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疫情中的机器人“助手”

来源:智能制造纵横 发布时间:2022-04-27 1062
工业金属加工智能制造其他运动控制传感器工业机器人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传动工业互联智能仓储物流仪器仪表智能加工设备 技术前沿应用及案例
本期,让我们走近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以及基于协作机器人的采样管自动生产线,看看科技的发展能为防疫工作发挥出多大的能量。

目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不少高科技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讯、机器人等技术手段抗击疫情,已成为这场抗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


42fbd316655525f255e843c9a764df9.jpg


此外,诸多城市正在对全市展开多轮核酸检测。这样大范围的核酸检测,离不开专业的检测设备和试剂。而作为这次检测最重要的医用耗材——采样管,它是否能够及时供应到位,将对这次抗击疫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期,让我们走近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以及基于协作机器人的采样管自动生产线,看看科技的发展能为防疫工作发挥出多大的能量。


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助力智慧医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事业水平的提高,医疗体制也随之不断变革,逐步对医学检测提出新的要求。医学检测实验室自动化和信息化将进一步完善,绝大部分常规操作将被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取代,在减轻一线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重复性、污染性和传染性工作负担的同时,实现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精准度,缩短出报告时间,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减轻医保负担。


图片1(1).jpg

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


如何将机器人、人工智能与医学检测应用场景相结合,破解医学检测领域痛点,是机器人在医疗应用场景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智慧医疗、数字医疗的重要切入口,今年年初发布的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或将大有可为。
 该款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由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上海宏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节卡机器人共同研发,主要配合智能冰箱、样本处理自动化模块、核酸提取仪等设备实现样本、试剂等物料的快速取放和移载,将大部分重复、易出错、易感染、高污染、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包揽在身,为与日俱增的医学检测工作压力,送上了真正的“数字化福音”。


据悉,该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采用麦克纳姆轮底盘搭载轻型协作机械臂的形式,凭借轻巧的机身与灵活的底盘能够在实验室等狭窄区域内进行移动作业,并满足边充电边工作的需求,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转。复合机器人具有360度旋转,导航定位、任务规划、视觉精准定位、全向安全避障等功能,同时配有激光雷达、超声波、安全触边、安全急停等多种保障方式。


图片2.jpg


• 超强实验室环境适应能力
麦克纳姆轮底盘降低了平面内任意点到点移动方式的限制,灵活机动,可全方位移动;小巧的机身拥有独具特色的贴墙行走功能,可灵活穿行于拥挤的实验室;强大的感控能力,能在各种光照条件下稳定工作,使复合机器人具备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 耐受各类型消杀
该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具有独特的外形和外部接口设计,自身可耐受多种类型的消杀,耐酒精喷洒、耐各种消毒液擦拭和紫外灯照射。开创性地配置夹爪消毒装置,在作业过程中,随时实现自我清洁,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交叉污染。


• 可模块化搭建,实现人机协同
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以实际的检测设备为依托,通过自主开发中控系统,在实验室内进行模块化搭建,柔性连接各类仪器设备。


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配有激光雷达、安全触边、安全急停等多种保障方式,遇到异常情况时,可实现多级保护,保障自身与实验人员的安全,从而为搭建各类型人机协同医学检测环境奠定了基础。


在此项目中,节卡机器人提供了检测复合机器人上最重要的环节——协作机器臂,这款机器臂轻盈小巧,可快速适配移动底盘、末端夹具等设备。同时,这款机器臂拥有视觉监控、力控感知、碰撞停止等多重防护功能,可取代防疫人员从事重复性、高强度的检测作业,实现人、机器人和环境的安全共融。据悉,此款机器人已经量产,并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近期将交付瑞金医院进行核酸检测,还有50台将陆续就位。

采样管自动生产线降低检测负荷


使用JAKA C7协作机器人的采样管自动生产线具有柔性灵活、智能便捷、自主学习的特点,可自动将贴标后的试管从传送带放入泡沫托盘中。JAKA C7柔性化作业,可避免药剂漏出和标签损坏的风险。每次可同时抓取40只试管,单条产线每小时可完成2万支试管的上下料,高效取代人工作业,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自动完成标头校正和标签检测,有效避免标签贴标不准以及漏贴、多贴等故障发生,降低医疗检测人员工作负荷。


据悉,此产线从贴标、灌装,到加帽、装托盘,整套流程一气呵成,生产效率达到2万/小时。目前,有6条这样生产线顺利交付给客户,用于本轮上海疫情采样管生产。据统计,每天几十万支新生产的采样管从上海与浙江工厂出发,及时交付至上海各医院的手中,保证采样管的充足供应。

结语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达79.6亿元,2022年将进一步达到97.1亿元。触手可及的机器人医疗时代,在政策支持、资本青睐的利好形式下,“复合机器人+”将成为集人工智能、大数据、感知系统为一体的高精尖技术产品落户医疗的绝佳应用。


本轮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企业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用实际行动助力防疫工作,推动医疗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资料来源: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节卡机器人)


来源:荣格-《智能制造纵横》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