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求是》2024年1期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署名文章。文章强调,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确保发挥兜底保障和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撑调节作用。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
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习近平强调,我国风电、光伏等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潜力巨大。经过持续攻关和积累,我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已全球领先,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还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新能源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我国成为世界能源发展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者。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强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参观过程中,总书记边走边看,走到有的产品前还拿起实物认真观察、仔细询问。
“当时我向总书记介绍了它创造了两个全球第一,一个是风轮直径260米,一个是单机功率18兆瓦。总书记说,我很激动,为重庆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感到自豪和骄傲。”站在中船海装H260-18MW机组模型前,重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在接受重庆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讲述道。
5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疆调研。
李强前往金风科技、特变电工、九圣禾种业、昌吉溢达纺织、天鹅棉机、新业能化等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研发、市场开拓等情况。李强指出,要顺应能源变革和信息化浪潮,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能源、煤化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完整产业链。要用好我国大市场、大工程、大应用等独特优势,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积累和迭代,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创建优质品牌。要深化东中西部合作,更好保障国家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6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
习近平指出,宁夏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独特,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构建体现宁夏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宁夏的现代煤化工和新型材料产业,风电、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要精耕细作、持续发展。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全域旅游。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宁夏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各有特点,要把准各地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环境容量、开放开发潜力,加强统筹规划和产业合作,推动形成山川共济、城乡融合、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6月2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大连出席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李强指出,中国新产业的快速兴起,顺应了全球科技革命、绿色发展的大势。我们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在前沿领域率先布局、持续投入,历经多年浇灌培育,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和产业脱颖而出。特别是我们致力于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派,坚定不移推进“双碳”目标,积极发展新能源等绿色产业。中国的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中国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首先保障了国内需求,同时也丰富了国际市场供给,缓解了世界通胀压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9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努力提高耕地质量。优化重大项目建设布局,最大程度降低对地表径流、地下水的影响。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电力外送通道规划建设,加快重点行业清洁能源替代。着力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设备更新,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鼓励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等布局建设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机制,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
10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宁夏、内蒙古调研,就能源保障,持续开展能源技术攻关,推动煤炭资源就地深加工,进一步释放光伏等新能源发展潜力,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能源基地建设作出指示。
李强考察了达拉特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内蒙古能源集团金山热电公司。他指出,要统筹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能源基地建设,把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
2024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演讲。
习近平提到,中国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继续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重要动力。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含绿量”持续提升,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新增绿化面积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中国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绿色矿产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世界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仅在2023年,中国风电和光伏产品帮助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助力各国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