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个人护理品生产商情
2013年2月初,上海市药监局紧急叫停了一批不合格化妆品,有4款违规面膜均被检出了丙烯酰胺,而位居其中之一的“金蔻SOS舒敏修复面膜”还被检出了氯倍他索丙酸酯;前者为可致癌化学物质,后者为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出现痤疮、多毛等症状。无独有偶,去年8月的“屈臣氏面膜疑致死”事件也透露出消费者对面膜质量问题的恐慌。究其根本,廉价的单片面膜的出现打破了面膜高级护肤品的定位,企业大量涌入面膜行业的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频发的质量安全隐患。除了不断强调的行业自律以外,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措施的实施也迫在眉睫。北京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经于今年年初正式成立,并将首次启动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监测哨点。经监测哨点收集的不良反应问题将由专家研究后及时向公众发布。
尽管个人护理各个细分领域的发展良莠不齐,但日益透明的监管手段以及生生不息的创新相信会令企业和消费者对行业更具信心。本期的专题文章 “引领创新风向标”逐一报道了24项获得第三届中国个人护理品及化妆品技术创新奖(CPCIA)的获奖产品及企业,以表彰他们在过去一年中对个人护理品行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另外,本期专题文章“2013年PCHi预览”也简短介绍了部分参加2013 PCHi展会的产品。相信本届展会中“绿色”、“天然”和“有机”类产品仍将占据一定比例。相较于企业对上述宣称的热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却对大热的天然有机产品泼了一盆冷水。本期市场趋势文章“绿色,天然及有机 依然大有可为”举出数据、实例讲述虽然市场空间很大,但只有找准受众、传递有效信息,营销者们方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