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属加工商情
本期杂志的重心,集中于探索未来工业发展的需求和 技术走向。
在《未来的机床》一文中,两位德国专家Michael F.Z?h和Johannes L?he,针对“未来的机床”这个主题 各抒己见:“未来,用户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对机床的 要求,反而会增加对机床的要求。机床在经历了几十 年的发展、不断适应各种要求的大背景下,不大可能 在结构上产生彻底的变化。”
未来的机床,在外观上不会与当今机床有太大不同。 但是可以进行混合加工工艺,具有实现多种加工工艺 的能力,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配有自适应控制的功 能,在动态性能上日臻完善,并具有很强的阻尼性能 ,可借助仿真技术进行发开,对热负荷和机械负载具 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尽管机床外观没有改变,但其 内部发生的变化却有利于提高加工柔性,减少加工时 间并保持较小的加工公差。”
而中国的金属加工业又将去向何处呢?
在本期《航空、军工对国产数控机床技术的需求和发 展方向》一文中,以航空和军工这两大领域的需求为 例,为未来的中国金属加工业发展指明了一些方向。 当前我国航空专用装备的发展已进入高度自动化、智 能化时代。要满足下一代飞机、发动机、机载系统的 研制需求,必须在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有所突破, 高速、高精、智能、复合、环保等,已成为实现现代 航空结构件高性能加工数控装备的主要发展方向。
而在军工领域,当前的兵器制造装备领域,老旧设备 更新换代的任务很重,国产设备普遍存在使用年限较 长、主要零部件磨损严重、故障频发、精度下降的阶 段。随着兵器行业在国家和国防相关领域技术地位和 市场地位的提升,对制造设备的要求也随之提升,需 要一批高精度、高刚性、高速化数控加工设备,同时 需要某些特殊类型的产品,如螺旋锥齿轮、双联齿轮 加工设备,还有用于军品光学元件加工的高效铣磨抛 光设备等。
立足现在,目光投注未来。各位金属加工业的同仁们 ,我们面前要走的路,很辛苦,但意义深远。加油!