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业激光商情
身为激光杂志的传媒人,我接触过许多协会领导和专家前辈。令我感受至深的是,许多老前辈心系中国激光产业的发展,帮助中国激光企业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目前,全国共有5个国家级激光技术研究中心,10多个研究机构;生产和销售激光产品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达两百多家。
在众多的协会机构中,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为推动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发展做了大量辛勤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专委会迄今已历经五届领导班子,并于今年六月产生了在王又良主任领导下的第六届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本期的“特别报道”中,我们介绍了新一届专委会的概况及其主要成员。
此外,我们还报道了国际技术交流的信息——亚洲2009-国际激光微加工论坛(ISL Asia 2009)。该论坛在香港科技园成功召开,来自德国、日本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的多位专家、企业高管齐聚一堂,通过不同应用领域的演讲,向与会者展示当前国际最新激光技术的应用及研究成果。会上,3D-Micromac公司总裁Tino Petsch先生谈到,ISL首次在亚洲举办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多方交流,该论坛是去年在德国Chemnitz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激光微加工论坛(ISL 2008)的成功延续。
尽管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如火如荼,但我要大胆地说,中国企业对国际合作的态度还应该更大胆些。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激光产业尚未成熟;今天的中国激光设备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化。所幸,人们已逐渐接受便捷、高效的激光加工技术,以逐步更替老旧加工方式。目前的激光技术已被应用于众多领域:医疗、美容、娱乐演示、珠宝、以及其他多种工业。而打标、打印、焊接、雕刻、钻孔、切割是激光加工中最常见的应用。如何挖掘激光技术更深层次的应用,是激光产业从业人士的当务之急。
我们对光的认识,犹如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少之又少。但我们深信,激光技术还将在未来极大地促进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