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药商情
2012年可谓是我国医药行业的“政策年”,从年初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到年末开始执行的“五大行业标准”;从医药分开方案的发布,到各地层出不穷的地方医保政策 ;从《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的发布,到今年初的正式实施……在一系列政策的调控下,制药行业正朝着不断规范、不断提高集中度的目标迈进。
2013年年初,业内期待已久的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正式发布,新版基药合计增加213个品种,中药化药占比相当。与09版相比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增加了112个,中成药增加了101个,合计增加了213个。其中增加了多种儿童用药,同时收录儿童白血病、终末期肾病、血友病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
其中,西药增补肿瘤和精神类占比大,中药内科用药占比大。抗肿瘤药属于新增大类,增加数量达25个,占比达22%,其次是治疗精神障碍药,增加了15个,占比为13%。两类药物合计占比达35%。中成药类内科用药增加了64个,占比达63%。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还发布了《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展、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数据分析及用药安全提示、药品风险控制等四个方面通报了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2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2012年度中国药品审评报告》。报告显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鼓励创新、合理配置审评资源的策略初见成效,抗肿瘤药物麦他替尼氨丁三醇片等已经做到与国外同步批准临床,一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进口药品国内外上市时间的差距也显著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