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近期,被誉为“塑料科技风向标”的“2025塑料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圆满落幕。这场汇聚行业智慧的巅峰盛会,以61家国内外顶尖企业的72项创新成果,绘就了一幅科技突破的壮阔图景。最终,来自37家企业的39项产品脱颖而出,荣膺行业至高荣誉。本期我们选取了部分获奖产品,邀您一起共同见证他们的创新与突破。
创新绿材:全场景解构再拓新赛道
绿色材料是塑料行业永恒的课题,也是众企业炫技的秀场。
作为支持5G等下一代高速大容量通信的基板材料,LCP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超小型精密连接器。现在,宝理塑料成功将LCP原料当中的一种关键单体替换为生物质材料,开创电子材料可持续发展新范式。其技术突破体现在二大核心领域:一、首创生物质单体替代技术,基于循环型原料认证体系,开发出全球首批含生物质原料的LCP材料,其化学结构与性能完全对标传统产品;二、攻克生产集成难关,独创“环保-质量平衡方法”,实现了生物质材料与现有产线的无缝对接。
在PLA降解制品工业降解配套设施严重匮乏的困局下,内蒙古浦景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Vytary®全生物降解树脂通过了TUV海洋降解认证,在多种自然环境下快速降解。高达171℃的热变形温度,突破生物降解材料耐热极限,填补奶茶吸管等高温场景应用空白,已获欧盟FDA食品接触认证。评委表示,Vytary®凭借“海洋-陆地双降解”兼容性,不仅重新定义环保材料标准,更将掀起一场万亿级可降解塑料市场向全自然降解转型的绿色革命。
同样着眼于海洋塑料污染,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亮出了海洋“零碳”循环材料 rABS-Ocean78A。该产品旨在治理海洋污染并实现海洋污染物的高值化应用,融合环保公益、商业运维与生态结合,形成有效的长效防治机制。产品已通过了GRS、SCS Global等国际循环标准认证和四项发明专利,碳排放量≤0.75 tonCO2e/t,较原生材料3.95 tonCO2e/t减少超80%。预计该技术每年可将千万吨级海洋塑料垃圾“变废为宝”,实现了废弃ABS材料的低碳循环和同级再生。
一直以来,外卖餐盒都是环保征途中的“毒瘤”。可曾想,上海睿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食品级再生低碳聚丙烯(R-PP)材料,以外卖餐盒为原材料,采用符合食品接触级安全性、全流程可追溯工艺制备而成。相比原生材料可助力减碳80%+,荣获包含GRS、UL2809 OBP、美国FDA等多项认证,获得“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攻关成果”二等奖。
针对注塑行业中聚酯原料结晶速度慢、脱模困难、生产效率不高、存在后收缩等问题。科莱恩化工科技以粗米糠蜡为原料,经物理化学改性开发的丽珂瑞™蜡RBW 560 TP Vita,创新性地将润滑和成核两种功能集成在单一添加剂中。在较低添加浓度下即可实现理想的改性效果,最高缩短71%模制周期,实现98%以上的可再生碳指数(RCI),在苛刻加工条件下,依然具有高热稳定性、低挥发性和良好的颜色稳定性。
极致高效:刷新塑机行业新巅峰
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参赛的MA2100F/580高速注塑机整合了超快速薄壁包装、模内贴标、自动打包等多个工序,在高效、稳定、节能上有不俗的表现。创新V型曲轴五支点合模机构实现模具中心精准施力,结合高刚性模板与零泄露密封系统,驱动注射速度突破500mm/s,叠加智能控制系统实现2.85秒超短周期,日均产能超12万件,重新定义高速薄壁注塑的效能边界。
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BU EV二板电动注塑机通过全电动驱动架构实现节能跃升,直驱传动降低机械损耗,消除液压系统能耗痛点。国内首创双伺服电机直驱同步控制技术驱动动模板,达成移模定位精度<0.006mm与循环干周期3.8s,结合直驱电动注射系统实现<0.02mm级定位精度,同步优化高速移模与射胶协同效率,生产周期缩短24%。
阿博格机械(上海)有限公司的EVO黄金版硅胶电动机以“多注射单元+超长保压”技术实现节能突破:主伺服电机直驱合模、注射与储料核心动作,辅轴采用顺序调节伺服液压系统精准匹配能耗需求,消除传统全液压设备空载损耗。创新专利止逆阀套件与四导柱箱式锁模结构在解决硅胶漏胶与飞边难题的同时,液体冷却射台马达支撑5分钟超长保压,同步动作控制缩短循环时间。
泰瑞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NEO·H550微发泡注塑机以系统性创新突破微发泡成型技术壁垒,实现汽车轻量化制造革新。其核心创新包括:CellSure®微发泡技术,通过氮气与塑料精准共混注入及压力骤变控制,在制品内部形成均匀微孔结构,达成15%减重率同时维持结构强度;自主研发±0.01mm级微开闭环控制技术,实现注射后模板精密微开,优化气孔扩散均匀性,确保分型面动态平衡,提升制品尺寸一致性。
西诺控股集团的250T低惯量高精度射出注塑机在节能技术领域展现三大创新亮点:其一,采用低惯量转台分体式设计,将储料驱动单元与射台移动板分离,通过降低运动惯性使注射响应时间由75毫秒缩短至30毫秒,同步减少系统能耗;其二,首创光总线控制多轴联动系统,通过伺服电机与精密丝杆协同运作,突破全电动注塑机吨位限制实现重复精度小于0.01%;其三,创新花键传动与三板式导向结构,消除机械干摩擦损耗,延长设备寿命。经国家塑机中心实测节能效率达20%。
富强鑫(宁波)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带来了集五十年注塑科技集大成之作第五代FB-R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采用整机电液伺服与电动注塑单元共用整流供电架构,注射重复定位精度达0.01mm;创新夹模机构搭配升级后的高端电动转盘,整体刚性提升15%,模具负载提升10%,速度提升10%,动模与大柱无接触设计提升开合模速度15%。
南京科亚化工成套装备有限公司的SK53 MT双螺杆挤出机充分体现了对于行业高扭矩、高转速、节能化发展趋势的思考。通过搭载德国超高扭矩齿轮箱技术、基粉末合金整体衬套筒体专利技术、进口CO-AX同轴电磁阀精准控温系统等多项创新技术实现突破性升级。达成了比扭矩系数达15Nm/cm³,总效率≥95%的同时降低噪音与能耗等出色成绩。采用热等静压(HIP)材料使耐磨、耐腐蚀性能提升2-3倍,显著降低维护成本。
克劳斯玛菲机械(中国)有限公司面向工业级大尺寸增材制造展示了最新的powerPrint 3D打印设备。该设备采用了FGF颗粒熔融成型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完成大型复杂部件的小批量生产。最大打印尺寸达2x 2.5x 2m(10m³),连续生产速度快,精确高,最高可实现70kg/h的熔料输出以及400℃的挤出温度。
突围并反制:国产替代重塑全球塑材版图
这绝对是最令人激动的时刻——本次大赛中,我们看到了POE材料刺穿封锁线、医用TPU亮剑全球竞技场、透明聚丙烯重构产业版图。从被卡脖子的窒息到自主研发的锋芒,国产替代正用硬核技术撕碎垄断铁幕,吹响国产材料的冲锋号。
海南贝欧亿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推出国内首款自主工业化聚烯烃弹性体Betopp®系列POE产品,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溶液聚合工艺生产而成,在光电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光伏领域、汽车、日用改性、电线电缆等高端POE材料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阻燃低烟无卤电线电缆材料,实现了对进口特种阻燃材料的国产化替代。该产品基于交联技术、高阻燃技术、耐老化技术开发,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能通过GB 31247成束燃烧B1级测试;优异的低烟、低毒性能,燃烧气体电导率<2.5 us/mm;低温脆化温度<-25℃;B1级绝缘材料能满足150米/分钟以上的挤出速度。B1级高阻燃绝缘布线产品已经应用于宝胜、上上、远东、中天等线缆头部企业。
本次创新奖中,万华化学有两款产品上榜,展示了强大的创新实力和全面的市场布局。其中Wanamid®尼龙12热塑性碳板材料通过配方工艺优化实现刚韧平衡,具有低密度1.08g/cm³,拉伸模量9000MPa、强度120MPa,耐弯折>20万次,疲劳寿命经1千万次测试未断裂等优势。对比传统热固性碳板,其注塑成型特性使制件重量降低25%以上、成本缩减30%以上,且完全可回收。
另一款Wanthane®M系列医用级TPU产品攻克了金属残留控制、小分子低残留及批次稳定性等关键技术。产品覆盖70A-82D硬度范围,适配挤出/吹塑/流延/注塑工艺。该产品通过了GB/T 16886、ISO10993全项生物相容性认证(涵盖溶血、致敏、细胞毒性等9项测试)及YY/T 1557-2017标准,打破进口产品垄断格局。
陕西延长中煤榆能化公司开发的绿色节能高透明聚丙烯系列产品,成功填补国内高端透明聚丙烯材料在节能制造与高性能应用领域的双重空白。该系列产品通过第四代NX8000透明剂创新应用,在低温挤出造粒时具有显著优势。保证透明度和刚韧平衡性的同时,大幅降低生产能耗及下游加工温度。在冰箱抽屉等家电部件领域实现对传统聚苯乙烯材料的颠覆性替代。
国际前沿:巨头引领科技潮流
本次大赛中还涌现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带来的前沿技术,比如:
科思创为新型智能药物分配器提供功能性医疗级聚碳酸酯及可持续方案。将经常用于药物输送装置和生物相容性表面的医用塑料融合科思创2025CMF设计趋势,与循环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高科技医用材料解决方案实现智能配药,为依赖常规药物的患者生活提升了安全性和幸福感。
陶氏公司利用独特的聚乙烯生产技术,生产出了超越普通茂金属聚乙烯树脂性能的XUS59999.68新型聚乙烯热封树脂。提升生产速度,降低能源消耗,保证膜材成品率和质量稳定性,使包装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更加强韧耐用。
基于第四代STS技术,科倍隆(南京)机械有限公司推出的STS 65 McPLUS双螺杆挤出机,针对塑料配混行业高效化、精细化发展趋势,以多项创新技术引领能效升级。较以往机型,比扭矩提升至13.6 Nm/cm³,配合900 min-¹可调转速设计,在保障高产能(最高达2 t/h)的同时,通过自清洁啮合螺杆技术优化熔体停留时间分布,显著提升产品均质化水平,实现能效与加工精度的双重提升。
破界而生,以创新材料护驾氢能未来——恩骅力工程材料荣膺“年度创新团队奖”
在氢能产业加速变革的浪潮中,恩骅力工程材料(上海)有限公司以革命性PA6材料撕开技术桎梏,凭借“储氢瓶内胆塑料化”应用的创新突破,在创新奖大赛中斩获桂冠。
当企业还在安全与成本的迷宫中徘徊,当市场仍在钢制内胆的窠臼中仿徨,恩骅力Durethan®与Akulon® Fuel Lock系列材料以75%的惊人轻量化表现,在机械性能与成本效益间架起完美桥梁。突破性阻隔性能达传统HDPE的5倍,独创功能集成设计使壁厚减薄与抗冲击性能提升20%。在-40℃至85℃的极端温差中仍保持超强热稳定性和卓越的快速填充测试性能,让储氢瓶化身全天候“氢分子守卫者”。如此优秀表现,不得不说:这座奖杯,实至名归!
总结
从这些获奖产品和企业中,我们看到了科技与智慧的交锋,看到了颠覆行业的澎湃动能!从破界而生的材料革命,到智造极致的工艺突破,这场盛会不仅闪耀着中国智造的锋芒,更叩响了中国塑料行业绿色转型的最强音!
(关于所有获奖产品的详细介绍,请扫描右边二维码下载查看。)
来源:荣格-《国际塑料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