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复杂棋局中,对等关税的“豁免风云”刚让全球产业链稍松一口气,其背后隐藏的232关税威胁却如高悬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图片来源 / 豆包
美东时间4月11日晚间,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一纸通知,豁免了智能手机、电脑、半导体器件等20类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
这看似是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利好消息,可仅仅两天后,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便直言,这些豁免只是“暂时性的”,这些产品很快将被纳入所谓的“半导体关税”之中,预计一两个月内就会实施。
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反复无常,已然让企业无所适从。
而在4月1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两份通知,更是让局势变得愈发紧张。
美国将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调查进口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药品和药物成分(包括成品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4月15日,我国参考消息已经转载了外媒报道的上述消息。
此次调查范围极为广泛。在半导体领域,不仅涵盖传统芯片,还涉及尖端的人工智能(AI)芯片、5G通信芯片、光刻机等核心制造设备,甚至包括含有芯片的各类终端产品。
一旦认定相关进口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美国极有可能依据232条款,对这些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而根据这条法令,美国总统可以对威胁国家安全的进口商品征收232关税,且没有设定明确的税率上限。
从上述时间节点来看,这或许才是川普政府本次发起对等关税的真正目的之一。
在此前的《警惕!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半导体豁免或是更大陷阱》文章,荣格电子芯片提出,“进入豁免清单的半导体等商品目前暂时不加征对等关税,这也有可能意味着视未来市场格局的变化,美国政府将对这些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进行‘特别优待’,或许关税比例只会更高,更严苛。”
这种预测或许正在逐步应验!
那么,232 关税是什么?为什么川普政府偏爱这项关税?中国真的会面临 232 关税吗?
232关税,源于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该条款授权美国商务部对特定产品进口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进行调查。若调查认定存在威胁,总统有权采取包括加征关税(没有上线)在内的措施。
在过往的贸易交锋中,232 关税成为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有力武器。早在2017年,美国就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启动232调查,随后在2018年宣布对进口钢铁产品征收25% 的关税,对进口铝产品征收10%的关税。
2025年1月,川普再次上台后动作不断,以“国家安全”为由,重新祭起232关税大棒,对钢铁、铝等行业恢复加征 25% 关税。
3月26日,川普签署公告,决定依据232条款对进口汽车和某些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自4月3日起生效。
白宫文件显示,此关税适用于进口乘用车、轻型卡车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必要时还会扩大到其他零部件。
川普政府偏爱232关税,是因为他们认为这项关税能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增加政治谈判筹码,促进相关产业链回流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频繁动用232关税措施,正游走于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灰色地带,是其逃避WTO违法世贸交易原则的护身符。
根据 GATT 1994 第21条规定,协议任何规定不能解释为阻止缔约方为保护国家根本安全利益对有关事项采取其认为必须采取的行动,包括与裂变材料、武器弹药贸易以及战时或国际关系中的其他紧急情况相关的行动。
然而,条款中 “国家根本安全利益”“国际关系中的其他紧急情况” 等关键概念缺乏明确、具体的界定。川普政府便利用这一模糊地带,将经济贸易行为与国家安全挂钩甚至绑定,以为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披上“合法 外衣。
在此背景下,川普政府对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药品和药物成分启动232调查,中国相关产业无疑被推到风口浪尖。在半导体领域,中国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日益重要。
此次若依据232调查结果加征高额关税,中国半导体企业出口无疑将更举步维艰。
前期在东南亚的总资产投入是否能够收回?关税成本增加是否会削弱中国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阻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系列问题将迎面而来。
就目前我国政府方面的动作来看,除了关税反制,主要有以下举措进行应对:
充分利用多边贸易机制,如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揭露美国滥用贸易保护措施、破坏多边贸易秩序的行径,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继续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政府出台了系列对企业的鼓励、扶持措施,不断加快相关产业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合作,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程度,分散贸易风险。
总体来看,这是川普政府发起对等关税的下一步,令蒙上232关税阴影的中美博弈还在继续发酵。
不得不说,“关税”作为贸易战的一把双刃剑,正在将中美贸易之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系数推上历史最高点。
*声明:本文系荣格电子芯片综合整理,仅为传播信息所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依据;如对文章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