。
安全、可持续如何平衡?Clean Beauty、ESG 如何走深?
根据天猫国际数据,2023 年纯净美妆类目新品牌成交同比增长 236%。美国 NPD 数据也显示,疫情期间虽然美妆产品总体销售额下跌 14%,但纯净美妆产品销售额却逆势上升 11%。从雅诗兰黛重塑红石榴系列,到欧舒丹推出环保替换装,再到香奈儿牵头发起可持续化妆品追踪联盟(TRASCE),在原料、配方、生产、应用等各个环节,可持续发展已超越企业边界,成为全球美妆产业的共同追求。本次 PCT2024 广州站的「安全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带来了多维度的专业解析。
可持续创新浪潮之下,欧莱雅(中国)研发与创新中心经理及北亚 ESG 事务负责人臧珊珊博士分享了《从源头做起——绿色科学如何推动美容行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的见解。依沙氏生物首席主任朱洪先生作了《以油养肤的王牌为什么是它?》的主题演讲。Cargill 嘉吉美丽护理亚太区技术经理张彦先生介绍了《BotaniDesign—高皮肤耐受性,替代凡士林的天然解决方案》。亨安精细化工总经理鲁作栋先生分享了《当下内卷情况下化妆品防腐剂解决方案》。袋鼠妈妈研发总经理严二平先生探讨了《针对脆弱人群的产品开发思路》。埃肯有机硅个人护理高级技术服务工程师袁敏女士带来了《埃肯"硅"话个人护理安全可持续新思路》的报告。LG生活健康责任研究员李峻昊先生分享了《中国唐代皇室美容古方的皮肤作用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
上海市毒理学会秘书长、华代生物首席科学家程树军博士分享了《绿色可持续植物美妆的安全思考与案例分享》。嘉桦生物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宏明先生带来了《白桦树汁在个人洗护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的研究成果。卓科生物市场总监击一鸣女士探讨了《自然绽放美丽,纯净养肤彩妆新篇章》。光希品牌创始人王海龙先生(光希老王)分享了《透皮吸收和LNPs脂质颗粒的开发应用——院线A醛抗衰实践》的创新经验。
修护科技引领护肤市场,舒缓赛道的突破与创新
敏感性肌肤问题已成为当代消费者最关注的肌肤健康议题之一。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环境压力增大,敏感性皮肤人群基数持续攀升,市场研究显示,预计到 2030 年,中国女性敏感肌人群占比将提升至 45%,舒缓修护护肤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640 亿元。在这一背景下,舒缓修护品类的创新研发与技术突破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化妆品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从多维度探索舒缓修护的创新路径。
在本次 PCT 2024 广州站的「修护舒缓」分论坛上,珀莱雅集团功效性原料开发经理李响博士发表了《针对干敏肌肤的进阶修护方案》的演讲,聚源生物RHC技术推广工程师孙成硕先生带来了《美丽新"胶"点:倍可丽 6D 重组胶原蛋白》的精彩分享,克琴科技总监张碟女士介绍了《情感舒缓——全链路舒缓解决方案》。唯铂莱生物高级产品经理李一楠女士分享了《敏感性肌肤救星——ViableCare Ceramide 50 的创新及其修护舒缓应用》,逸仙电商达尔肤品牌研发负责人汪冰洁女士带来了《杏仁酸从院线到居家焕肤的应用,油痘肌护理矩阵》的深度解析,蒂普生物海外首席营销官 Charaf AKAABOUNE 先生探讨了《积雪草与敏感肌修护》,爱茉莉太平洋资深研究员白玉莲女士分享了《温和型护肤品香味与功效联想的研究》的创新成果。
花王(中国)研发中心研发总监刘彦青女士分享了《婴童脆弱皮肤及功能性神经酰胺护理》的研究成果。佰斯特、彗柏研究院市场总监何慧玲女士探讨了《线粒体能量修护与专业线护肤新纪元》。珈凯生物舒缓研究室经理周利丹女士带来了《基于皮肤痛痒觉受体的研究进展》。巴斯夫亚太区大客户与定制解决方案经理吕元娣女士深入剖析了《不止防晒,光防护与晒后修复》。溪木源科学传播负责人丁轶良先生介绍了《敏感肌全肤质护理——针对神经调控的专研舒敏组分「舒敏安」》的突破性发现。
防晒科技破界创新,美白防护的多维突破
防晒意识经过多年的消费者教育,已然深入人心,防晒产品已不再是单一的季节性需求。数据显示,中国防晒品市场呈现出远超全球的增长势头,2012 至 2021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10.5%,预计 2027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本次 PCT2024 广州站的「防晒美白」分会场,汇聚了多个行业领军企业的创新成果。
英诺皮肤世家品牌科学传播负责人王碧玮博士以《科学解构肌肤之光——INNO Pigmentation MEDISPA》为题作开场演讲,妆莱集团市场总监郭蜀雨先生带来了《颜值经济与健康观念:均匀肤色作为健康美的标准》的深度解读。爱奇士科技技术经理蔡爽女士就《防晒未来,洞见肌密:防晒剂科学作用与发展趋势探索》展开分享,仙婷创新实验室研发创新经理杨勇先生探讨了《光与皮肤:皮肤光保护天然解决方案》。甄萃总经理林华杰先生带来了《炎敏肌的抗衰美白方案》的精彩演讲,PT Wahana Kosmetika Indonesia 首席执行官 Brian Lazuardi TJAHYANTO 先生分享了《防晒产品开发》等前沿观点。
安评时代如何破局?数字化转型重塑化妆品质量风险管控
近年来,化妆品企业临一场新的合规考验。来自国家药监局的数据显示, 2024 年近前 9 个月的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数已达 70个,超过去年全年的新原料备案数。增长背后,折射出行业对产品安全性和合规性的空前重视,安全评估体系的构建已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面对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本次 PCT 2024 广州站的「法规检测」论坛上,安全合规领域的专家们带来了深度解读。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化妆品实验室负责人肖树雄先生分享了《化妆品防腐剂的质量风险》的研究成果。蜂巢互联副总经理高英涵先生探讨了《化妆品行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建设及政策介绍》。谱尼测试消费品毒理部技术负责人杜秀明先生带来了《化妆品安全评估程序及毒理学研究的应用》的专业见解。联合利华安全与环境保障中心高级毒理学家李津博士介绍了《SARA-ICE 模型- 预测皮肤致敏强度的下一代风险评估》的创新方法。青蛙王子法规功效检测中心总监陆槿女士分享了《婴童护理用品安全框架》的实践经验。
原料创新进入合成生物时代,大牌纷纷加码的背后
2024 年上半年的投融资数据显示出合成生物技术这一赛道的强劲势头——化妆品原料领域至少 10 起融资事件中,合成生物相关项目占比高达 70%。在这场科技突围的浪潮中,PCT 2024 广州站的「合成生物」论坛上,专家围绕合成生物技术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度探讨。
广东药科大学教授何秋星博士分享了《化妆品新原料开发的思考》。创健医疗公司产品总监纪白慧女士探讨了《重组 XVII 型小分子胶原蛋白一解码皮肤衰老的“底层”法则》。百葵锐首席技术官李华珍博士带来了《合成生物为皮肤健康带来的三大机遇》。川宁生物市场营销经理王莹女士分享了《市场应用思路拓展,以功效为弩,跨界破圈!》。合成生物蛋白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主任赵俊博士介绍了《细胞外基质蛋白组合在美妆护肤领域应用及问题皮肤解决方案》。凌博士研发总监王峥先生带来了《透明质酸,肝素钠复合物对于线粒体抗衰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完美日化品研发专业经理闫永涛先生探讨了《生物发酵美白原料介绍及其应用》。
全球视野,本土创新,原料创新与技术应用的多维突围
化妆品与个人护理品行业中,从原料创新到功效验证,从市场趋势到技术应用,跨维度的创新正在重构产业价值链,创新原料和新技术应用正成为行业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在本次 PCT 2024 广州站的「创新发布论坛」上,一众海内外专家从多个维度分享了创新洞察。
在东南亚市场动态方面,PT. Infinisia Sumber Semesta 总裁Dra. Mediana Hadiwidjaja 博士发表了《揭开印度尼西亚个人护理市场的秘密:把握趋势、清真法规和消费者偏好,获得全球成功》的演讲。泰国化妆品集群贸易协会副主席、Siam Natural Product Co., Ltd. 总裁 Thanathat SONTEERA 博士带来了《泰国天然产品产业绿色转型》的主题分享。
原料创新方面,杉海创新原料事业部总监詹博先生介绍了《超分子杉海晶重新定义好原料》的创新成果。丽世代市场营销部谢泽镐先生分享了《叶绿素包裹技术和大豆乳化剂》的应用经验。江南大学教授王靖教授探讨了《聚天冬氨酸钠的多重功效与应用场景》。暨科美创首席科学家项琪博士带来了《蜂王浆多肽:蕴藏于大自然的抗衰“软黄金”》的研究发现。
优嘉士研发总监蒋昌盛博士阐述了《合成创造美》的创新理念。青然新护业务开发总监邵奇妙博士介绍了《循环新生:小果咖啡渣多肽带来的头皮与秀发呵护》的创新应用。锐兴化工技术服务经理刘莉女士分享了《高天然绿色产品开发——锐兴解决方案》。安琪酵母研发工程师尤孝鹏先生阐述了《酵母与铜的双重赋能:创新发酵科技在个人护理中的应用》。汉和生物罗志珊女士阐述了《合成生物驱动高性价大健康与化妆品原料崛起》的发展趋势。沃肯新材料研发常务副院长贺帅博士解析了《化学防晒剂的趋势分析:大分子无渗透+复合高效+环境友好》。赛雅生物运营总监王焕英女士分享了《修美因——保护配方的绿色守护者与创新应用》的研究成果。SOLVAY 索尔维亚太市场推广经理吉鹏飞博士探讨了《Solsys®Care HG -新时期个护美妆行业的突破万向》。TRI-K Industries 中国区销售经理郑凯敏女士带来了《蛋白护发及 TRI-K 创新产品 Everbond-首个重建修复二硫键的蛋白》的技术突破。瑞霆生物产品开发总监倪鑫炯博士分享了《瑞肤因——基底膜多维修护的仿生材料》的创新应用。
在检测技术创新方面,盛评检测总经理吴梦洁女士探讨了《情绪识别技术:解锁消费者行为的新钥匙》。博溪通用检测高级技术总监张晓娥女士带来了《抗衰功效与精准测评》的见解。安全合规、质量控制方面,广东省化妆品质量管理协会副秘书长徐泽兵先生带来了《化妆品生产工艺验证指南》的专业解读。上海市毒理学会创会人及副理事程树军博士介绍了《3D 皮肤及微生理系统在化妆品毒理测试中的应用》的前沿技术。
针对医美院线与功效护肤结合的新思路,中国非公医协皮肤专委会秘书长吉喆女士分享了《无创抗衰技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进展》。BENEV 美国贝妮芙品牌中国区副总王位立先生探讨了《毛发医学养固中心的一站式体系搭建》。碧绽美医学总监曾瑜女士分享了《碧绽美®逐光椒颜.色素管理项目》的实践经验。慧康生物原料研发经理李哲先生分享了《一款还原婴儿肌中 I&III 胶原比例的原料:A 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I&III 融合型)》的研发突破。
在数据驱动产品创新方面,安利科创中心消费者产品研究负责人侯姣靓女士带来了《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需求洞察》。用户说了创始人林恺澌女士探讨了《消费者功效变化》的最新趋势。三立慧评总经理李静女士分享了《化妆品创新功效评价及场景化可视化应用》的创新实践。MetaNovas Biotech 首席科学家罗衡博士介绍了《AI 加生物知识图谱驱动的机制理解和功效型原料开发》的前沿技术。
产品研发的差异化探索方面,正喧研发总监鲍方先生分享了《浅谈卸妆膏研发思路》。福瑞达牛译婕女士探讨了《福瑞达绘就「微」生态「大」做新蓝图——即沐开启头皮赛道新竞速》的创新理念。
精准靶向超分子技术护肤新趋势
在森升生物企业专场「精准靶向超分子技术护肤新趋势」上,多位业内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超分子技术在护肤品领域的创新应用。
高级研发技术总监陈工带来了题为《月纯甘露》的演讲,并就《化妆品原料的革新技术——新一代超分子烟酰胺的创新应用,烟酰胺的功效与技术创新突破分享》进行了深入阐述。资深研发专家洪梅博士分享了《“油”养新高度,更享年轻“肽”,油溶多肽&油溶胶原蛋白,以油养肤配方应用灵感》的独到见解。刘纲勇博士以《超分子氨基酸表活——给你真正的“氨”全感,重新定义中国的氨基酸表活,超分子氨基酸的产品应用分享》为题,探讨了超分子技术在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突破性应用。
光合酶能,环肽新生,合成生物学赋能品牌爆品打造
生物科技正在重构美妆原料的制造范式,这种「天工造物」式的技术创新不仅实现了原料的高效表达与工业化规模量产,挖掘了美妆产业绿色制造的新潜能。本次 PCT 2024 广州站上的肽源生物企业专场「光合酶能,环肽新生:合成生物学赋能品牌爆品打造论坛」,多位学界专家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
肽源生物 CEO 肖巧学女士做了论坛开场致辞。随后,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导黄亚东教授带来了《合成赋能 • 智美新生探索品牌爆品的未来之路》的主题演讲。暨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副教授杨艳教授探讨了《对抗时光的智慧:抗光老化的创新生物科技》。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教授蔡子哲教授分享了《汲取自然能量,天然环肽的多效抗衰路径解读》。思美润官方临床导师陈冰冰女士介绍了《正确术后修复让轻医美事半功倍》的临床经验。
数字化工具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创新
根据《中国化妆品行业斑马鱼技术应用白皮书》,仅 2021 年,化妆品功效检测的市场规模为 28.77 亿元,而数字化评价工具的应用的增长不容忽视,行业对功效评价标准化、数字化有着迫切需求。围绕数字化转型这一主题,本次 PCT 2024 广州站的颐唯实企业专场「数字化工具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创新」论坛上,业内权威专家们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前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院长刘玮教授带来了《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化妆品产业链中的应用》的深度解析。中山大学医学博士叶聪秀博士探讨了《化妆品新的应用场景及人体功效评价案例分享》。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盘瑶教授分享了《基于图像分析算法的表观毛孔粗大评估模型的建立》的创新研究。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化妆品功效评价检验检测中心(北京)副主任、颐唯实 EWISH 技术总工刘琦先生介绍了《未来大数据指导下的化妆品功效性评价》的前沿观点。
……
这场集展示、体验、交流于一体的行业盛会,展现了化妆品产业的创新活力,更为行业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相信在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和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之下,化妆品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愈发广阔!
来源:荣格-《 国际个人护理品生产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