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纵横
在工业行业,黑灯工厂到底是不是无人工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把在工厂的车间或流水线看不到人看作是“无人工厂”,从技术上讲智能化终究能做到这一步,但事实是否如此却需要另作他论。对于机器替代人这个话题,马云的观点非常深刻:“决定世界未来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背后的人,是技术背后的理想、梦想和价值体系,人类不可能完全被机器替代,人类具备创造力、思考力,而机器不具备,机器再厉害,它也造不出文字。”
对于从事工业转型的人而言,智能化是手段,不是目的。智能化是为了支撑企业的核心战略,比如为应对个性化需求,降本增效等业务需求,企业需要智能化手段提高生产过程对柔性化能力,为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企业需要利用机器人替代人完成附加值较低的重复性工作,同时提高生产制造效率。但这背后所有智能系统的运行、操控和维修都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而不是普通工人。
随着工厂智能化转型的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无人工厂”、“黑灯工厂”涌现,在不断创新的技术驱动下,工厂车间的“少人化”、“无人化”会成为趋势,而支撑这一趋势发展的是背后无数的技术工程师,作为工厂的“隐形人”,他们需要在综合考虑效率、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决定哪些工作由机器完成,哪些由人完成,这是一个人机协作的过程。因此,黑灯工厂虽然很炫,但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制造模式,一味追求无人化的黑灯模式,其实偏离了智能制造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