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去屑洗发水的技术创新思路

来源:国际个人护理品生产商情 发布时间:2025-03-25 292
个人护理品原料配料检测及测试技术 市场趋势主编推荐头皮头发护理化妆品与个人护理品
日本触媒定制高分子去屑剂,马拉色菌抑制率较ZPT提升2.3倍。

自上世纪80年代海飞丝进入中国以来,中国洗护市场对去屑类洗发水的需求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头皮屑问题在中国消费者中普遍存在(约50%成年人受困扰),去屑类洗发水长期占据洗护市场30%以上的份额,是消费者购买洗发水的首要功效诉求之一。但近年来消费者的需求正逐渐从“简单去屑”向“头皮健康管理”转变。虽然去屑仍是核心诉求,但内涵升级,呈现出更复杂、精细化的趋势。随着消费者意识和追求的变化,去屑产品技术也需要相应地升级与创新。主要的方向可以包括——


1.    从“单一强效”到“温和安全”:对传统强效去屑剂(如ZPT)的刺激性担忧增加,偏好低敏配方。
2.    从“去屑”到“防屑+养护”: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即时去屑效果,更关注长期头皮微生态平衡,预防头屑复发。
3.    从“通用型”到“精准细分”:针对不同头皮类型(油性、干性、敏感)推出差异化产品,例如控油去屑、保湿去屑、敏感肌头皮专用等。


基于上述新的市场需求,我们分别从应用温和且高效的高分子去屑剂、抑恶扬善式的微生态调节体系、以及分头定制的产品技术等三个方面设计开发了新型的去屑洗发技术,并应用于近期刚上市的Off&Relax净屑瓶系列产品中。本文将向读者呈现该类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思路,以供参考。

 

温和且高效的高分子去屑剂


针对消费者反馈有的去屑洗发水用完头皮干涩、甚至掉发的问题,采用温和、高效的高分子去屑剂为核心的去屑体系。      
传统的去屑洗发水为追求短时高效,多采用强效抑菌剂如ZPT(吡啶硫酮锌)、二硫化硒、水杨酸等作用有效成分。ZPT与二硫化硒能有效地抑制存在于头皮表面的马拉色菌,从而起到去屑作用;水杨酸则是通过软化和剥离角质来达到去屑效果。但它们同时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或环境毒性。于是,相对温和的OCT(吡啶酮乙醇酰胺盐)和甘宝素成为了近期被应用较多的去屑剂,但他们都需要一定的添加量才能发挥功效,又因其均为可能渗透进头皮内部的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刺激风险。最终,我们团队与以高分子合成闻名的日本触媒公司合作,设计开发出了一种安全且高效的创新型高分子去屑剂。此高分子具有三大作用机理:① 化学结构上带有阳离子官能团,可通过阴阳离子的相互吸引作用而吸附于细菌或真菌的细胞膜上,从而破坏细胞膜的结构;② 通过优化分子量,可使高分子去屑剂顺利穿透细胞壁但不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亦不会渗透头皮产生刺激;③ 高分子的成膜性可使其在头皮上形成薄膜,均匀分布且持久耐冲,将抑菌效率发挥到最大。


本文作者在早期发表了高分子去屑剂的温和性及抑菌性,特别是在洗发水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含有高分子去屑剂的洗发水在不同稀释浓度下均具有对马拉色菌抑制作用,且抑菌力明显大于相同稀释浓度下的含ZPT及含OCT的市售去屑洗发水(图1)[1]。据此,我们将高分子去屑剂定义为本次去屑洗发水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之一。

图1. 洗发水的马拉色菌抑菌测试结果[1]
测试菌种:Malassezia furfur
实验方法:抑菌圈测试


抑恶扬善式的微生态调节体系


针对消费者反馈有的去屑洗发水效果越洗越弱,一停就反复之问题,导入追求抑恶扬善式微生态平衡的菌种调节体系是技术创新的另一个关键点。


头屑形成的根源是头皮微生态的失衡。皮肤上的常在菌高达1000种以上[2],其中马拉色菌分解头皮皮脂,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过氧化物引发头屑、头痒等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则破坏皮肤的酸碱性,减弱皮肤屏障功能,从而引起头皮炎症。因此,马拉色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被认为是头皮有害菌;而表皮葡萄球菌则被认为是头皮有益菌,它可将皮脂中的甘油三酯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维持屏障功能及弱酸性头皮环境的同时,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3]。由此可见,去屑不是简单的清洁抑菌,更是一个恢复头皮菌群平衡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调理。


基于上述理论,通过反复的实验筛选我们开发出了一种抑恶扬善式的可双向调节头皮微生态平衡的组合物,由扁柏酚、PCA锌及麦芽四糖三种成分组成。实验过程涉及从单一成分筛选到多个成分组合,并最终确定最佳组合物及最佳组合比例。这一组合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同时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帮助恢复头皮微生态菌群平衡(图2)[4]

图2. 三成分组合物的菌活性测试结果

测试菌种: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ubsp. aureus,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
实验方法:光密度(OD600)测试


分头定制的产品技术开发


针对很多去屑洗发水两级分化严重、有的人觉得有效,有的人用起来却毫无效果这一现象,我们从头屑产生的机理出发,建立了分头定制的产品设计理念。


长在头皮上的头屑跟随头皮的肤质,可分为油性头屑和干性头屑两大类。油性头屑多为白色或微黄色的大块固体,易粘在发根处;干性头屑则多为白色的细小粉末,易掉落于肩头。油性头屑的主要原因为众周所周知的嗜油性马拉色菌的过度繁殖;而干性头屑的主要原因则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因干性头皮上的皮脂分泌量较少,致使马拉色菌的活跃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同时又因干性头皮的屏障功能较弱,屏障受损则导致头皮环境从弱酸性偏向碱性,从而易营造出适合金黄色葡萄球生存的环境,金黄色葡萄球的大量增殖将最终引发炎症产生头屑。由此可见,头屑产生的机理各有不同,只有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技术,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表 1. Off & Relax 净屑瓶分头定制成分对比


Off & Relax净屑瓶采用分头定制的策略,以前述的温和、高效的高分子去屑成分和双向调节微生态平衡的组合物为功效基础,进而针对油性头屑人群专用配方采用了三大机理来实现去屑效果:① 复配可加强真菌抑制作用的天然抑菌剂小檗碱和OCT;② 添加B族维生素或类B族维生素来减少皮脂的过度分泌,同时添加红没药醇来实现头皮舒缓;③ 优选表面活性剂组合,实现温和、高效地清除头皮皮脂,防止过度残留的皮脂变质后引发头发炎症。针对干性头屑人群专用配方,同样采用了三大机理来实现去屑效果:① 复配对金黄色葡萄球具有有效抑制作用的细菌抑制成分邻伞花烃-5-醇;② 添加神经酰胺、海藻糖及角鲨烷来达到修复屏障、保护细胞、锁水保湿的功效,增强头皮的抵御能力,维护头皮屏障功能;③ 优选表面活性剂组合,实现温和且有选择性地清除皮脂中易引发头皮炎症的风险成分。(图3、表1)

 

图 3. Off & Relax 净屑瓶产品图片

 

上述定制化区分油性与干性头皮、头屑的产品研发理念,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各选所需,实现有效去屑以及头皮微生态环境的平衡,恢复头皮健康态。我们也委托三甲医院实验室对两款产品进行了针对不同性质头屑人群的去屑功效临床验证。结果表明,两款产品在使用1周及4周后均有显著的去屑效果,并且在停用4周后仍可维持功效不复发头屑。此成果近期将以学术报告和论文形式另行发表和分享。

 

结论


去屑洗发水技术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市场呼唤创新的产品技术。本文以最近上市的Off&Relax净屑瓶产品为例,展示了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思路和差异化的关键点,希望能抛砖引玉,乐见中国市场上创新的产品能够不断地涌现。


作者:林娴婷1,杨建中1,2
                  1美研创新株式会社,2株式会社O and R

 

参考文献:
[1] 林娴婷、杨建中,安全、高效的创新型高分子去屑剂,happi China,2024,07,52-54
[2] 杉田隆、张恩实、田中贵文等,人体皮肤常在真菌Malassezia相关的菌群解析数据,Medical Mycology Journal,2013,54(1),39-44
[3] 王放放、林娴婷、杨建中,《亚洲人头皮健康白皮书之屏障及护理》,2024年发布,13-14
[4] Wang Fangfang,Lin Xianting,Yang Jianzhong,Balancing Microbiome a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Scalp Care,China Detergent & Cosmetics,2024,9(4),64-69

 

来源:荣格-《 国际个人护理品生产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个人护理
个人护理、美容、化妆品、香水、包装等行业专业人士必读。美国《happi》与《Beauty Packaging》杂志在中国唯一合作伙伴。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