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今天(4 月 17 日),由荣格工业传媒主办、广州依沙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PCT 杭州站 · 2025 美妆科技与产业创新论坛」在杭州顺利举行!《happi China》全程参与报道这场行业盛会,见证美妆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最新发展。
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地,杭州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近年来已蓬勃发展成为继广州、上海之后的“中国美妆第三城”,这里拥有从原料研发、成品生产到品牌运营的完整产业链,培育了珀莱雅、毛戈平、花西子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美妆品牌,为本次论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产业背景和创新氛围。
基于杭州深厚的产业基础,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雅诗兰黛、珀莱雅、兔头妈妈、JUNPING、爱茉莉太平洋、科丝美诗、逸仙集团、青蛙王子、花王、黛宜菲等知名品牌,斯拜科、克琴、植纳、天津尚美、尚捷优蓝、甄萃、中科先达、半亩花田、可尚、诚兴等多家成分、生产等领域的优秀供应商,以及北京工商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带来了国际化妆品中天然原料的应用趋势、超分子智组装赋能功效护肤、婴童洗护细分赛道研究、皮肤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等多个前沿主题的精彩分享,共同探索美妆产业创新的无限可能。
Part 1
科技破局,探美妆新玩法
当前,全球美妆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中国跨境电商和美妆出口带来冲击。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国美妆行业需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全球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生物活性成分、精准递送技术、数字化赋能等前沿科技,正为美妆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荣格工业传媒总裁刘奕伶在开场致辞中指出,“生物科技与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美妆行业的创新路径。当前,消费者对产品功效和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生物活性成分已成为美妆产品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而精准递送技术与数字化赋能则为成分功效的发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刘奕伶 女士,荣格工业传媒总裁
刘奕伶在致辞结尾处热情洋溢地表示:“美妆行业的未来,必将由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我们荣格工业传媒将继续搭建行业交流平台,连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中国美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希望各位嘉宾能通过今天的论坛碰撞思想、激发灵感,共同开创美妆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新篇章。”
随后,论坛的协办单位广州依沙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官朱洪发表了极具洞察力的致辞。他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分享了个护美妆行业企业生存发展的四点关键思路:首先,选择能长远支持业务发展的领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次,做强比做大更为重要,“做强让自己开心,做大让别人开心”;第三,深耕利基市场,聚焦细分领域是美妆企业的最佳生存策略;最后,坚持利他主义,这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朱洪特别强调了配方师专注细分领域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当前充满变数的市场环境中,那些在细分领域成为“隐形冠军“的企业和专业人才,往往具有最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番深刻洞见,为与会的美妆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寻找机遇的实用指南。
朱洪 先生,广州依沙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官
上午的主论坛由珀莱雅首席科学官黄虎主持,作为「个人护理品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的评委之一,黄虎以其深厚的行业背景和敏锐的科技视角,引领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美妆科技创新的前沿话题。
黄虎 博士,珀莱雅首席科学官
天然原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化妆品行业的各个环节,雅诗兰黛全球安评质控副总监沈春琳博士分享了国际化妆品中天然原料的应用趋势及安全评估。
沈春琳 博士,雅诗兰黛全球安评质控副总监
他首先厘清了天然原料的复杂定义。欧盟化妆品法规、美国FDA、我国相关法规,各方对天然原料的理解虽有差异,不过核心都强调了原料的自然来源性及最小加工程度。天然原料百科全书中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天然原料是通过物理加工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产品,有时会借助简单的化学反应如酸化、碱化、离子交换、水解以及微生物发酵等,但这些化学反应不会大幅改变待分离的天然产品的化学结构。”
北美地区引领纯净美妆创新,欧洲以严格的监管标准树立行业标杆,而亚太地区则通过传统植物成分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实现快速增长。,国内生产的植物提取物已超过 2000 种,生产企业数量更是突破 5000 家,显示出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天然原料虽然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沈春琳特别指出,合规监管、供应链管理以及功效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难题。尤其在安全评估方面,他强调天然并不等同于安全,需要全面收集物种来源、成分组成、重金属、微生物、农药残留等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科技创新正在不断推进,转基因技术、合成生物学、超临界萃取等新方法正为天然原料开发注入新动力。沈春琳预测,未来化妆品市场的天然原料趋势将持续走强,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功效的长期追求。
在全球美妆行业掀起的“以油养肤”热潮中,霍霍巴油正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卓越的肌肤亲和力,悄然成为这场革命的核心角色。广州依沙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官朱洪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以油养肤的王牌为什么是它”的精彩分享,揭秘了这种在以色列沙漠深处培育的“液体黄金”如何重塑美妆产业的可持续未来。
朱洪 先生,广州依沙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官
朱洪介绍了来自以色列的霍霍巴油如何通过创新农业技术在极端环境下实现优质生产。尽管以色列国土 70%是沙漠,却凭借其领先科技和教育实力,成为全球农业技术强国,Netafim 与 Jojoba Desert 两家公司强强联合,利用全球领先的智能滴灌技术,在 21000 亩沙漠土地上成功培育霍霍巴树,实现了从一颗种子到一滴纯净霍霍巴油的全过程追溯。更令人叹服的是,这一生产过程采用了海水淡化、太阳能发电、大棚种植等可持续技术,打造了一条完全有机、无污染、低碳的生产链。
在功效方面,朱洪分享了 JD 霍霍巴油的三大核心优势。首先是其独特的化学结构,作为一种 100%非油性液体蜡,其成分接近人体肌肤自然分泌的油脂;其次是优越的肤感体验,轻盈不黏腻且易被皮肤吸收;最后是显著的功效表现,尤其在抗炎和皮肤修复方面,100%纯度的霍霍巴油甚至展现出与消炎药相当的抗炎效果,并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加速肌肤修复。这些特性使 JD 霍霍巴油成为敏感肌产品、护发产品、唇部产品及芳香疗法产品等多个品类的理想原料,已被 SK-II、欧莱雅、Clarins 等国际知名品牌广泛采用。
美白产品面临着一个共同难题——如何突破活性成分的物理化学限制,实现高效的护肤功效。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北京尚捷优蓝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专家袁焕祥博士在论坛上深入剖析了这一行业痛点,并介绍了创新的“分子智组装”技术如何为美白功效带来突破性进展。
袁焕祥 博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北京尚捷优蓝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专家
袁焕祥指出,目前市场上主流美白成分各有局限,不少成分在溶解性、稳定性和功效性上的局限成为美白配方研发的瓶颈。针对这些挑战,袁博士介绍了源于两次诺贝尔化学奖科学发现的 REPOBORN 分子智组装技术。该技术通过非共价键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利用主客体组装实现难溶物质的单分子分散,从而提升活性成分的溶解性、稳定性与皮肤渗透性。超分子组装结构就像拼乐高,可以将不同功能的分子重新组合,实现功效的协同增效。
基于该技术开发的 HyperMolx 超环体系列产品已取得突破性成果。实验数据显示,HyperMolx 超环体三重奏(烟酰胺+光甘草定+阿魏酸)的渗透深度比未包裹的活性物提升 243%,HyperMolx 超环体双系包裹的烟酰胺与光甘草定组合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高达 98%。一系列数据充分验证了超分子包裹技术通过精准控释与协同增效,大幅提升了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及靶向作用效果,为美白效能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来自兔头妈妈的品牌合伙人丁赟女士在论坛上分享了《兔头妈妈开启奥拉氟“中国成分”时代:新一代氟化物的研究成果》。
丁赟 女士,兔头妈妈品牌合伙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古语道出了头皮与头发健康的关键联系。在消费者对头发护理需求日益精细化的当下,头皮健康已成为美妆行业的新焦点。据统计,中国约有 2.5 亿人存在脱发问题,其中 90 后群体占比高达 39.3%,而 41%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属于敏感头皮人群,市场空间巨大。在此次论坛上,南京斯拜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技术支持张春艳女士以“头皮健康与头发护理”为主题,深入剖析了头皮护理的重要性及相关创新技术。
张春艳 女士,南京斯拜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技术支持
她指出,头皮作为头发生长的“土壤”,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发质和发量。头皮的毛囊密度是全身最高的(约 200 根/cm²),同时皮肤比面部更薄,更易衰老和病变。伴随社会节奏加快,熬夜、压力大等亚健康生活状态加之频繁的烫染,导致头皮负荷加重,油腻、炎症、脱发等“头皮过劳”现象日益普遍。她进一步分享了两款创新产品:SpecBio SL-Active-60 和 SpecKare HC 401。前者通过抗菌、抗炎、控油和修复头皮屏障功能,缓解头皮问题,同时对于头发有很好的保湿性能,梳理性能的改善;后者则专注于受损发质修复,通过多重机制保护发色、强韧发丝并防止断裂。临床测试表明,这些产品能明显改善头皮红斑、水分流失以及头发密度和直径。张春艳也揭示了一个关键趋势——头皮护理正从简单的清洁转向全方位的“头皮肌肤管理”,标志着美妆行业对人体生理需求理解的深化,也预示着更多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涌现。
在当今美妆产业回归天然成分的浪潮中,茶叶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瑰宝,以其卓越的抗氧化能力和独特的东方魅力脱颖而出。尽管中国成分在功效领域已取得显著进步,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在香气的提取与调配技术上仍有明显不足。茶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其精妙香气难以用西方的量化思维完全捕捉和实现,这恰恰为中国美妆品牌带来了独特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俊平大魔王 JUNPING 品牌创始人兼 CEO 方俊平分享了历时三年研发的茶香萃取技术,为与会者揭开了茶香在美妆领域应用的神秘面纱。
方俊平 先生,俊平大魔王 JUNPING 品牌创始人兼 CEO
方俊平在演讲中回顾了茶从药用演变为饮品的历程。从战国到汉代,茶被用作解毒、清热和消食的药材,华佗在《食论》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首次提出茶的提神醒脑功效;陆羽的《茶经》则系统总结了茶叶的采制、烹煮和品饮体系,使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俊平形象地将茶称为“东方香药”,因为茶不仅富含营养物质和茶多酚类天然超强抗氧化成分,更能在品味香气的过程中,让时间慢下来,帮助使用者找回内心的平静与美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EGCG 作为茶叶中的重要抗氧成分已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但对于天然茶香的萃取和在护肤产品中的应用却鲜有突破。而绿茶作为所有茶中 EGCG 含量最高的品种,其香气物质也最为丰富。
作为杭州的本土品牌,JUNPING 致力于用创新的萃香工艺来萃取被誉为“天下第一茶”的龙井绿茶的天然茶香。据方俊平介绍,传统萃香技术如水蒸气蒸馏法、浸渍法、挤压法、脂吸法和溶剂萃取法,都难以完整保留茶叶的完整香气。通过多年研发,JUNPING 团队创新采用“油媒超声萃取”技术,结合特殊溶剂和低温陈化等工艺,成功萃取出还原度极高的龙井茶香。这一突破性技术已应用于俊平龙茶萃润颜精华油产品中。结合新一代更稳定的 EGCG 与反胶束技术,该产品在舒缓保湿方面表现出色,使肌肤泛红减少 17.29%,角质层含水量提升 52.04%,水分流失减少 19.76%;在滋养透亮方面,能够提升肌肤光泽度 47.74%,亮度增加 1.58%,细腻度提升 114.23%,使肌肤更加透亮。相信以茶为代表的东方香料将在全球美妆市场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开辟独特的赛道。
Part 2
科技创新,配方“芯“动力
下午的分论坛 A「科技创新-配方“芯”动力」伊始,针对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核心需求之一的美白技术,珀莱雅国科院皮肤机理副总监王菁博士带来了一场关于美白新思考的精彩演讲,从分子机制到产品创新,展示了基于蛋白降解和自噬双机制的前沿美白科技。
王菁 博士,珀莱雅国科院皮肤机理副总监
王菁首先分析了影响肤色不均的三大成因——内源压力导致的“黄脸婆”问题、外源日晒引起的色斑形成,以及不当护理造成的炎症后色素沉着。她详细解析了黑色素形成的四步机制,从外部刺激诱发角质形成细胞产生黑素生成信号,到最终黑色素在表皮层沉积形成色斑的全过程。王菁解释了珀莱雅独家开发的组合物光学 335 如何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细胞自噬两大路径实现美白效果。实验数据显示,光学 335 能显著促进泛素化蛋白表达上调 194%,同时降低酪氨酸酶含量 68%;此外,它还能调控多种自噬相关蛋白,显著提升 LC3Ⅱ、Beclin1 含量分别达 88.7%和 141.2%。演讲展示了珀莱雅在美白科技领域的研究深度,为行业提供了美白解决方案新思路——不局限于抑制黑色素生成,而是通过模拟人体自然代谢机制,从源头降解黑色素,实现更持久有效的美白效果。
生物酶催化技术正悄然改变着美妆原料的生产模式,上海克琴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碟女士在论坛上深入探讨了两款高效美白、温和焕肤成分,展现了绿色科技为美妆行业带来的革新力量。
张碟 女士,上海克琴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张碟首先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麦芽糖酸(Analler-NFA)。这款成分利用脱氢酶催化工艺,具有"更天然、更绿色、更安全、更温和"的特点。NFA 能够作为抗氧化成分,同时通过促进屏障相关结构蛋白生成、改善皮肤代谢、抑制糖基化反应等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临床数据显示,4%浓度的 NFA 精华使用4周后,能显著降低皮肤经皮水分流失值,改善皮肤状态。张碟特别强调,NFA 作为新一代温和的生物酸,更天然,更绿色,更温和,更安全。
随后,张碟重点分享了另一款创新成分四氢木兰醇(Anallerg-Mulan),源自木兰科植物的活性成分,通过生物酶催化技术获得,相比传统工艺更加温和、绿色、低能耗。测试结果表明,Mulan 在低剂量下就能显著抑制黑色素生成,并且作用机制独特:不直接抑制酪氨酸酶,而是抑制酪氨酸酶的成熟、加速其降解并阻断其向黑色素体的转移。与市场常用的其他成分相比,Mulan 展现出更全面的功效和更高的性价比,美白淡斑人体测试结果令人印象深刻。
抖音平台上,2024 年上半年与 2023 年上半年的功效护肤品类对比,抗老紧致和抗敏修复品类增速最为迅猛,抗皱紧致品类达到了 42.92%、抗敏修复品类达到了 49.18% 的惊人增速,展现了消费者对抗衰和修护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上海植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春涛在本次演讲中,深入解析了纤连蛋白这一明星成分的研发突破与应用前景。
翟春涛 先生,总经理上海植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翟春涛指出,纤连蛋白作为促进细胞增殖、分化、黏附、迁移的重要活性蛋白因子,在受损皮肤修复过程中全程参与,从伤口凝血、炎症消退,到促进皮肤组织形成,再到减少过度疤痕,都有纤连蛋白的身影。研究表明:皮肤中的纤连蛋白总量随年龄增长不断减少,直接与皮肤衰老相关联。然而传统天然纤连蛋白面临分子量大、溶解性低、活性易丧失及潜在病毒风险等应用难题。植纳科技联合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生物合成技术,通过大量的筛选对比,精准选择了纤连蛋白 FNⅢ 8-10 片段进行重组表达。这一片段包含 RGD 序列和协同序列,能够与细胞膜整合素受体稳定结合,发挥类生长因子样作用。
植纳科技的创新不止于重组表达技术,还开发了独特的赋形剂与冻干工艺,解决了纤连蛋白储存和应用难题。通过将专利小分子 β-葡聚糖和小分子甘露聚糖作为赋形剂,制备出高效稳定的纤连蛋白冻干粉。体外实验显示,微量添加的纤连蛋白展现出强大的细胞黏附、迁移促进作用,同等添加成本下拥有 20 倍 EGF 的功效活性,同时能促进全系透明质酸合成酶表达。临床测试数据显示,0.1%的添加量修护率提升 138.4%,2.5%的添加量,使用 4 周,皱纹降低 17.2%,具备优异的舒缓修护与抗衰功效,是“芯”一代细胞能级护肤活性成分。
“自拍时,你可能不曾留意,画面中头发占比竟高达 60%。在美丽的背后,脱发已成为困扰国人的普遍问题。”爱茉莉太平洋研究所(中国)顾问、皮肤病性病学主治医师白妍双女士在演讲中详细阐述了头皮环境对脱发的影响及防脱发解决方案。
白妍双 女士,皮肤病性病学主治医师、爱茉莉太平洋研究所(中国)顾问
白妍双从研究背景、脱发机理到解决方案,全面解析了导致脱发的八大主因——代谢,激素,精神压力、头皮老化、营养因素、微生态失衡、氧化应激和不良生活习惯。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研究表明头皮微生态环境与脱发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脱发人群的头皮痤疮丙酸杆菌显著多于正常人群,而不同脱发类型的微生物组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针对这些问题,白妍双女士提出了内调、头皮护理和日常习惯三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她介绍了爱茉莉太平洋通过临床功效测试验证的新一代防脱系列产品,其核心功效包括强健毛囊、头皮抗老和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些产品12周后,发缝面积、蓬松感、毛发密度和厚度等脱发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头皮氧化应激标志物 HODE 分别显著下降 7.21%(洗发水)和 9.83%(精华液)。
在消费者对防晒产品需求日益细分化的今天,全球防晒市场正以惊人速度增长。Euromonitor 数据显示,国际防晒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1240 亿人民币,背后折射出的是消费者对防晒认知的深化。在本次论坛上,科丝美诗(中国)研究所 Lab 长胡霞云女士带来了一场关于防晒技术创新的精彩分享。
胡霞云 女士,科丝美诗(中国)研究所 Lab 长
胡霞云指出,当前全球防晒市场呈现四大趋势——可持续性、包容性、便携性和个性化。防晒只是简单地阻隔紫外线,已然向着“从皮肤到全人类健康、动物、环境保护”的多维度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考虑多色人种且不泛白的包容性防晒产品也大量涌现,响应了美妆行业 DE&I(多样性、平等与包容)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市场数据同样亮眼。胡霞云介绍了 2025 年 1-2 月中国防晒市场的最新数据——防晒品类在线上护肤品类中占比 5%,销售额达 11.36 亿元,同比增长 27%,反映了国内消费者防晒意识的提高,以及对不同场景、不同功效防晒产品的细分需求。
面对市场新趋势,胡霞云详细介绍了科丝美诗的九大防晒技术创新,包括独家乳化技术、“锌光护盾”技术、天鹅羽仿生膜技术等,从质地、功效和使用体验三方面进行突破,满足了消费者对温和友好、场景细分化和便携易用等多元需求。特别是基于可持续理念开发的海洋友好、天然来源、生物可降解防晒技术,展现了科丝美诗对防晒产品未来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思考。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毛孔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年轻女性最关注的肌肤困扰,花王(中国)研发经理李泽仟在演讲中分享了花王针对毛孔角栓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技术突破。
李泽仟 先生,花王(中国)研究开发中心研发经理
李泽仟介绍了花王对 1600 名 18 至 24 岁女性的大规模调研数据,揭示痘痘、粉刺和毛孔粗大问题位列中国女性肌肤烦恼的首位。研究发现,97.5% 的受访者存在毛孔内有脏东西的问题,其中 42.5% 的人毛孔呈现黑色且含有脏东西,而 55 %以上的人毛孔被脏东西撑大。“毛孔问题不仅仅影响外观,还与多种肌肤问题紧密关联,包括肤色不均、肌理粗糙以及痘痘反复发作等,”李泽仟强调。通过显微镜观察,研究人员发现毛孔中的主要脏东西是角栓,它深入嵌在皮肤中,从角质层延伸至真皮层,且毛孔开口处相互粘连,这也是普通洁面产品难以彻底清洁角栓的原因所在。
花王历经八年的技术攻关,深入分析了角栓的成分——蛋白质和脂质,两者以特殊的融合镶嵌结构存在。基于这一发现,研发团队筛选出氨丁三醇作为关键成分,它既能溶解脂质又能分散蛋白质,从而实现从外到内的角栓溶解效果。临床验证显示,采用该技术的产品在持续使用四周后,仪器分析显示使角栓数量显著减少。同时,对预防和改善痘痘也有显著效果。消费者在自我评估中也报告了黑头减少、毛孔缩小、油腻度下降以及肌肤光滑度提升的感受。花王已将这一突破性技术应用于碧柔洁面泡泡的毛孔清洁型和祛痘型洁面产品中,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基于科学的毛孔问题解决方案。
Part 3
战略实践,品牌增长新路径
下午的分论坛 B「战略实践-品牌增长新路径」由科普公众号“美丽面面观”主理人、前欧莱雅集团抗衰老科研带头人陈迪先生主持。
当皮肤细胞“呼吸困难”,一系列连锁反应将悄然展开。逸仙集团医研负责人、瑞金-逸仙医学护肤联合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乐云辰博士在论坛中深入剖析了皮肤缺氧状态下的分子机制及其应对方案。
乐云辰 博士,逸仙集团医研负责人、瑞金-逸仙医学护肤联合实验室技术负责人
乐云辰,缺氧状态下,皮肤血管的强韧度和致密性降低,导致组织液外渗积累,加重色素沉着,使皮肤变得更加敏感。此外,缺氧环境下血液流动性降低,无法有效清除代谢废物,最终造成皮肤暗沉。对于缺氧诱导因子(HIF)的研究揭示了皮肤应对缺氧环境的调节机制。当细胞所处环境氧气含量不足时,HIF活性增加并转移到细胞核中,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包括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血管生成,以及 GLUT1(葡萄糖转运蛋白-1)激活葡萄糖转运等,帮助组织细胞适应缺氧环境。压疮(压力性溃疡)患者的研究表明,压力导致的皮肤缺氧与HIF分子调节机制受损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发现,皮肤表面施加 60 kPa 的压力会导致氧分压从 65 mmHg 的生理值降低到 31 mmHg 的缺氧水平。而抗皮肤缺氧技术的研发,尤其是以沙棘果油为核心的增氧组合物,已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效果:SEM 值(表皮下水分指标)在 14 天内下降 42%,经皮氧分压提高 28%。研究成果为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护理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美妆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浪潮中,益生菌与后生元成为皮肤健康新宠。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已达 1544 亿人民币,而到 2028 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934.9 亿美元。天津尚美首席技术专家,天津科技大学王艳萍教授在演讲中深入剖析了益生菌后生元与皮肤健康的关联,为与会者带来了产品开发新思路。
王艳萍 教授,天津尚美化妆品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天津科技大学教授
王艳萍指出,护肤品因其特殊性,不能添加活菌,而后生元无活细菌,同时安全性高,适应性强,无需微生物定植就可直接发挥作用,因此被美容护肤领域所青睐。从 Web of Science 数据看,以“Postbiotics+Skin health”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自 2019 年起逐年增长,截至 2025 年 2 月已有 92 篇相关论文,显示这一领域研究热度持续攀升。演讲中,王艳萍重点介绍了她团队 18 年科研攻关的成果——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这是我国首次分离得到、全球首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新乳杆菌,其 W182 溶胞物具有显著的美白功效,体外实验证明其抑制黑色素生成的能力优于相同用量的烟酰胺和 VC 乙基醚。动物实验表明,该后生元能够恢复衰老小鼠皮肤的抗氧化能力,提升皮肤含水量、胶原蛋白和神经酰胺含量。
从市场应用角度看,益生菌与后生元产品形态不断拓展,王艳萍提到,已有多款面膜、精华、面霜产品应用乳酸杆菌发酵产物,从消费者反馈看,这类产品在补水保湿、抗皱紧致方面表现出色。随着肠脑轴、肠肝轴、肠肺轴、肠皮肤轴等理论的不断完善,益生菌后生元在营养保健与美容交叉领域的创新应用,有望为中国化妆品企业开辟新的蓝海市场。
纯净美妆市场近三年在中国以超过 10%的复合增长率蓬勃发展,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这股绿色浪潮中,山东花物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程璐女士带来了一场关于“以花悦肤”的精彩分享,展示了纯净美容与神经美容如何在中国本土品牌实践中碰撞出绚丽火花。
程璐 女士,山东花物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
随着国家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大力支持,纯净美妆标准日趋完善。2015 年联合国提出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2020 年中国明确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2023 年纯净美妆可持续发展 9C 认证体系的正式启动,政策环境为纯净美容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程璐指出,消费者对可持续美妆产品已形成积极认知,并越来越关注成分的天然性和安全性。同时,神经美容的兴起为传统护肤带来了新维度。程璐展示了神经美容生物学通路图,解释了外界刺激如何通过神经递质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皮肤状态。有趣的是,研究表明视觉和听觉刺激诱导的心理状态改变可以影响对产品质地的感知,长期使用特定香水甚至能显著减少疲劳感,提高睡眠质量。
作为扎根东方的护肤品牌,半亩花田自 2010 年诞生起就专注于天然植萃成分的研究与应用。在科研方面,程璐分享了多项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成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对玫瑰中发挥美白作用的关键单体进行筛选,鞣花酸、紫云英苷等活性成分被证实能显著抑制黑色素生成,促进细胞自噬,实现美白效果。此外,搭载神经美容理念,半亩花田运用脑电波科技与神经学研究,进行了上万次疗愈情绪香氛的调试,以科学方式探索香氛与情绪的深层联系。
在全球婴童护理市场中,天然成分的应用正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消费者对“绿色”“天然”“纯净”概念的追求尤为明显。青蛙王子(中国)日化有限公司上海创新研究院高级经理叶萃在论坛上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从成分科学性、功效独特性、文化传承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山茶籽油等中国特色植物成分在婴童护理中的应用特点,并揭示了中国特色植物成分如何重塑婴童护理市场格局。
叶萃 女士,青蛙王子(中国)日化有限公司上海创新研究院高级经理
叶萃指出,当今婴童护理产品的用户需求中,天然、安全、温和一直保持高占比,这与父母们对更加温和配方的追求密切相关。市场数据显示,高增长宣称表成分已基本被植物成分占据,从天然来源表活/乳化剂,到天然植提成分/香原料,再到天然来源调理剂/功效成分及防腐剂,天然化趋势已成行业主流。在分析全球热门植物成分应用时,叶萃介绍了霍霍巴籽油、乳木果油、牛油果油等油脂成分,以及金盏花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等植物提取成分在婴童护理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其中,霍霍巴籽油因其卓越的性能、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在全球婴童护理产品中应用普遍,国际公司如 Vintage 已对其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叶萃特别强调了中国特色植物成分的研究价值。山茶籽油、青刺果油、青蒿油等本土特色油脂成分,以及青蒿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龙胆提取物、无患子提取物等植物提取成分,正逐渐成为婴童护理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向。青蛙王子作为行业先行者,已联合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首次发布了《中国儿童化妆品白皮书》和《青蛙王子儿童化妆品原料白名单》,并首次提出“儿童化妆品安全框架”。在植物成分应用方面,青蛙王子坚持“配方极简”原则,将产品总成分数控制在 25 个以内,同时通过细胞学、斑马鱼、鸡胚等体外模型进行安全性测试,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在青蛙王子等婴童品牌的努力下,中国特色植物成分的研究越来越多元和深入,为中国儿童化妆品行业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对于传统私域社群复购率低迷、用户留存率持续走低的问题,一位既是配方师又是创始人的特殊身份者带来了新解方——苏州黛宜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田中荣分享了如何用配方师的科学思维破解私域运营困局的创新方法。
田中荣 女士,品牌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苏州黛宜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演讲中,田中荣直击行业痛点,揭示了传统私域面临的三座大山:信任荒原、知识沙漠和行动沼泽。数据显示,传统私域运营中,平均每天三条广告信息导致用户屏蔽率高达45%;而从用户进群到最终下单的漫长路径,每一步都可能造成30%的客户流失率。“配方研发思维可以移植到私域运营模型中。”田中荣介绍了黛宜菲独创的技术工具箱,包括AI肌肤档案系统、成分需求预测模型和内容生成引擎。她将配方开发流程中的成分活性测试、透皮率优化和双盲临床试验思维,分别对应到私域运营中的用户行为数据建模、内容触达效率提升和 A/B 测试机制。据介绍,黛宜菲的私域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18 年通过线下皮肤检测会获取种子用户的冷启动期,2020 年搭建数据中台、砍掉 30% SKU 聚焦巨藻面膜的技术筑基期,2023 年实现智能分群系统的 AI 爆发期。数据显示,黛宜菲 AI 运营转化率达 4.7%,远超人工运营的 1.2%。田中荣分享了黛宜菲的未来规划,包括用户反向定制成分比例、元宇宙肌肤诊疗场景以及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加自动复购等创新模式。“未来的私域战争,将赢在用配方师的理性,点燃用户肌肤重生的感性。”
这个时代,技术与营销正在深度融合,化妆品行业正从“运营时代”跨入“硬核技术时代”。美丽面面观公众号主理人、前欧莱雅集团抗衰老科研带头人陈迪先生,带来了一场将行为经济学、神经科学与美妆产业相结合的精彩演讲,揭示了品牌高端化背后的科学密码。
陈迪 先生,科普公众号“美丽面面观”主理人、前欧莱雅集团抗衰老科研带头人
陈迪开篇回顾了国货美妆品牌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他指出,未来国货美妆将进入“品牌文化时代”,品牌价值将从功能价值逐步升级为情感价值。“未来经济将是一种体验经济,未来的生产者将是制造体验的人。国货品牌的高端化之路必须聚焦于如何制造美好难忘的用户体验。”陈迪从多个维度剖析了高端护肤品背后的行为经济学原理,包括前景理论、禀赋效应和锚定效应。在感官体验设计方面,陈迪介绍了几个成功案例。成立仅三年的东边野兽品牌凭借其灵芝多肽精华霜在 2023 年双十一迅速闯入天猫美容护肤榜前20名;玲珑品牌则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东方护肤理念获得市场认可。这些新锐品牌成功的背后,是对触觉体验、嗅觉记忆和多巴胺奖赏机制的精准把握。最引人注目的是陈迪对皮肤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深入解析。他指出,嗅觉系统是直接进入大脑的唯一途径,精油可以通过神经传导技术,无须经过血脑屏障,直接通过嗅觉神经系统进入大脑边缘系统,有效降低压力因子皮质醇水平,缓解焦虑情绪。这一发现为情绪护肤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化妆品科学其实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点上,国货品牌的高端化之路要整合人类学、视觉美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重新定义高端化妆品的价值体系。正如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所言——对美丽追求的冲动,外化为对符号商品的冲动。”
本次论坛上也有众多品牌带来了多种产品类型的新品展示,包括基础护肤、功能性护肤、洁面沐浴、发帮、染发、彩妆等全品类产品,例如骆驼防晒、逐本卸妆水、俊平茶萃精华油、呂 Ryo 洗发水、兔头妈妈面霜牙膏、黛宜菲套装等。不少专业观众参与了打卡活动,获得了这些精美礼品。
本次论坛上分享了前沿原料技术的斯拜科生物和克琴科技,也都是今年荣格·配方大师奖的原料提供方;同时,分享了品牌经验的 JUNPING 创始人兼 CEO 方俊平先生和黛宜菲生物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田中荣女士也参加了本次大师奖的评审专家团。
荣格·配方大师奖明天(4/18)是最后一天报名,欢迎广大配方师报名参与评选,亲身体验创新原料的魅力!
赛事活动网站:
https://saas.industrysourcing.cn/2GaSzH
复制链接在外部浏览器打开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Part 4
结语:
剖析美妆产业创新背后的关键驱动力
在为期一天的密集交流中,《happi China》观察总结了PCT杭州站 · 2025美妆科技与产业创新论坛勾勒出了中国美妆产业未来发展的四大趋势——
1. “硬核科技”全面渗透
从上游的生物合成、酶催化、超分子组装等源头创新,到中游的精准递送技术,如超分子包裹、重组蛋白应用,再到下游的 AI 赋能私域运营、神经科学指导感官体验设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价值链。行业正从“成分概念”营销转向“机理实证”驱动的“硬核技术时代”。
2. “天然”概念深化与迭代
“天然”不再是模糊的标签,而已走向来源可溯、成分清晰、机理明确、安全严谨的科学化路径。同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品牌构建信任与责任感的基石。
3. 需求细分走向“超精准”
市场已不满足于“保湿”、“美白”等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头皮微生态平衡、毛孔角栓溶解、皮肤屏障修复、抗炎舒敏、情绪护肤(神经美容)、特定人群(婴童、敏感肌)等更细微、更具体的痛点,要求品牌具备更深的皮肤科学理解和更精专的产品研发能力。
4. “中国特色”创新崭露头角:
依托本土产业链优势,如杭州“美妆第三城”的产业集群,结合特色植物资源的现代化开发、中医理念等传统理论的科学化应用,以及对肤质、肤色问题等本土消费者独特需求的精准洞察,中国品牌正探索出独特的创新路径与文化表达,具备了在全球市场讲好“中国故事”的潜力。
5. 战略聚焦与价值重塑
在竞争加剧和环境多变下,“做强”优于“做大”,深耕利基市场、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被视为更优生存策略。同时,品牌价值正从单纯的功能满足,向融合科技力、文化感、情绪价值和可持续理念的综合体验升级,要求企业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和长期主义视野。
来源:
作者:John 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