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业激光商情
我国激光产业每年以15%的平均速度迅猛发展,2012年又将有何变化?挥别2011之际,本刊特邀九位中国激光行业内的领军人物,谈谈未来激光行业的发展趋势。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激光加工研究中心钟敏霖教授展望了激光制造技术学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卫东主任为中国激光企业如何获取人才提供了建议——开展有效的产学研结合,这种结合的关键是学校和企业间具有长远眼光的深度互动。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邓鸿林副主任是激光器专家,他着重对比了CO2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的特性和应用前景。大功率CO2激光器已发展40年,经历了几代人的研究与实践。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才10载,未来30年的发展难以想象,但前景光明。
上海团结普瑞玛激光设备有限公司罗敬文总经理认为,未来10-20年内,中国依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且会成为全世界激光产业的主导市场。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刘兴胜董事长看到,中国激光器加工产业在装备上比较突出,但在整体产业链上,包括一些高端应用领域, 比较薄弱。要改变现状,中国企业需要从源头上把光源做好。
苏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吴建国董事长强调,产品创新是最重要的,应该跟其它同行企业保持差异化。通快(中国)有限公司激光部销售与市场总监Markus Lindermann先生则指出, 本土化、定制化是大势所趋。该公司考虑在亚洲建立新的激光器生产线,以加速本土化进程 。
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樊仲维董事长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对于国外长期封锁、而通过国内各级政府持续支持已经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器产品,适时给予合乎WTO规则的政策保护,给国内产品在发展初期营造一个良好生存环境。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闵大勇董事长还建议,业内企业应紧抓“十二五”计划带来的机遇,结束过去低端制造的局面,共同 开创中国激光加工产业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