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日前,自动化后处理系统制造商PostProcess发布了2022年3D打印后处理趋势调查报告。这是PostProcess第四次发布年度调查报告,今年的结果反映了制造商对处理劳动力短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求不断增长。在后处理方面,该公司还发现了二次加工的趋势,以及生产规模技术的用户越来越关注当前产品是否适合规模化的需求。
“我经常听到后处理被称为增材制造中的‘肮脏的小秘密’(dirty little secret),但这并不需要,”PostProcess首席营销官Melissa Hanson说,“我们很高兴将整个3D打印工作流程中的这一关键步骤带到最前沿并带头分析后处理趋势,这带来了很多期待,对于快速发展的增材制造行业至关重要。”
打印后处理趋势调查
在过去四年里,PostProcess通过年度全行业调查向后处理系统的用户征求反馈意见。利用所获得的数据,该公司已经养成了将市场分类报告放在一起的习惯,这些报告显示了3D打印零件最常见的加工方式,以及后加工成本和交货时间等指标如何持续变化。
以前的后加工调查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揭示了树脂去除和表面精加工之间的关系,以及3D打印的批量制造趋势。在这些基础上,今年的调查报告有了更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其他关键趋势。该公司认为它将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资源,用于绘制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
2022年报告的基础也比以往更强,34%的受访者已经使用3D打印有10年甚至更久,是去年的两倍。就地区而言,83%的受访者来自美国和欧洲,而现在有9%的人在亚太地区工作(两年前仅为0%),前三名参与行业是医疗、机械和制造业。
通过PostProcess调查收集的按技术分类的3D打印采用数据
揭示后处理的挑战
在谈到当前的主流3D打印技术时,PostProcess发现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材料挤压证明是最受欢迎的。然而有趣的是,今年的报告发现,光聚合和粉床熔融(PBF)的终端生产应用有所转变,这两部分的用户分别占整体受访者的48%和37%。
报告还显示,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打印技术的制造商数量已稳定在50%左右,今年达到57%。据会议主持人之一、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副总裁Dean VonBank称,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用户在尝试各种技术,但当他们转向生产时,就会专注于一种或两种。
根据PostProcess最新调查的受访者,后处理的首要挑战
在其他地方,采用粉末床熔融的用户表示面临的挑战也发生了变化。两年前,PostProcess的报告发现,这类用户主要关心的是劳动力成本、损坏的零件和产量。现在,他们不仅要处理人员配置问题,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对环境和废品管理的关注。VonBank补充说,粉床熔融的用户很可能试图找到合适的劳动力来实施生产规模的工作流程,并把目标锁定在那些能够高效完成的人身上。
在调查的后处理方面,PostProcess发现同样的三项技术仍然是使用最多的:去除支撑物(54%)、去除树脂(42%)和表面处理(39%)。虽然这在公司报告的所有四次迭代中保持不变,但VonBank谈到,该公司现在看到了二次加工的出现,如蒸汽平滑、染色和固化,因为用户在寻找能获得比过去更好零件的方法。
用户决定投资后期处理技术的主要考虑因素
更广泛地说,今年的报告还强调了后处理系统用户所面临的一些持续挑战。连续第三年,完成零件所需的时间长度是受访者的头号抱怨(55%),一致性被认为是处理3D打印产品的第二大问题(47%)。
最后,当被问及目前的后处理方法是否有助于或抑制他们的3D打印目标时,大多数受访人表示他们今天仍然可以接受挑战性。粉床熔融、材料喷射、光聚合和定向能量沉积(DED)等面向生产技术的用户也认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零件精加工是一个可能在未来成为更多瓶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